邹济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龄低肺功能食管癌患者67例围术期处理被引量:5
- 2010年
- 邹济华张绍明周宜勇段德溥孙德魁吴松昌
- 关键词:高龄低肺功能食管癌围术期
- 食管癌穿孔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穿孔往往发生在癌肿进展期,易并发胸内感染,病情危重。保守疗法包括食管旷置、肠内或静脉营养支持以及内镜下放置支架,但是这些方法既不能消除癌肿又难以控制胸内感染,近期死亡率高。本研究分析外科治疗食管癌穿孔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治疗特点。方法:对41例食管癌穿孔患者(其中穿入右肺19例,穿入纵隔17例,穿入气管5例)进行手术治疗。开胸手术39例,其中右胸三切口术式16例,分期手术23例,经胸骨后间隙胃或结肠代食管35例,经食管床胃代食管4例。2例只做胃造瘘姑息手术治疗。结果:36例患者获得手术成功,康复期能经口腔进食保证营养,生活自理,术后随访3~72个月,其中生存3个月2例,6~12个月31例,24个月2例,72个月1例,手术后死亡2例,2例胃造瘘姑息手术者和1例术后吻合口气管瘘再通者自动出院后1个月内死亡。结论:手术治疗食管癌穿孔成功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生活质量;手术径路以右胸三切口术式(胸骨后胃或结肠代食管)或分期手术为佳。
- 邹济华梁翔段德溥孙德魁吴松昌
-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穿孔外科手术
- 食管癌放疗后手术方式的效果比较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疗后手术方式的效果比较。方法 :将 2 32例食管癌放疗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各 116例 )手术 ,手术方式为 :A组术式 (右胸后外第 6肋床切口、胸骨后胃代食管、左颈食管 胃吻合术或食管外置术 ) ,B组术式 (右胸前外第 4、5肋间切口、食管床胃代食管左颈食管 胃吻合术或食管外置术 )。分析两组术式的切除率、死亡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切除率A组 10 0 % ,B组 92 .2 4 % (P <0 .0 1) ;手术时间A组较B组长 ;术中出血量A组多于B组 ;并发症发生率A组为 70 .6 9% (82例 ) (吻合口瘘 4例、脓胸 1例、呼吸衰竭 3例、低氧血症 4 6例、严重心律失常 2 5例、其他 3例 ) ;B组为 82 .76 % (96例 ) (吻合口瘘 7例、脓胸 4例、呼吸衰竭 4例、低氧血症 5 6例、严重心律失常 2 1例、其他 4例 ) (P <0 .0 5 ) ;死亡A组 3例 (2 .5 9% )、B组 4例 (3.74 % ) (P >0 .0 5 )。结论 :鉴于A组切除率高于B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 ,我们认为食管癌放疗后手术 。
- 张珩信德和段德溥周宜勇邹济华张绍明任犹骏杜杰
-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方式
- 基层医院手术操作技能现状与阶梯性拓展方法
- 2008年
- 邹济华王军民高云龙
- 关键词:基层医疗单位外科手术操作代职
- 胸外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
- 2007年
- 目前国内外普通胸外科食管外科、肺移植、肺癌、气管外科、微创普胸外科五大临床课题的发展存在一定局限性。食管癌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化疗药物的选择、联合放疗的应用和计划制订以及与外科的最佳综合,尚需不断探索;肺移植的成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大成果,是胸外科发展的最高颠峰,它标志着医学发展的总体实力,我国肺移植术起步早,但进展缓慢,至今长期存活尚少;肺癌是胸外科·临床的主要课题,肺癌外科治疗总的远期生存率并无明显提高;深低温(液氮)保存的同种气管移植和组织工程人工气管已有成功的实.~zof究报告,但还没有真正能应用于临床的理想的气管替代材料。组织工程、循证医学、机器人外科、虚拟手术、纳米技术、基因技术是亟待突破的技术,预计不久的将来在临床应用上将展示出新的篇章。未来心胸疾病病人会增多,手术数量会上升,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所获得的各种成果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应当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去迎接挑战!
- 邹济华段德溥孙德魁
- 关键词:胸外科
- 全腔镜食管癌手术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研究全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2019年5月,选取手术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60例,其中观察组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的全腔镜手术(n=30),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n=30)。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l d、术后3 d、术后5 d测定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的PT(P<0.01)、APTT(P=0.0001)、FIB(P<0.01)和D-D(P<0.01)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术后2组患者的PT(P=0.0276)、FIB(P=0.0005)和D-D(P=0.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的IL-6(P=0.0012)、IL-8(P<0.01)和CRP(P<0.01)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术后2组患者的IL-6(P=0.0027)、IL-8(P<0.01)和CRP(P=0.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开胸手术,全腔镜食管癌手术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影响较小,术后炎症反应较轻。
- 刘刚李钦传邹济华焦方磊董林
- 关键词:胸腔镜老年食管癌凝血炎症因子
- 机器人臂辅助3D-高清全胸腔镜用于直径>5cm肺癌的体会被引量:2
- 2016年
- 全胸腔镜(completely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c-VATS)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已为胸外科医师所接受[1];肿瘤直径5.0 cm 以下是 c-VATS 的最佳适应证[2]。我科应用 AESCULAP Einstein-Vision 智能机器人臂辅助3D-内窥镜系统(BRAUN)完成14例c-VATS 下直径≥5.0 cm 肺癌根治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汪进益洪暄柴正军陈国涵邹济华李钦传刘中民
- 关键词:全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
- 严重胸部创伤救治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收治的严重胸部创伤病例,围绕其诊断和急救处理,总结院内死亡原因及抢救成功的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应急抢救措施。结果全组抢救成功64例,死亡3例,住院病死率4.7%,1例死于重度颅脑损伤,1例死于连枷胸、心脏大血管破裂、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严重胸部创伤常合并颅脑、腹腔脏器或脊柱四肢等多发伤。有效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的同时,早期诊断,迅速处理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损伤,积极把握手术时机,可降低病死率。
- 叶飞邹济华陈利超吴元龙
- 关键词:严重胸部创伤急救处理
- 改良胸骨翻转术矫治成年人漏斗胸(附19例报告)
- 2008年
- 目的总结改良胸骨翻转术治疗成年人漏斗胸的手术效果和经验。方法先天性成年人漏斗胸19例,漏斗胸系数在0.25~0.3之间。11例患者应用游离胸骨翻转术矫治,8例行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结果19例患者术后胸壁外观及患者的自觉症状均满意。随访1~5年,胸廓外形均呈正常平坦,心脏复位,活动耐量改善。结论采用游离胸骨翻转术与带血管蒂胸骨翻转术矫治成年人漏斗胸仍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但后者操作复杂、费时。
- 邹济华梁翔段德溥孙德魁吴松昌
- 关键词:漏斗胸成年人胸外科胸骨翻转术
- 高龄低肺功能食管癌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龄伴肺功能损害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麻醉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呼吸机的应用。方法67例7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肺功能减损,依据最大通气量(MVV)和一秒钟呼气肺活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分为3组:轻度损害组13例,中度损害组48例,重度损害组6例。对比研究3组患者术后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围手术期处理特点。结果各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后并发症重度损害组6例同时发生呼吸衰竭及房颤,术后第3d行气管切开,分别于机械通气后第13d、17d脱机;中度损害组中11例病人出现心律失常(室性早搏3例,房颤8例),呼吸衰竭2例,延长机械通气时间至第11d脱机;轻度损害组中3例病人出现心律失常(房颤1例,心动过速2例),无呼吸衰竭。重度损害组发生呼吸衰竭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损害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由于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术后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广泛应用,对高龄伴肺功能损害的食管癌患者,相对放宽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 邹济华梁翔段德溥孙德魁吴松昌
- 关键词:高龄肺功能损害食管癌围手术期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