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瑜

作品数:60 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 2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须家河组
  • 19篇砂岩
  • 17篇储层
  • 12篇地球化
  • 12篇地球化学
  • 12篇致密砂岩
  • 12篇盆地
  • 10篇地球化学特征
  • 9篇三叠
  • 8篇三叠统
  • 8篇砂岩储层
  • 8篇上三叠统
  • 8篇化学特征
  • 8篇川西坳陷
  • 7篇地质
  • 7篇四川盆地
  • 6篇岩石
  • 6篇油气
  • 6篇上三叠统须家...
  • 6篇储层特征

机构

  • 60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石油
  • 2篇山东省地质调...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中国石化西北...
  • 1篇四川省核工业...
  • 1篇四川省科源工...

作者

  • 60篇余瑜
  • 47篇林良彪
  • 8篇郝强
  • 7篇高健
  • 5篇陈洪德
  • 4篇钱利军
  • 3篇田景春
  • 3篇刘磊
  • 2篇任天龙
  • 2篇徐胜林
  • 2篇戚明辉
  • 2篇洪薇
  • 1篇石和
  • 1篇杨文光
  • 1篇赵伟波
  • 1篇李朋威
  • 1篇张俊法
  • 1篇徐双辉
  • 1篇苏中堂
  • 1篇孟万斌

传媒

  • 9篇成都理工大学...
  • 6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矿物岩石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沉积学报
  • 2篇岩石学报
  • 2篇西北地质
  • 2篇四川地质学报
  • 2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信息系统工程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1篇2025
  • 10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北地区下侏罗统东岳庙段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川北地区侏罗系页岩气成藏条件良好,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其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潜力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综合应用有机地球化学、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分析及常规氦气法测试、等温吸附测试等技术手段,对川北地区东岳庙段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基本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岳庙段干酪根以Ⅲ型为主,有机质丰度较高,热演化程度适中;泥页岩矿物成分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黏土矿物主要由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组成;泥页岩主要发育无机孔及裂缝,孔隙度平均为3.1%,渗透率平均为0.751 m D,但大多小于0.1 m D,孔隙度与渗透率总体呈正相关关系;泥页岩吸附能力较强,有利于页岩气富集,但页岩气较难被解析出。综合分析后认为,川北地区东岳庙段页岩气成藏条件良好,且页岩气富集高产受控于沉积相、岩性组合及裂缝和隔离层三要素。
高健林良彪任天龙黄棋棽余瑜
关键词:页岩气下侏罗统
川西北剑阁地区栖霞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0
2020年
研究川西北剑阁地区马儿岩剖面中二叠统栖霞组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古沉积环境意义,为川西北地区中二叠世古环境演化的研究提供信息。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薄片鉴定,结合主元素、痕量元素测试分析等方法对马儿岩剖面栖霞组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进行讨论。陆源Al2O3和TiO2含量较低,两者具强烈正相关;ΣREE与陆源Σ(Al2O3+TiO2)具强烈正相关,指示栖霞组沉积水体较为稳定且不受陆源碎屑影响;古水深指标Sr/Ba、1000×(Sr/Ca)的平均值分别为6.89、8.40,指示栖霞组为离岸较近的海相沉积环境;古气候指标MgO/CaO平均值为0.06,指示气候环境较为潮湿;古氧相指标V/(V+Ni)为0.35~0.79(平均值为0.52),V/Cr平均值为0.95,Ni/Co比值为5.51~7.42(平均值为6.47),U/Th比值为0.33~2.57(平均值为0.93),指示整体处于贫氧-富氧沉积环境;平均古水温为28.2℃。研究区栖霞组碳酸盐岩沉积于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的贫氧-富氧环境,从栖霞组到茅口组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古水温、盐度和含氧量呈下降趋势。
邓小亮林良彪余瑜王亚男李晔寒郭炎
关键词:川西北栖霞组地球化学古环境
川西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四段物源及储层特征差异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随着勘探由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的深入,致密砂岩气逐渐成为勘探热点。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须二段、四段致密砂岩储层是须家河组主要的产气层。受沉积环境、埋深、成岩环境的影响,不同物源下储层砂岩矿物组成、成岩演化以及储集物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首先,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砂岩类型和岩屑类型特征分析研究区须二段、须四段的物源方向。其次,通过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及储集层成岩作用类型探究物源对储层特征的影响。最后,分别讨论不同物源下研究区须二段、须四段储层特征的差异性,揭示物源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取得认识如下:(1)须二段主物源区是米仓山—大巴山,须四段主物源区是龙门山;(2)须二段,米仓山—大巴山物源较龙门山物源控制的储层压实作用及硅质胶结作用略强,绿泥石薄膜发育,碳酸盐胶结作用弱。须四段,龙门山物源较米仓山—大巴山物源控制的储层碳酸盐岩屑极大地提高了储层的抗压实能力,长石溶蚀作用显著,方解石胶结作用略弱;(3)龙门山物源体系下,须二段绿泥石胶结和长石溶蚀作用主要改变储层物性,碳酸盐胶结和硅质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关键因素;须四段溶蚀作用和相对较弱的压实作用是储层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碳酸盐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关键因素。米仓山—大巴山物源体系下,须二段绿泥石胶结和长石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硅质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关键因素;须四段碳酸盐岩屑的抗压实能力使原生孔隙保存较好,溶蚀作用使次生孔隙发育,二者是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碳酸盐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关键因素。同一层位不同物源控制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有所差异,且同一物源控制不同层位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苏加亮林良彪余瑜王志康李晔寒
关键词:川西坳陷须家河组物源特征储层特征
致密砂岩碳酸盐矿物SEM-CL和EPMA矿物学表征及其成岩意义——以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为例
2023年
扫描电镜—阴极发光(SEM-CL)可通过同时分析矿物的微观结构和阴极发光特性来反映成岩机制及流体来源,但碳酸盐矿物在SEM-CL下的发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应用光学显微镜阴极发光(OM-CL)、电子探针(EPMA)和SEM-CL等技术手段,以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致密砂岩中碳酸盐矿物为研究对象,分析碳酸盐矿物在OM-CL和SEM-CL下发光特性的差异,评估影响碳酸盐矿物SEM-CL发光特性的因素,探讨砂岩中方解石胶结物的成岩意义。结果表明,相比OM-CL,SEM-CL在区分碳酸盐岩屑和碳酸盐胶结物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当Mn/Fe值低于0.1或Mn/Fe值介于0.1~0.5且Fe含量低于0.1%时,碳酸盐矿物具有中低强度的SEM-CL发光强度;当Mn/Fe值高于0.5且Fe含量高于0.1%时,碳酸盐矿物在SEM-CL照射下几乎不发光。Mn/Fe值和Fe含量是影响SEM-CL照射下碳酸盐矿物发光强度的主要因素。阴极发光分析和EPMA元素组成面扫描分析表明,方解石胶结物的元素分布是均质的,形成于同一成岩世代,晚于长石等矿物的溶解。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的方解石胶结物具有相同的来源,表现为高Mn/Fe特征;钙屑砂岩的方解石胶结物具低Mn高Fe特征,成分组成与白云石岩屑相似,推测流体可能受到白云石岩屑溶解的影响。
余瑜林良彪李真孟万斌童馗梁庆韶
关键词:致密砂岩须家河组
一种研究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与油气成藏耦合关系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研究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与油气成藏耦合关系的方法,属于油气成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研究区地质资料,采集储层和烃源岩样品,建立地层埋藏史,绘制储层埋深曲线,计算各地层原始热导率与原始孔隙度,绘制烃源岩...
林良彪郑见超余瑜南凡驰刘冯斌王剑超刘思雨李俊佑钟雪峰
江西井冈山曲潭地热水成因及水化学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江西省地热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通过地表调查和水文地质钻探,对井冈山曲潭地区地热水的地热地质条件、成因机理及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地热水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地热水水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为主要的补给来源,地热水的循环深度约1 500 m。地热水中阴阳离子主要包括Cl^-、SO_4^(2-)、HCO_3^-、Na^+、Ca^(2+)、K^+,pH呈弱碱性,TDS均小于1 g/L,为淡水,总硬度分别为64.66 mg/L、54.25 mg/L,为软水,水质类型为HCO_3^-Ca·Na型。该地热水适用于医疗理疗,腐蚀性评价结果为非腐蚀性水。
杨连伟周玉才余瑜杨文光
关键词:地热水水化学特征
一种地质采样背包钻机
一种地质采样背包钻机,包括支撑外壳、钻机、转动座圈,其中,钻机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外壳内部,外壳支架经限位转动器可拆卸地连接至支撑外壳上,且两者角度可变,转动座圈设置在支撑外壳表面,其位置介于钻杆尖端与外壳支架之间,转动座...
林良彪郑见超余瑜南凡驰刘冯斌唐顺成王剑超苏加亮刘思雨邓小亮
新都地区上沙溪庙组砂岩储层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新都地区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是重要的产气层位。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对新都地区上沙溪庙组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上沙溪庙组储层岩石类型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粒间溶孔;储层的发育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孔渗性一般较好,河口砂坝砂岩孔渗性次之;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少量发育的破裂作用对砂岩储层具有建设性作用。
林良彪钱利军郝强余瑜
关键词:上沙溪庙组储层特征
川东南中二叠统茅口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川东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发育结核状、条带状的硅质岩,研究该区的硅质岩成因对川东南茅口组沉积古环境的还原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属于上扬子地台中部。在研究区内选取北东—南西走向七跃山断裂两侧的武隆江口、石柱打...
余瑜林良彪高健郝强黄棋棽
文献传递
川西新场地区须二段物源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被引量:8
2022年
结合物源特征分析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须二段(T3x2)储层的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度。文中通过碎屑组分及重矿物分析等手段,结合薄片及压汞等资料对新场地区须二段物源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及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新场地区须二段主要物源为东北方向的秦岭大巴山,其次是西北方向的龙门山;须二段长石岩屑砂岩的物性最好,岩屑石英砂岩次之,岩屑砂岩最差;与龙门山物源控制的储层相比,秦岭大巴山物源控制的储层富长石,富火山岩岩屑,贫沉积岩岩屑,导致其溶蚀作用、绿泥石薄膜对孔隙的保护作用更强,碳酸盐胶结作用更弱,相对优质储层占比更高;秦岭大巴山物源控制的储层中,与近物源端相比,远物源端储层的粒度、分选性、磨圆度更好,且远物源端富长石,贫沉积岩岩屑导致其溶蚀作用更强,碳酸盐胶结作用更弱;压汞资料和薄片分析显示,远物源端储层孔隙结构更好,相对优质储层占比更高。
王志康林良彪余瑜张俊法王兴龙
关键词:储层须家河组川西坳陷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