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云
- 作品数:3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广西文艺理论与批评六十年回顾(上)被引量:1
- 2010年
- 文艺理论与批评是文艺事业的重要一翼。新中国建立六十年来,广西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发展历程,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不断借鉴、改造、吸收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并与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历程,是不断汲取、融合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资源并对之进行现代转换的历程,更是伴随着民族命运的沉浮而艰难探索、曲折前进的历程。
- 容本镇黄晓娟张淑云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文艺事业文艺实践
- 穿越宗法家族制的历史屏障——壮族家族文学中女性主体的失落与高扬
- 2006年
- 壮族作家韦一凡与黄佩华的家族小说展示了壮族家族女性历史的生命真相。他们笔下的女性经历了被封建男权文化建构、勇于冲出父权之塔、最后向当代城市文明迈进的生命历程,这群女性为穿越宗法家族制的历史屏障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 张淑云
- 关键词:女性
- 都市女性的自我言说——张爱玲、施叔青作品中女性的都市情结被引量:2
- 2006年
- 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女作家张爱玲,80年代的台湾女作家施叔青都曾以香港为背景,写出了她们的“香港传奇”和“香港故事”。她们用独特的女性视角揭示了都市女性苍凉的生存境遇,并对女性解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作家笔下的城市建构、都市女性生存境遇及都市女性的出路三方面来谈张爱玲、施叔青作品中女性与都市的情感纠葛。
- 张淑云
- 关键词:施叔青都市女性都市情结
- 基于知识生产方式转变的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被引量:3
- 2016年
-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发展的源泉和必不可少的动力。保护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在知识社会时代背景下,基于知识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有益的探索。在分析广西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与困境的前提下,提出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新动力离不开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这一观点。注重弥散式知识管理组织创新、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情景式再现,推动信息技术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推动民族文化教育改革成为当下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新路径。
- 黄尧张淑云
- 关键词:知识生产方式广西民族文化
- 电视剧《向往的生活》:影像在场、话语并置与景观重塑
- 2021年
- 电视剧《向往的生活》是一部真实反映农村股份制改革、探索土地流转和农业发展新模式、充满青春气息和拼搏精神的乡村叙事作品。这部剧由北京华盛金榜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由编剧高明、张斌根据作家朱东、张越的长篇小说《股份农民》改编,由导演过《国家命运》《张大千》《你是我的亲人》等多部影视剧的导演延艺执导。
- 钟世华张淑云
- 关键词:电视剧国际传媒
- 红水河流域文化资源调研报告被引量:3
- 2017年
- 红水河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广西本土文化的摇篮,是民族精神得以塑造和培育的不竭源泉。红水河流域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既可以鉴史,又可以育人,可以兴业。其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次红水河流域文化资源调研的目的有:厘清广西本土文化性格,凝练红水河文化品质;打造广西新的文化品牌;增强和丰富广西旅游的文化内涵。建议解决好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统领问题、做好红水河流域文化资源的整理、保护、文化品牌、人才、开发与利用规划、推进文化创新,确保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活力、探索区域发展一体化的文化支撑和发展路径、坚持理性精神,促进文化与经济、产业等的良性互动。
- 容本镇韦吉锋刘绍卫张淑云
- 当代文学精神图谱的建构——论舒晋瑜的作家访谈录
- 2022年
- 舒晋瑜是《中华读书报》的资深记者。作为一位文化记者,舒晋瑜还是位让人钦佩的作家、学者,她善于从文坛现象和文坛人物入手,以访谈和对话的形式对当代中国文学现场进行深度扫描。为此,她推出了4部作家访谈录:《说吧,从头说起》(2014)、《深度对话茅奖作家》(2017)、《以笔为旗:与军旅作家对话》(2017)、《深度对话鲁奖作家》(2021)。
- 张淑云
-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学军旅作家当代文学资深记者访谈录
- 红水河畔女性命运的悲歌——黄佩华小说中的家族女性被引量:3
- 2006年
- 壮族作家黄佩华在他的一系列小说中,展示了壮族家族女性的悲剧命运。造成壮族家族女性的悲剧命运的根源主要有:时代的变迁改变传统壮族家族女性的生活模式,面对病态婚姻女性自身灵与肉的挣扎,以及历史上女性主导地位的丧失、父权制的确立带给女性的精神的创伤。
- 张淑云
- 关键词:家族女性文化
- 多学科融合背景下写作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 2021年
- 写作学在我国的发展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从借鉴西方理论,到本土的创造性发展,从关注理论研究到重视实践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深化和提升。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作为实践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的写作学,在这一背景下应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创新体系。多学科融合背景下写作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是一个从理念创新到行动创新的系统工程。写作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应在传承传统写作教学之长的同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专项培训+院校培养”的写作学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写作学课程体系。
- 黄晓娟张淑云
- 关键词:写作学课程体系
- 广西文艺理论与批评六十年回顾(下)被引量:2
- 2010年
- 新时期的突破与发展(1977--1999)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重新回到正轨,全国各地拨乱反正工作全面展开。在广西文艺界,文艺组织迅速恢复和重建,大批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昭雪,被迫害和下放的作家、艺术家恢复了名誉并重返工作岗位,“四人帮”的反动文艺路线及其文艺思想被彻底清算和否定。
- 容本镇黄晓娟张淑云
- 关键词:文艺理论历史发展进程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