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黎
- 作品数:76 被引量:1,10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院长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金属β内酰胺酶的检出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近年来,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现象也日趋严重,由抗生素选择性压力带来的临床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甚至对包括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在内的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菌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已经引起了临床医师和微生物学工作者对多重耐药菌的广泛关注。
- 孟祥兆韩黎多丽波陈勇
- 关键词:金属Β内酰胺酶流行病学耐药
- 部分部队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现状调查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部队医院感染控制机构建设及工作现状,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部分部队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本次调查的14所医院中有3所医院的感染管理控制专职机构仍不完善,有50%的医院能做到每月进行综合性监测。2004~2006年医院感染率波动范围按年度依次为1.16%~5.96%,1.54%~5.30%,1.60%~4.34%;2006年上半年平均漏报率13.7%。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泌尿道。14所医院中有10所医院对抗菌药物实施分级限用管理。结论部队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组织不完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医院感染漏报率较高。
- 胡小华尹丽霞梁克为周媛媛韩黎
- 关键词:医院感染
- 常压低温等离子体APPJ对大肠埃希菌的杀灭机制研究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初步研究探讨APPJ等离子体对大肠埃希菌的杀灭作用其灭菌机制。方法 大肠埃希菌 (Es cherichiacoli)标准株ATCC80 99经DBD及RF两种APPJ等离子体处理 ,研究其存活曲线 ,进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细胞壁、膜等外部结构的变化。结果 两种APPJ等离子体对大肠埃希菌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但RF APPJ的杀灭效果 (D值约 2s)明显好于DBD APPJ(D值约 10s,前 15s内 ) ,且大肠埃希菌的细胞壁在APPJ作用下有明显破损。结论 APPJ氩气常压低温射频等离子体可快速有效地杀灭大肠埃希菌 ,在消毒灭菌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灭菌机制可能与微生物细胞壁、膜的破裂有关。
- 李振钢常啸魏华韩黎
- 关键词:等离子体灭菌存活曲线
- 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被引量:638
- 2006年
-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清洁执行及手卫生设施情况。方法采用现场观察的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3城市不同级别医院进行了手清洁卫生行为的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后洗手率为56.5%,明显高于接触患者前及接触物品后手卫生执行率(35%);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执行率以护士最高(39.3%);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执行率以医生为最高(61.0%);从科室类别看,妇产科的手卫生执行情况最好,洗手设施中肥皂的提供率约83.3%,ABHR的提供率达56%,但ABHR的使用率只有14.2%。结论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亟待改善,提高手卫生执行率是一项涉及行为学的系统工程,应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重点是医生的手卫生执行率。
- 韩黎朱士俊郭燕红李六亿胡必杰武迎宏袁云娥
- 关键词:医院感染手卫生
- 医院感染管理研究被引量:11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方法 从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及研究 3个方面 ,剖析与比较国内外医院感染管理发展水平及现状。结果 我国在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建设、人员层次、监测技术标准、标准预防及相关研究领域 ,尚存在许多不足。结论 人员管理与教育、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及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等是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研究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
- 韩黎朱士俊魏华陈运奇陈世平
-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
- 重组人磷脂酶D1/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被引量:2
- 2004年
- 将磷脂酶D1基因及其功能缺陷点突变基因从真核表达载体pCGN PLD1亚克隆至带有绿色荧光标记蛋白的穿梭质粒pAdTrack CMV中 ;再与腺病毒骨架载体一起在大肠杆菌BJ5 1 83中进行同源重组 ;阳性重组子经PacⅠ线性化后 ,转染入病毒组装细胞系 2 93细胞 ,成功构建磷脂酰胆碱专一性磷脂酶D1重组腺病毒 ;并用该病毒颗粒感染嗜铬细胞瘤细胞PC1 2细胞 ,高效表达磷脂酶D1蛋白。证明大蛋白基因 ,如磷脂酶D1基因的同源重组腺病毒表达构建切实可行 。
- 韩黎吴桂芝朱世俊陈运奇陈世平
- 关键词:腺病毒同源重组
- 病原真菌感染与TOLL样受体被引量:2
- 2006年
- TOLL样受体(TLR)是参与天然免疫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之一,与许多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结合后通过MyD88依赖性或非依赖性途径启动宿主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白色念珠菌表面的特征性糖磷脂甘露聚糖可被TLR2、TLR4识别,诱导前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及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聚集等来介导宿主的抗真菌免疫反应。烟曲霉则可能利用表型转换(酵母样与菌丝态),通过不同TLRs逃避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识别。新型隐球菌的多糖荚膜成分葡糖醛氧化甘露聚糖GXM可与TLR2、TLR4、CD14结合,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对GXM的内化、吞噬中起重要作用,而不是诱导细胞因子的分泌;酿酒酵母胞壁成分酵母多糖则可激活TLR2、TLR6异源二聚体。总之,TLR与真菌配体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及其活化后胞内信号传导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对临床真菌病的免疫调节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韩黎纪蕾孟玉芬陈世平
- 关键词:病原真菌TOLL样受体
- 基于B/S结构的医院感染监测网络信息平台的开发被引量:2
- 2009年
- 为了收集医院感染监测数据进行医院感染科研分析,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设计B/S结构网络化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平台。介绍平台的总体结构、技术实现、功能设置以及主要业务流程,指出该平台可以有效提取、检索医院感染数据,实现科研人员与临床医师对医院感染数据的共享和科学利用,促进医院感染的防治。
- 周芃赵东升韩黎
- 关键词:医院感染监控科学数据共享B/S网络信息平台
- 李斯特菌侵染Vero细胞诱发磷脂酶D活性的变化
- 2010年
- 目的观察在李斯特菌侵染下Vero细胞内磷脂酶D(PLD)活性的变化,为研究PLD在李斯特菌内化侵入Vero细胞过程中的具体激活机制及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将李斯特菌以不同侵染比(MOI,细菌数:细胞数)及不同侵染时间刺激Vero细胞,应用侵染实验和PLD活性测定方法观察李斯特菌侵染量及Vero细胞内PLD活性的变化。结果当MOI为100:1时李斯特菌侵染量为(99.0±2.6)个,当MOI增加到200:1、400:1时,李斯特菌侵染量分别增加到(150.0±2.6)个和(220.0±1.0)个,并且当MOI值为200:1和400:1时与Vero细胞内基础活性相比,PLD活性均升高近2倍(P<0.05)。当侵染时间为30min时,李斯特菌的侵染量为(102.0±3.0)个,当侵染时间增加到60min和90min时,李斯特菌侵染量分别增加到(185.0±1.7)个和(346.0±4.6)个。李斯特菌侵染15min后,与Vero细胞内PLD基础活性相比升高了大约160%(P<0.05);随着剌激时间的延长,PLD的活性随之升高。结论建立了李斯特菌内化侵入Vero细胞的模型,证实李斯特菌内化侵入Vero细胞对其吞噬的过程中确实伴有PLD的激活。
- 韩雪琳李帅于仁涛孙岩松韩黎
- 关键词:李斯特菌磷脂酶D侵染
- 磷脂酶D影响李斯特菌感染宿主细胞效率的初步研究
- 胞内感染病原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受众多信号分子调控。宿主细胞磷脂酰胆碱专一性磷脂酶D(PLD)参与调节细胞炎症反应、细胞形态改变、肿瘤迁移等生理过程,但是否影响李斯特菌对宿主细胞的感染侵入效率尚不...
- 韩黎纪蕾苏文莉王菡梁克为胡小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