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梅

作品数:31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山西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手术
  • 6篇腺癌
  • 4篇预后
  • 4篇肿瘤
  • 4篇外科
  • 4篇外科手术
  • 3篇蛋白
  • 3篇肾移植
  • 2篇动脉
  • 2篇移植肾
  • 2篇乳癌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手术方式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术后
  • 2篇亲属活体
  • 2篇亲属活体肾移...

机构

  • 21篇武警山西总队...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22篇李玉梅
  • 8篇赵学义
  • 5篇李国毅
  • 4篇宁林红
  • 4篇何明艳
  • 3篇郭跃虎
  • 3篇王业明
  • 3篇刘建武
  • 3篇田晋洪
  • 2篇梁景青
  • 2篇王玉仙
  • 2篇李淑琴
  • 2篇李德谦
  • 1篇孔翠如
  • 1篇董永红
  • 1篇张艳梅
  • 1篇王英元
  • 1篇张小刚
  • 1篇李国毅
  • 1篇王瑛

传媒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武警医学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营养学报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消化外科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3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护理被引量:3
2008年
李淑琴潘丽李玉梅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后心理分析心理护理
线粒体介导番茄红素改善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质积累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番茄红素能否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质积累及其具体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DI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并在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给予0、12.5、25及50μM番茄红素共孵育8d,之后利用油红O染色分析不同浓度番茄红素对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质积累的抑制作用;Westernblots及RT-qPCR检测脂质代谢基因、p-AMPK、p-ACC以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V表达,分析番茄红素对脂质代谢基因、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以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用线粒体功能抑制剂寡霉素预先处理细胞4 h,之后番茄红素孵育8 d,Western blots检测FAS、p-ACC、PPARα及PPARγ表达,分析线粒体在番茄红素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质积累所起作用。结果与MDI组相比,番茄红素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质积累;可增加促脂质分解基因PPARα、PGC1ɑ及UCP1mRNA表达并减少促脂质积累基因FAS、PPARγ及C/EBPαmRNA表达;番茄红素促进了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V蛋白表达;促进了AMPK及ACC磷酸化;用寡霉素预先处理细胞,发现番茄红素对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质代谢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减弱。结论番茄红素可通过增加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表达、促进AMPK及ACC磷酸化增强线粒体功能及脂肪酸β氧化分解,进而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质积累。
王佳李玉梅李婷石东星邱服斌
关键词:线粒体功能番茄红素脂肪细胞分化
血清p185蛋白及VEGF-C水平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生存质量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免疫PCR检测的预测应用,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水平及意义,以及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总结研究方法。方法:本院2007-05/2010-04收治的136例乳腺癌患者(实验组)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溯式分析并总结研究,并与同期收治的13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对照组)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清p185蛋白的免疫检测发现,p185蛋白阳性表达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存在统计学意义。血清p185阳性患者80.5%可发生复发或转移,显著高于阴性组的12.5%(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血清VEGF-C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VEGF-C的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检测血清P185蛋白以及VEGF-C的水平对于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有显著的重要意义。p185蛋白阳性患者易复发,且VEGF-C的水平术后降低越多者治疗效果越显著,生存质量越好。
李玉梅
关键词:乳腺肿瘤P185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用PCR扩增技术进行DNA遗传多态性研究及其法医学应用
梁景青赵芳芳孔翠如王英元瘐景峰李玉梅
建立了一套DNA分析检验方法,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进行法庭科学的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法医物证鉴定不再需要通过基因表达的产物蛋白质来分型鉴定而是通过对DNA的多态性直接分析基因。建立适合本省DNA实验室的DNA技术,其具...
关键词:
关键词:多态性基因座
中老年妇女550例宫颈细胞学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田慧琴李玉梅张红兵柳占富
关键词:宫颈细胞学检查中老年妇女慢性炎症妇科门诊低龄化
晚期肝硬化行肝移植术12例体会被引量:1
2006年
李玉梅姚冰何明艳宁林红李国毅赵学义
关键词:肝硬化肝移植预后
巨大肝癌术后复发的再手术治疗1例
2001年
赵学义张弧王业明李玉梅王存生
关键词:肝癌外科手术病例报告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2例救治成功体会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分析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移植肾自发性破裂 2例。结果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经保守治疗成功。结论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是肾移植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其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自发性破裂多发生在术后 7~ 14d。其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李玉梅张桂荣卢思战赵学义
关键词:移植肾自发性破裂救治肾移植
内乳动脉置管化疗在中晚期乳腺癌治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术前经内乳动脉化疗对于中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1例临床分型基本相同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例行内乳动脉插管化疗,对照组22例行全身化疗,两组均在化疗后2周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对两组的近期临床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且治疗组的全身毒副反应(恶心、呕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经内乳动脉插管化疗治疗中晚期乳腺癌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全身化疗。
李玉梅李国毅李俊峰梁景青王玉仙
关键词:乳腺癌内乳动脉化疗
免疫组化微波处理法在乳癌C-erbB-2蛋白表达检测中的作用
2001年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微波处理法在乳癌C -erbB - 2蛋白表达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15 0例原发性乳癌分为免疫组化组 (A组 ) 80例 ,免疫组化微波处理组 (B组 ) 70例 ,分别观察C -erbB - 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组C -erbB - 2表达阳性率2 7% (2 2 / 80 ) ,B组阳性率 4 4 % (31/ 70 )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6 0 ,P <0 0 5 )。结论 免疫组化结合微波处理能较好地克服因单纯免疫组化检测过程中引起的假阴性 ,明显提高C -erbB -
董永红李玉梅王玉仙
关键词:ERBB-2微波蛋白表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