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何莉莉

何莉莉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莆田市广播电视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艺术
  • 1篇意境
  • 1篇意境塑造
  • 1篇有声
  • 1篇有声语言
  • 1篇有声语言艺术
  • 1篇舆论
  • 1篇舆论导向
  • 1篇语言
  • 1篇语言艺术
  • 1篇审视
  • 1篇主持人
  • 1篇美学
  • 1篇美学角度
  • 1篇话语权

机构

  • 2篇莆田市广播电...

作者

  • 2篇何莉莉

传媒

  • 2篇东南传播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主持人话语权问题初探
2015年
当下微博、微信新媒体逐渐成为传播主角,并且形成了一个舆论新生态,那就必定会出现话语权使用的情绪化、跟风性等弊端。而传统媒体主持人话语权就显现出更为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有效地将有深度有价值的信息"捡出来",利于自己的话语权和意见领袖的身份,用客观公正的的话语力和影响力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那么主持人当下对话语权的把握如何,有什么样问题,相应解决策略有哪些,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论述。
何莉莉
关键词:主持人话语权舆论导向
从美学角度审视有声语言艺术的意境塑造
2016年
同样一篇《春》,任志宏老师和方明老师的表达仍是各有千秋;同样是春晚的开场词,董卿和周涛的韵味尽然不同;同样是《舌尖上的中国》,李立宏老师的两次配音感觉也不相同。这些不同的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在大的语境和内容理解下,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不同的想象、情感、和对美的追求,而诵读出不同的感觉和神韵,塑造不同的意境并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无论是千百年前文人墨客对诗词的诵读,还是如今播音主持的有声语言创作,都需要设身处地的投入到那文字所描绘的景中,从而调动起自己对美的感知的情愫。播音主持作为一门特殊的有声语言艺术,它的身上必定拥有"艺术特征"的烙印。本文正是立足于此,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有声语言艺术的意境塑造。
何莉莉
关键词:有声语言艺术美学意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