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磊明
- 作品数:40 被引量:1,43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内生性机制分析被引量:28
- 2015年
- 文章站在农村社区内部的视角,指出农村公共品的供需具有季节性、阶段性、临时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国家在可见的将来很难有足够的财政能力包揽下所有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内生机制将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提升农村公共品的内生型供给能力和村社承接外来供给的能力。切合农村实际的行政组织建设和社会建设,能有效地增强农村社会的整合、动员、合作能力,这是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内生性机制、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促进公共品供需均衡的必由之路。
- 董磊明
-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承接能力社会建设
- 半工业化乡村与劳动力的“碎片整理”——工业化潮流冲击下的乡土社会的存续被引量:14
- 2019年
- 21世纪以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乡村趋于解体,人口大量流失或涌入的村庄面临着熟人社会的原子化与去亲密化。与此同时,部分半工业化乡村却依然保持着和谐与活力。在半工业化乡村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的低门槛、高灵活的工作岗位保障了村庄黏性,维持着成员的稳定,乡土性与工业化互嵌之下形成了特有的劳动力配置机制——"碎片整理"。究其原因,一方面,与空心村相比,半工业化乡村保有了共同体紧密的社会网络,为信息在劳动力市场的高效传播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与完全工业化乡村相比,半工业化乡村信用与规矩的通约降低了临时性雇佣双方的风险,而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基于法理权威的雇佣合同只能得到特定签订者的承认,与高度灵活的"碎片整理"相悖。最终,在这些处于工业低级发育阶段的乡村内部,闲置的碎片化的半劳动力被就地整合进劳动力市场,改变了家庭收入结构、代际关系以及进城购房预期,有利于形成区别于完全城镇化或断裂城镇化的"城乡连续统"。
- 李蹊董磊明
- 关键词:乡村工业城镇化
- 农民为什么难以合作被引量:46
- 2004年
- 20 0 3年是湖北省实行税费改革 ,取消共同生产费后的第一年。之前在共同生产费名义下收取的灌溉水费 ,改由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的农户用水协会收取。 2 0 0 3年夏 ,湖北省荆门市一个村民小组在收取灌溉水费的时候 ,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在五月底收取亩平 2 0元的抽水费时 ,有 3户农户因为自家农田在水渠边上可以搭便车 ,没有缴纳抽水费。到了七月底 ,因持续干旱 ,需要每亩再收取 1 0元抽水费 ,如此就可以将所有稻田灌溉一遍 ,确保全年稻谷丰收。但村民们要求欠交农户补足上次欠交的抽水费 ,否则拒绝交款。而欠款农户则只同意缴这一次的抽水费 ,不愿补缴前次所欠水款。用水协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 ,不能调平分歧 ,最终不能收上抽水费 ,致使守在泵站边上的农户们眼看着到手的稻谷被旱死。据农民自己算账说 ,因为这次没有抽成水 ,亩平至少减产 2 0 %,有的农田基本绝收。按当地亩均水稻 1 5 0 0斤的产量来计算 ,减产 2 0 %也就是亩均大约减少 1 5 0元的纯收入。附近的数十个村民小组普遍存在如上问题。用 1 0元的抽水费换来 1 5 0元的收入 ,显然是十分合算的 ,即使少数农户不愿出钱抽水 ,只要大多数农民愿意多分摊一点钱 ,也能将水抽上来 ,所有人的损失都能避免 ,而且对于他们自己也依然划算 。
- 董磊明
- 关键词:熟人社会小农经济市场经济
- 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建构探究——基于对J市早点商的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依据"先赋"和"自致"、强和弱两个维度,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支持网可分为"先赋强关系"、"先赋弱关系"、"自致强关系"、"自致弱关系"四种理想类型。乡土社会中形成的先赋型关系为农民工在新城市中站稳脚跟并提供物质和精神帮助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城市中建构出的自致型社会支持对其发展也同样非常重要。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在先赋和自致的关系基础上存在着强、弱关系变化的可能性。由于在经济分层中的底层地位、作为陌生人的"历史"缺失和地域文化的排斥,农民工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出自致强关系,他们因为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支持而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只能栖居于城市边缘。
- 董磊明翟晋
-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支持网
- 变与不变:中华三千年社会结构的政治社会学解读被引量:3
- 2007年
- 三千年来,在具体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背景下,形成了权力精英主导中国社会的格局。顶层的权力精英一方面倚重社会精英维护其统治,另一方面又为了统治的长久,抑制中下层权力精英和社会精英势力的恶性膨胀。今天,以权力精英主导社会的格局依然存在;但较之古代社会,又呈现出权力、经济、知识三大精英群体整合的态势。这使得整个社会体系越来越缺乏弹性,中华民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导着社会格局的权力精英的执政能力正经受着考验。
- 董磊明
- 关键词:社会结构政治社会学权力精英社会精英
- 治理论还是法治论——当代中国乡村司法的理论建构被引量:101
- 2010年
- 当前乡村司法呈现出双二元结构形态:基层法官的司法有着法治化和治理化两种形态,乡村干部的司法则是治理化形态。综合考量乡村社会变迁及其所受到的结构性约束,双二元结构形态可以呼应乡村社会的司法需求,回应乡村纠纷的延伸性和非适法性,适应中国乡村的经济基础。在很长时间内,乡村司法都应当在法治化和治理化之间保持某种平衡。
- 陈柏峰董磊明
- 村庄公共空间的萎缩与拓展被引量:140
- 2010年
- 村庄公共空间得以维持离不开四个要件:公共场所、公共权威、公共活动与事件、公共资源。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向乡村社会渗透的市场经济因素和导致乡村组织权威不断衰弱的农村政策使得公共空间不断萎缩,这个过程也是村庄日益陌生化,亲密社群、村庄共同体不断解体的过程。公共空间萎缩会导致的集体记忆衰退,引发农村社会的价值危机、伦理危机和治理危机。当前必须增加国家常规力量对农村的渗透,通过它们来鼓励扶持农民自组织,由此拓展社会公共空间。
- 董磊明
- 关键词:公共空间公共资源公共权威国家权力
- 增收、减负与减支——改善农民处境的三种思路被引量:14
- 2006年
- 当前在结构性矛盾的制约下,农民增收的空间十分有限,而减负对于改善农民生活处境的作用也有限,且空间已用完。唯一可行的思路就是改变片面的市场化导向,改变农民的非组织化现状,减少农民的生活支出。为此,政府必须积极作为,确立新发展观和发展战略,通过减支来增加农民福利。
- 董磊明
- 关键词:增收减负减支市场化组织化
- 强大的常规性权力何以必要——论村庄政治中的基层组织体系被引量:12
- 2012年
- 在国家的基础性权力中,对社会进行日常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可称为"常规性权力"。乡村治理中的常规性权力具有综合性、乡土性、运动性的特征,国家必须保持着"不变"的强有力的常规性治理能力,以应对农村基层社会可能出现的"万变"。通过强化乡村基层组织体系来增强国家的常规性权力已是当务之急。农村基层常规化权力的再生产包含着"国家发起结合社会参与"的有机成分,它不会导致专断性权力同步增长。
- 董磊明
- 关键词:乡村治理现代国家建构
- 中国乡村治理:结构与类型被引量:205
- 2005年
- 本文通过对构成乡村治理基本结构三方面的要素,村庄基本秩序状况及其维系机制、村干部的角色与动力机制以及乡村关系状况的考察,区分出四种可能的乡村治理类型:原生秩序型、次生秩序型、乡村合谋型和无序型,然后讨论了乡村治理类型的区域分布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实证研究的方向。本文的主要贡献是,通过分解乡村治理的结构,为抽象的乡村治理制度研究具体化、为可以实证展开的经验研究提供了可能。
- 贺雪峰董磊明
- 关键词:乡村治理乡村关系村庄秩序村民自治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