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涛

作品数:20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历史地理
  • 4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考古
  • 7篇遗址
  • 5篇陶器
  • 2篇动物考古
  • 2篇新石器
  • 2篇遗存
  • 2篇早期陶器
  • 2篇石器
  • 2篇石器时代
  • 2篇史前
  • 2篇陶器研究
  • 2篇煮法
  • 2篇文化
  • 2篇文物
  • 2篇公众
  • 2篇浮选
  • 2篇出土
  • 1篇大汶口文化
  • 1篇傣族
  • 1篇党和国家领导...

机构

  • 19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北京市文物研...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文物信息...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9篇王涛
  • 5篇袁广阔
  • 2篇郭京宁
  • 2篇赵朝洪
  • 2篇朱光华
  • 2篇崔天兴
  • 2篇郁金城
  • 1篇何嘉宁
  • 1篇王涛
  • 1篇赵志军
  • 1篇袁永明

传媒

  • 4篇南方文物
  • 3篇自然与文化遗...
  • 2篇考古
  • 1篇北方文物
  • 1篇黄河.黄土....
  • 1篇中原文物
  • 1篇中国陶瓷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拍卖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大众考古
  • 1篇洛阳考古
  • 1篇西部考古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焦早期陶器 探讨技术文明——“陶器研究:技术、经济与社会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17年
2016年11月26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陶器研究:技术、经济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紫玉饭店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臧雅帆王涛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何楼遗址大汶口早期动物资源利用初探被引量:4
2020年
何楼遗址位于鲁西南地区,遗存的年代分别属于新石器时代、汉代及金元时期,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存十分丰富,有助于认识和了解这一地区考古学文化格局的演变。何楼遗址出土了较为丰富的动物骨骼遗存,其中哺乳动物以猪为主,鹿等野生动物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此外还包括少量的贝类、鱼类、爬行类和鸟类等。通过动物遗存研究,对于认识该地区的古代自然环境、古人对动物资源的利用和当时的生业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左豪瑞王涛朱光华袁广阔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动物考古
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生业模式初探--山东定陶何楼遗址浮选出土植物遗存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主要分布在鲁中南的汶、泗河流域,并散见于山东其他地区,这一阶段是中国北方地区旱作农业发展,农业社会建立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系统的植物考古浮选法,在山东定陶何楼遗址采集、分析了31份浮选样品,共获得1073粒(颗)炭化植物种子,包括黍、粟、大豆、小麦四种炭化农作物,其他可鉴定的非农作物炭化植物遗存还包括狗尾草,豆科的胡枝子、草木樨、藜、桑树子、芡实等。北辛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生业模式中,黍粟类旱作农业作物基本都是最为重要的农作物资源,其中又以黍为主导,稻米在大部分遗址中都有发现,说明其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大豆只在少数遗址中已经出现。这一时期果壳类植物遗存的发现相当普遍,其中何楼遗址出土的以芡实为代表的野生植物遗存最为突出,显示出采集类经济模式在北辛晚期至大汶口早期生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这一时期本区域并未形成同一时期中原地区庙底沟文化成熟的旱作农业体系,相对粗放且产量较低的黍依旧是最重要的农作物资源,一些遗址中采集类植物资源仍占有较大比重。此外,大汶口文化早期内部在不同区域也存在不一致的生业经济结构,更多地反映了遗址周边小环境而非文化本身对于生业模式的影响。
钟华王涛朱光华袁广阔
关键词:浮选
群星璀璨,实证辉煌历史一眼千年,讲述中国故事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纪实
2022年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于3月31日上午正式公布,分别是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陕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和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
崔明旻王涛
关键词:三星堆遗址墓葬群
北京东胡林遗址人骨的体质演化与生物文化适应被引量:2
2020年
北京东胡林遗址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重要遗址,遗址出土的人骨遗存是了解晚更新世到早全新世华北地区人类体质演变及古人生活、行为适应方式的重要材料。东胡林遗址最早的3具人骨材料发现于1966年,受条件所限,仅有少量测量数据发表,且现保存地点不详[1]。1995年,北京大学地质系田野考察中于遗址内发现半具人骨并进行了采集,校正后的人骨碳十四测年数据约为公元前7500年[2]。
何嘉宁赵朝洪郁金城崔天兴王涛郭京宁袁永明贠雪梅杨岐黄
关键词:头骨形态
北京东胡林遗址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及分析被引量:24
2020年
东胡林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村西,坐落在永定河支流清水河北岸的三级阶地上,高出现在的河床25米,海拔高度约400米。当地环境属于清水河中游斋堂盆地边缘地带,遗址东部面向河谷,西南为山坡,背风向阳。2001~2006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四次发掘,发现了房址居住面、灰坑、火塘、墓葬等遗迹,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以及大量动物遗骸等遗物。
赵志军赵朝洪郁金城王涛崔天兴郭京宁
关键词:狗尾草
土耳其加泰土丘遗址的公众考古学观察
2017年
本文以公众考古学的视角将土耳其加泰土丘遗址作为个案进行深入观察,分析其考古研究工作模式、资料刊布方式、遗址运营模式以及公众教育开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探讨公众考古学的构建及其与公众史学的关系,以期为今后中国开展以遗址为中心的公众考古工作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模式。
王涛
关键词:个案分析
试论早期陶器起源与形成的途径被引量:2
2017年
陶器是人类为了提高自身生活与生产能力而发明的,中国早期陶器起源的时间约在距今14000~11000年前后,各地起源途径不同,但以目前考古材料可以分为植物质陶器、以木、竹编成的篮筐等为模型涂抹泥土和摹拟自然形象如葫芦等多个途径发展形成的。
袁广阔王涛
关键词:早期陶器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的多视角观察
2022年
本文通过民族考古的视角,实地考察了云南西双版纳曼掌村与曼飞龙村几户保留原始制陶工艺的陶工家庭,通过访问调研、参与实践、模拟实验等方式,了解当地慢轮制陶技术;分析其制陶的空间布局、陶器成型方法、装饰手法及原料采办及成分等。结合民族调查所获,从陶器操作链视角对比反思考古学所见制陶工艺。此外,文章还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观察两处村寨不同的遗产保护模式,总结并探讨各自“学校式传承”与“旅游式体验”的特点及其对文化记忆的传承与传播作用。
王涛臧雅帆岩坎翁
关键词:民族考古陶器研究
北京上宅遗址出土陶片的脂质分析与先民生计策略
2023年
作为多种史前文化的交汇处,北京地区是史前时期文化交流和粟黍传播的重要研究区域.尽管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已有粟黍遗存出土,但是该区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粟黍遗存比较少,中间存在约两千年的断层.上宅遗址位于北京东部的平谷盆地,地层年代延续较长,但动植物大遗存发现较少,先民生计策略较为模糊.本文对该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出土陶片开展吸附脂质的提取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关陶器用于加工黍、陆生非反刍动物的肉,以及野生反刍动物的肉和奶,为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旱作农业发展和生计策略提供了新的证据.此外,陶罐加工食物可能使用了石煮法.
吕楠宁王涛郁金城饶慧芸韩宾杨益民
关键词:旱作农业生计策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