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青
- 作品数:4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菌根真菌重金属耐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2
- 2015年
- 菌根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与大多数陆地植物形成共生体,菌根共生体系对于植物适应各种逆境胁迫具有重要意义.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通常也能发现菌根真菌,某些菌根真菌对重金属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在污染土壤修复方面显示出应用潜力.本文从生境选择、生理适应、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等层面综述了菌根真菌重金属耐性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推进相关机制研究及菌根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陈保冬孙玉青张莘伍松林
- 关键词:重金属菌根真菌耐性功能基因生物修复
- 雄黄矿区不同砷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碳源利用特征被引量:10
- 2015年
- 土壤砷污染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有关砷污染的生态毒理效应有很多研究,但对砷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以我国湖南省石门县雄黄矿地区长期砷污染土壤为例,采用PLFA及BIOLOG微平板技术考察了7个砷(As)污染程度不同的样点以及一个对照样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碳源利用特征.结果发现,雄黄矿区存在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除As含量较高以外,镉(Cd)和镍(Ni)的含量也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雄黄矿区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受到土壤有机碳(SOC)、有效磷(AP)、p H以及镁(Mg)、Cd、铁(Fe)、铜(Cu)含量的显著影响.各样点土壤微生物群落均以细菌为主,占微生物总量的71.54%-80.66%,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雄黄矿区土壤中的有效砷对微生物造成了较严重的胁迫.严重砷污染降低了微生物对于碳源利用的多样性以及均匀度.各样点微生物对于碳源的利用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1种碳源中微生物利用较多的只有7类,分别属于糖类、胺类、羧酸类与多聚物,并且以糖类为主.
- 孙玉青张莘吴照祥伍松林胡亚军邢颖陈保冬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BIOLOG
- 接种AM真菌和施加铁可协同降低水稻砷累积被引量:5
- 2017年
- 采用外源添加砷(As)的土培模拟试验探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和外源添加铁(Fe)对水稻Oryza sativa根表铁膜形成以及水稻累积砷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表铁膜能够吸附大量的磷和砷。添加砷促进了根表铁膜的形成,而接种AMF后铁膜厚度显著降低。接种AMF改善了植物的磷营养状况,显著提高了水稻根系砷浓度,但降低了地上部砷浓度;砷污染情况下施加铁显著降低了接种处理水稻地上部的砷浓度。接种AMF+施加铁处理降低水稻地上部砷浓度的效果最大。这表明AMF+施加铁可协同抑制水稻地上部砷积累。该研究结果为在高砷背景值土壤中种植粮食作物并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技术途径。
- 李景龙孙玉青陈心桐冯海艳陈保冬张莘
- 关键词:丛枝菌根砷污染水稻
- 丛枝菌根真菌与砷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砷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对利用AM减轻植物砷毒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砷对AM真菌的影响、AM真菌对环境中砷的影响、AM真菌如何帮助植物适应和耐受砷胁迫以及AM真菌自身对砷的耐受及适应4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就该研究方向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推进相关研究进展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 张莘陈保冬孙玉青伍松林李景龙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砷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