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丽霞

作品数:26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银屑
  • 5篇银屑病
  • 4篇小鼠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炎
  • 4篇解剖学
  • 4篇溃疡
  • 4篇溃疡性
  • 4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数字人
  • 3篇胶囊
  • 2篇蛋白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寻常型
  • 2篇寻常型银屑病
  • 2篇炎症
  • 2篇增殖
  • 2篇中国数字人
  • 2篇乳化

机构

  • 26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 1篇开平市中心医...

作者

  • 26篇胡丽霞
  • 8篇潘荣斌
  • 5篇张磊昌
  • 5篇陈乔
  • 4篇朱卫丰
  • 3篇侯吉华
  • 3篇李青
  • 3篇管咏梅
  • 3篇朱金华
  • 3篇张文秀
  • 2篇李东勲
  • 2篇张国松
  • 2篇肖慧荣
  • 2篇谢斌
  • 2篇李荣苗
  • 1篇郭慧君
  • 1篇胡鹏翼
  • 1篇陈利生
  • 1篇叶荷平
  • 1篇曹云飞

传媒

  • 4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广州化工
  • 2篇中医药导报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科教导刊(电...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脑标本制作开放性实验的探索
2019年
为适应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综合需求,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利用局部解剖教学后废弃的颅脑,引导学生利用解剖学知识,辅以数字人教学系统,设计并制作各有特色的脑标本。通过实验的开展,不仅巩固了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占惠唯刘升长胡丽霞余冬王晓迪潘荣斌
IL-9^+CD4^+T细胞及相关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检测IL-9^+CD4^+T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次行手术治疗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IL-9^+CD4^+T细胞在结直肠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表达差异,同时采用qRT-PCR方法检测PU.1、IL-9、CCL-2、CCL-5、CCL-20、CCL-27在结直肠癌患者的外周血中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IL-9^+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DukesA+B期患者的IL-9+CD4^+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DukesC+D期(P<0.05);qRT-PCR结果显示IL-9、PU.1、CCL-2、CCL-5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结论IL-9^+CD4^+T细胞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比例增加,并与肿瘤的分期进展密切相关,可能与肿瘤微环境分泌的趋化因子作用密不可分。
廖存曹云飞钟武马晓飞胡丽霞葛巍钟世彪张磊昌
关键词:结直肠癌趋化因子
基于TLR4/NF-κB分析“金汁”粪菌移植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机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基于TLR4/NF-κB探讨"金汁"粪菌移植(FMT)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机制。方法:选取29只野生型雄性清洁级C57BL/10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7只作为对照组,其余22只大鼠采用葡聚糖酸钠诱导法建立野生型小鼠UC模型。将这22只大鼠分为造模对照组(n=12)和FMT干预组(n=10),分别给予PBS液、粪菌液灌肠干预处理。另选取5只野生型雄性清洁级C57BL/10小鼠作为粪菌移植供体来源。观察三组小鼠结肠组织TLR4、NF-κB(p65)表达水平,观察三组小鼠结肠组织中下游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分析TLR4、NF-κB(p65)及下游各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病理评分(HPS)的关系。结果:干预前,对照组DAI低于造模对照组和FMT干预组(P<0.05),造模对照组与FMT干预组D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造模对照组DAI高于对照组和FMT干预组,FMT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FMT干预组干预后DAI低于干预前(P<0.05)。造模对照组HPS高于对照组与FMT干预组,且FMT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对照组结肠长度短于FMT干预组与对照组,FMT干预组短于对照组(P<0.05)。造模对照组TLR4、NF-κB(p65)、TNF-α、IL-6、IL-1、IL-8及Tfh均高于对照组和FMT干预组,FMT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FMT干预组Tfr水平高于造模对照组与对照组,造模对照组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对照组Tfh/Tfr水平高于对照组与FMT干预组,对照组高于FMT干预组(P<0.05)。TLR4、NF-κB(p65)、TNF-α、IL-6、IL-1、IL-8、Tfh及Tfh/Tfr与DAI、HPS均呈正相关(P<0.05),Tfr与DAI、HPS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FMT可通过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进而下调TNF-α、IL-6、IL-1、IL-8、Tfh及Tfh/Tfr表达水平,达到改善UC的临床症状。
吴成成罗文兵肖慧荣谢昌营胡丽霞崔曼曼张磊昌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中国数字人”系统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9年
[目的]探究“中国数字人”系统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中药班69人随机均分为标本模型学习组及“中国数字人”系统+标本模型学习组,采用随堂测试及课后随机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成绩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平均成绩为76.44±0.12,对照组成绩为67.71±0.15,两组间成绩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优秀、良好及中等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国数字人”系统对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采用数字人与模型相结合模式,且使用数字人课时数与模型室学习课时数比例,为1:1时,知识点理解和掌握更加有效。
潘荣斌李青胡丽霞熊自敏侯吉华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
升麻鳖甲汤对银屑病小鼠表皮炎症及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升麻鳖甲汤对银屑病小鼠表皮炎症及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升麻鳖甲汤低剂量组、升麻鳖甲汤中剂量组、升麻鳖甲汤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咪喹莫特造模并予相应药物干预,观察小鼠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干预结束后处死小鼠,取小鼠皮肤HE染色观察皮损部病理变化并评定Baker评分;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皮损部p-STAT3、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皮损部白细胞介素-17(IL-17)、IL-22、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皮损部Ki-67的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模型组小鼠PASI评分、Baker评分均高于空白组(P<0.01);升麻鳖甲汤中剂量组、升麻鳖甲汤高剂量组、甲氨蝶呤组小鼠PASI评分、Baker法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小鼠皮损部p-STAT3/STAT3高于空白组(P<0.05);升麻鳖甲汤高剂量组、甲氨蝶呤组小鼠皮损部p-STAT3/STAT3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皮损部IL-17、IL-22、ROR-γt蛋白含量及Ki-67阳性细胞率高于空白组(P<0.01);甲氨蝶呤组小鼠皮损部IL-17、IL-22、ROR-γt蛋白含量及Ki-67阳性细胞率低于模型组(P<0.01);升麻鳖甲汤高剂量组小鼠皮损部IL-17蛋白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升麻鳖甲汤中、高剂量组小鼠皮损部IL-22、ROR-γt蛋白含量及Ki-67阳性细胞率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升麻鳖甲汤可能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活性,抑制皮损部IL-17、IL-22、ROR-γt分泌及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胡丽霞邹国明吴娜陈厚霖
关键词:银屑病升麻鳖甲汤STAT3信号通路炎症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小鼠
浅谈实验教学改革对实验员的影响
2016年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高校需要培养具有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实验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越来越被重视。传统实验教学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各高校纷纷施行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同时实验教学改革对实验员的综合素质,工作态度和待遇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胡丽霞潘荣斌李青侯吉华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员
粪菌移植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被引量:5
2019年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弥散分布在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好发于乙状结肠与直肠的复杂疾病[1-2],临床以腹痛、腹泻及黏液血样便为主要特征。UC的发病原因和机制是复杂的,包括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和微生物的影响。
马晓飞刘朋胡丽霞陈利生张磊昌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黏膜下层结肠黏膜复杂疾病乙状结肠发病原因
3种乳化体系乳膏中黄芩苷、苦参碱、甘草次酸和大黄素的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研究烷基糖苷、司盘-吐温和A6/25 3种乳化体系对乳膏中黄芩苷、苦参碱、甘草次酸和大黄素的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以改良的Franz扩散池和离体小鼠皮进行体外渗透实验,采用HPLC同时测定3种不同乳化体系乳膏中4种中药单体的累积透过量与皮肤滞留量,并考察不同中药成分在相同乳化体系乳膏及不同乳化体系乳膏对相同中药成分的累积透过量、皮肤滞留量及透皮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中药成分在相同乳化体系的累积透过量及透皮吸收速率大小为苦参碱>黄芩苷>甘草次酸>大黄素。不同乳化体系乳膏对相同中药成分的累积透过量及透皮吸收速率的影响除甘草次酸和大黄素无显著性差异外,司盘-吐温乳化体系的累积透过量及透皮吸收速率较大。各中药成分在3种乳化体系中累积透过量及透皮吸收速率规律具有一致性。而不同乳化体系对相同中药成分的累积透过量、皮肤滞留量及透皮吸收速率的影响并无一致性规律。
胡丽霞管咏梅朱卫丰张文秀
关键词:黄芩苷苦参碱甘草次酸大黄素
烷基糖苷类乳化剂及其复配对乳膏微观结构与物理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考察十六十八烷基葡糖苷(APG1618)与十二十四葡糖苷(APG1214)、辛癸基葡糖苷(APG0810)不同的复配比例对乳膏微观结构和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偏光显微镜、热重差热分析、电导率值、流变学表征乳膏微观结构,然后宏观稳定性方法考察乳膏的稳定性。结果随着十六十八烷基糖苷比例的减少,乳膏中的球形层状液晶结构边缘变得不清晰,数量少,其亲脂凝胶相和宏观稳定性减弱,电导值增加。结论在复配中,随着APG1618的减少,乳膏微观结构和物理稳定性均减弱。
李荣苗管咏梅王森朱卫丰胡丽霞
关键词:烷基糖苷乳化剂乳膏微观结构物理稳定性
黄土汤灌肠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究黄土汤(Huang Tu Decoction,HTD)灌肠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Th17细胞及其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取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黄土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常规喂养,其余各组建立脾肾阳虚型UC模型。每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予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黄土汤干预结束后,取大鼠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水平,RT-PCR检测IL-17F基因表达水平,ELISA技术检测IL-6、IL-1β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D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杯状细胞缺失,黏膜及黏膜下层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下层水肿,Th17细胞显著增加(P<0.01),IL-17F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IL-1β、IL-6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药物组与黄土汤高剂量组大鼠DAI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肠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黏膜下层无明显水肿,杯状细胞修复,Th17细胞比例下降(P<0.05),IL-17F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IL-1β、IL-6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黄土汤高剂量组灌肠干预脾肾阳虚型UC大鼠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结肠组织Th17细胞分化,减少IL-17F表达,抑制下游炎性因子IL-1β、IL-6分泌相关。
胡丽霞张磊昌刘巧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黄土汤TH17细胞灌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