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

作品数:9 被引量:269H指数:7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气候
  • 2篇地温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倾向率
  • 2篇气候突变
  • 2篇浅层地温
  • 2篇倾向率
  • 2篇旱涝
  • 1篇低温灾害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湿润指数
  • 1篇短期气候
  • 1篇短期气候预测
  • 1篇短期气候预测...
  • 1篇遥感
  • 1篇遥感监测
  • 1篇灾害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生长
  • 1篇湿润指数

机构

  • 7篇西藏自治区气...
  • 5篇西藏自治区气...
  • 4篇西藏高原大气...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成...

作者

  • 9篇李春
  • 5篇杜军
  • 3篇拉巴
  • 3篇边多
  • 2篇路红亚
  • 2篇李林
  • 2篇杨秀海
  • 1篇杨国武
  • 1篇刘义军
  • 1篇向毓意
  • 1篇周顺武
  • 1篇杜军
  • 1篇段安民
  • 1篇马玉才
  • 1篇杨志刚
  • 1篇德吉央宗
  • 1篇蒋兴文
  • 1篇许燕
  • 1篇李跃清
  • 1篇除多

传媒

  • 1篇气象
  • 1篇冰川冻土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西藏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分析系统
杨志刚李春杨秀海杨国武
该成果运用VisualBasic6.0、气候分析、运筹学等方法,通过将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投入产出理论与我区各地区气候、地理、旅游等资源及地理、市场信息和农牧业生产状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了以农牧业新科技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科学...
关键词:
关键词:农业
四川盆地夏季水汽输送特征及其对旱涝的影响被引量:68
2007年
利用1981—2000年夏季观测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夏季平均的水汽输送状况及四川盆地典型旱涝年的水汽输送差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四川盆地旱涝异常的大气环流背景。结果表明:四川盆地的夏季水汽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孟加拉湾及南海地区。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西时,其外侧东南风可以把南海水汽带到盆地西部,孟加拉湾及青藏高原水汽受到阻挡被迫停留在盆地西部,形成了盆地西部异常的水汽辐合,东部异常的水汽辐散,由此导致四川盆地西涝东旱。反之,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偏东时,其西南侧的南海水汽不能到达盆地西部,只能到达盆地东南部,而孟加拉湾及青藏高原水汽则可以进入盆地东部,在盆地东部形成异常的水汽辐合,在西部形成异常的水汽辐散,造成四川盆地西旱东涝。
蒋兴文李跃清李春杜军
关键词:四川盆地水汽输送旱涝异常
1975—2006年西藏羊卓雍错流域内湖泊水位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8
2009年
根据1975年地形图、1988年至2006年的TM、CBERS卫星遥感资料和1962—2006年逐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以及1974—2005年的湖泊水位水文资料,对西藏羊卓雍错及其流域内的空姆错、沉错和巴纠错等4个湖泊的水位变化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湖泊面积在近30 a来呈缓慢下降趋势,2005年与1975年相比,分别减少了46.55 km2、1.73 km2、0.03 km2、6.01 km2,减少幅度分别为7.2%、4.3%、0.1%、13.6%.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羊卓雍错的湖水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在降水增加、气温上升的情况下由于升温引起的湖泊蒸发效应超过降水增加导致的补给影响,是湖泊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
边多杜军胡军李春李林
关键词:水位变化气候变化遥感
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退化现状与机理分析被引量:33
2008年
以藏西北高寒牧区为研究区域,综合利用NOAA、MODIS卫星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气象资料、社会统计资料并结合GIS技术,对藏西北高寒牧区的草地状况和退化机理作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覆盖度等级呈正态分布,且中等偏下略多,地表植被总体上比较稀疏;②2005年区域内的草地退化总面积为14.19×104km2,占区域天然草地总面积的39.64%,其中轻度退化面积最多,占退化总面积的65.96%,其次是中度和重度退化,分别占25.20%和8.84%;③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一是与近年来该区域的气候变化有关,二是草地超载率达到59.18%,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地退化和沙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是局部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频繁对草场的破坏,也是近年来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边多李春杨秀海边巴次仁李林
关键词:草地退化遥感监测高寒牧区
西藏藏北高原典型植被生长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0
2007年
选取西藏藏北高原西部高寒草原植被、中部高寒草甸植被及东南部高寒灌丛草甸植被3种藏北地区最典型的植被类型,结合临近3个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分析这3种典型植被类型地区1999—2001年旬平均气温、旬总降水量和SPOT VEGETATION卫星10 d最大值合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特征以及3种典型植被基于SPOTVEGETATION NDVI的生长变化对旬平均气温和旬总降水量两个主要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藏北地区降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气温则由南向北逐渐递减,与降水资源分布相反,蒸发量西部高,东部低;SPOT VEGETATION NDVI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3种典型植被生长变化特征,所反映的植被返青期和枯黄期等重要植被生长阶段与由积温计算的植被生长特征基本一致;藏北地区基于SPOT VEGETA-TION NDVI的植被生长变化与气温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与降水的相关系数,其中以那曲为代表的高寒草甸植被的NDVI与旬气温和旬降水总量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81和0.68,表明藏北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气温对该地区植被生长的影响明显高于降水的影响,即该地区植被生长变化对气温的响应程度明显高于对降水的响应程度,是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素;不同植被类型对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的响应程度大小依次是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和高寒草原。
除多德吉央宗普布次仁边多李春
关键词:植被生长气候要素SPOTVEGETATION藏北高原
西藏近35年地表湿润指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7
2009年
利用1971—2005年西藏25个气象站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降水量等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最大潜在蒸散、地表湿润指数,分析了其空间分布、年际变化特征及季节差异,并讨论了影响地表湿润指数变化的气象因子。研究表明:近35年,西藏年降水量表现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幅为15.0mm/(10 a);年最大潜在蒸散呈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为-4.6—-71.6 mm/(10 a)。阿里地区西南部、聂拉木年地表湿润指数为不显著的减小趋势,其他各地均呈增大趋势,增幅为0.02—0.09。就西藏平均而言,年地表湿润指数以0.04/10 a的速率显著增大,尤其是近25年增幅更为明显。各季节地表湿润指数也表现为增大趋势,以夏季增幅最明显。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主要表现为以低温低湿为主的年际变化特征,进入90年代后,气温持续升高,地表湿润指数明显增加,呈现出暖湿型的气候特征。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明显增加,以及平均气温日较差的显著减小是地表湿润指数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的明显减少,在湿润指数增加趋势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杜军李春拉巴罗布次仁廖健
关键词:地表湿润指数
近45年拉萨浅层地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58
2007年
利用1961-2005年拉萨0~40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45年拉萨浅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浅层各季节平均地温均呈现极显著的升高趋势,升温率为0.43~0.60℃/10a,春季最大,夏季最小。各层年平均地温以0.45~0.66℃/10a的升温率显著上升,40cm深度的升温率最大,与同时期平均气温的升温率比较,地温比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更强。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浅层年、季平均地温呈明显的逐年代升高趋势,以冬、春季最为明显。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为偏冷阶段,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地温为偏暖阶段。各浅层平均地温在1986年秋季均发生了突变,冬季突变时间都出现在1984年。年平均地温除在40cm处1999年异常偏高外,其它各层为异常偏低年份,且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气温升高是影响地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杜军李春廖健拉巴路红亚
关键词:浅层地温气候倾向率气候突变
拉萨近45年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被引量:40
2007年
利用1961-2005年拉萨0~40cm各层逐月平均地温,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45年拉萨浅层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等。结果表明:浅层各季节平均地温均呈现为极显著的升高趋势,升温率为0.43~0.60℃/10a,春季最大、夏季最小。各层年平均地温以0.45~0.66℃/10a的升温率显著上升,40cm深度的升温率最大,与同时期平均气温的升温率比较,地温比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更强。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浅层年、季平均地温呈明显的逐年代升高趋势,以冬、春季最为明显。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为偏冷阶段,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地温为偏暖阶段。各浅层平均地温在1986年秋季均发生了突变,冬季突变时间都出现在1984年。年平均地温除在40cm处1999年异常偏高外,其它各层为异常偏低年份,且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
杜军李春廖健拉巴路红亚
关键词:浅层地温气候倾向率气候突变
西藏旱涝、低温灾害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
索朗多吉刘义军向毓意杜军许燕周顺武段安民李春马玉才普布
通过对西藏异常气候及其演变特征、大气环流和影响系统特征、下垫面异常的研究,揭示影响西藏地区异常旱涝、低温冷害的物理和预测信号。
关键词:
关键词:气候预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