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柒否

作品数:1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艺术
  • 3篇语言
  • 1篇当代文化
  • 1篇当代艺术
  • 1篇雕塑
  • 1篇雕塑家
  • 1篇学科
  • 1篇艺术创作
  • 1篇艺术家
  • 1篇艺术批评
  • 1篇艺术生命
  • 1篇缘起
  • 1篇造化
  • 1篇造像
  • 1篇哲学
  • 1篇哲学问题
  • 1篇中国当代艺术
  • 1篇中国画
  • 1篇中国画语言
  • 1篇中国艺术

机构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湖北美术学院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作者

  • 8篇刘柒否
  • 1篇陈子丰

传媒

  • 2篇雕塑
  • 2篇艺苑
  • 1篇美术大观
  • 1篇美术学报
  • 1篇艺术教育
  • 1篇艺术评论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组群罗汉造像中“汉人汉相”缘起略考
2015年
全国各处保存着的组群罗汉像,如"四大罗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造像等,皆可分为梵相与汉相两种。经过美术考古可知,罗汉的造像形象起初均为梵相,之后才出现的汉相,这意味着罗汉的形象塑造是随着佛教的汉化而汉化。文章认为其缘起于从"十六罗汉"到"十八罗汉"的演变中,聚焦其演变的交接点,以考察组群罗汉造像中"汉人汉相"的缘起。
刘柒否
关键词:造像
艺术批评与人文学科——回应宋伟光先生的《哲学是艺术吗?》被引量:1
2011年
"哲学是艺术吗?"这样的反问隐含着一种否定的答案,以此为题,宋伟光先生在本刊2010年第3期与第5期发文,对把艺术当成"哲学式的视觉图像"的现象提出质疑。宋伟光先生反对"当代艺术家们过多地使自己的艺术情感转移到哲学问题上",同时也认为这一现象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一方面以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为框架,绝对精神的更替与发展使哲学取代艺术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则通过德国表现主义等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将情感观念化,进而一步步地使艺术走向了"哲学性的思考"。
刘柒否
关键词:艺术批评哲学问题人文学科情感转移历史哲学历史根源
技术与中国当代艺术(节选)
2010年
再回来看中国当代艺术。现如今的中国艺术家常常被分为搞当代的和非当代的。我们这里的"当代艺术"不单指通常说谓的"搞当代的"艺术家所创作的当代艺术,而是指中国艺术的当代状况,它甚至可以包括广告、设计等一切与视觉艺术有关的东西,因此这里的"当代艺术"更多的是当代文化的一面。
刘柒否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节选中国艺术视觉艺术当代文化艺术家
“群像”的意义——筇竹寺五百罗汉像的考察研究之一被引量:4
2014年
筇竹寺五百罗汉像是雕塑家在群像观念的指导下完成的。群像并不一定非要有庞大的数量,而是多个个体形象能够融合在一个整体当中;由个体间的互动组成一个或多个组群,并且可以作为整体而存在。这就必然要求整体作品有主次之分,而非简单的排列。正因如此,筇竹寺五百罗汉像便打破了寺院中五百罗汉像简单排列的千年传统,这便使得筇竹寺五百罗汉像在五百罗汉像塑造的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对筇竹寺五百罗汉像的考察研究中,可以揭示雕塑家群像观念的形成及其意义。
刘柒否
关键词:群像
陈孟昕作品创新与中国画语言的现代转型被引量:1
2015年
中国画语言面临现代转型,但从目前来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困惑。陈孟昕的作品之所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恰是因为它调和了中国画语言现代转型的双重困惑。对中国画语言的现代转型来说,这是很有意义的。
刘柒否
关键词:中国画语言
符造化功 得非常体——关于陈孟昕的工笔画语言转型实验
2017年
无庸置疑,陈孟昕的作品气息中透露着对生活的体悟和观察,穷极造化成为他艺术生命的永匦主题,细节的真实与整体的意象构成了他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他将客观的物像感受与直观形式的直觉和个人情感的体验相结合,营造出带有生活气息而又超越现实的极具审美性的浪漫图式,呈现出“诗意栖居”的梦幻景象。
陈子丰刘柒否
关键词:造化工笔画语言生活气息艺术生命艺术创作
从“工匠”到“雕塑家”:“哲匠”的过渡概念析论
2015年
中国营造学社的学者们指出文化传统中存在"道器分途"现象,其导致"重士轻匠"、"重文轻工"、"画塑分途",并以此促成了文化传统中隐性的等级秩序。针对此问题,他们使用了"哲匠"的概念,以企图实现"道器合体",并"士匠并重"、"文工互融"、"画塑兼通"。"哲匠"概念的被使用意在打破文化传统中固有的隐性等级秩序,因此它获得了现代转型的意义。在中国雕塑史中,"哲匠"正是一个从"工匠"到"雕塑家",即现代转型过程中的过渡概念。
刘柒否
关键词:工匠雕塑家
隋建国作品中的问题史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中国当代艺术中存在人态和语言两个维度,它们分别对应着当代性与现代性。隋建国的作品是这两个维度间的突围者,这是由他独特的创作方法决定的,方法论决定着问题史,所以本文主要研究他的创作方法,而不是作品。隋建国从早期对个人生存状态的关注转换为对材料语言的探索,又到对集体无意识的公共性人态的审视与消解,再走向对过程与时间的关注,并将自己生命转化成作品——这种方法与问题史的一贯性立足点虽小,但却扩展出非常宽广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见证一种具有魅力的创作方式,或作为艺术家的生存方式。
刘柒否
关键词:语言公共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