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宁 作品数:19 被引量:43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HspX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011年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HspX融合基因,并对其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用PCR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基因组中分别扩增Ag85B、Esat6、HspX基因,插入到pUC19-T载体,序列测定正确后,将融合基因再次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并测序正确后,用MegaTran1.0转染293T细胞,并用Western-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 Western-blot检测到分子量大小约65 kDa的目的蛋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HspX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且该重组载体可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获得特异性的表达。 袁伟 刘江宁 向志光 林树柱 张丽芳 秦川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AG85B ESAT6 HSPX 日本实验动物管理进程 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以时间为节点介绍日本实验动物近代化运动的背景,梳理日本主要的实验动物相关法律法,分析日本实验动物行政管理框架及教育培训体系。纵观日本实验动物管理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1)日本实验动物近代化运动起步早。(2)日本通过不断完善、修订最终形成一套严谨、规范的实验动物管理以及动物实验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3)在实验动物管理方面,政府各行政机构权责分明,积极引导;各科研机构、大学参与行业管理,形成特色的自主管理模式。(4)实验动物其他关联团体积极配合,制订一系列行业标准。以日本实验动物学会等团体为中心,积极开展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培养优秀人才。介绍了日本实验动物管理的历史,总结日本实验动物的法律法规、分析日本实验动物管理体系,为今后我国实验动物立法,完善实验动物管理制度提供参考。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推动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法制化建设。 王杨杨 刘江宁关键词:实验动物 法律法规 肺炎克雷伯氏菌特异性抗原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寻找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血清学检测用特异性抗原。方法双向电泳分离K.pneumoniae总蛋白,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与常见病原菌的多抗反应筛选特异性抗原蛋白,原核表达该蛋白并用ELISA法验证。结果获得K.pneumoniae的双向电泳图谱。寻找Western blotting中与K.pneumoniae自身多抗反应而不与与其它病原菌多抗反应的蛋白,质谱鉴定为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GI:238894261)。经表达纯化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验证,证明该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论 K.pneumoniae酸性磷酸酶是适用于该菌感染检测特异性抗原蛋白。 李挺 张丽芳 刘星 刘先菊 刘江宁 李万波 林树柱关键词:特异性抗原 双向电泳 免疫印迹 人肠道病毒71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0年 人肠道病毒71型是婴幼儿手足口病的致病原之一,其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死亡,是近期威胁中国儿童健康的因素之一。目前尚无临床疫苗可以预防该病毒感染,而EV71的动物模型是进行致病机理、疫苗评价和药物等研究的基础。本文对EV71的两种常用动物模型:小鼠和猕猴(Macaca mulatta)模型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在研究中的应用给与概括,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了依据。 刘江宁 张连峰关键词:人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全世界有近2.4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患者,尽管已有HBV疫苗和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产生,但乙肝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使得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受到局限。本综述按照现有HBV动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种模型病原学和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应用的区别,以期为科研人员在今后的HBV研究中更好的利用相关资源,提供参考。 张倩 刘江宁 秦川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 动物模型 病原学 人SCARB2蛋白提高人肠道病毒71型对转基因小鼠的感染力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细胞实验证实人清道夫受体B2(hSCARB2)是人类EV71的受体,本研究拟通过建立人SCARB2转基因小鼠,建立感染能力更高的小鼠模型。方法构建CMV启动子的SCARB2转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C57BL/6J背景的人SCARB2转基因小鼠,PCR筛选阳性首建鼠。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目的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EV71感染转基因小鼠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检测目的蛋白表达对病毒感染的促进效果。结果人SCARB2蛋白主要在转基因小鼠的骨骼肌和脑组织中表达,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转基因小鼠组织中的病毒载量显著提高4到5倍。结论人SCARB2的体内表达可促进EV71对转基因小鼠的感染,该蛋白在体内具有EV71受体功能。 修晶辉 刘江宁 杨亚军 夏咸柱 张连峰关键词:人肠道病毒71型 转基因小鼠 病毒受体 猴痘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2022年 2022年5月世界多个国家发生超过百例人猴痘病例,引发世界卫生组织的疫情爆发预警。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临床典型特征为皮疹,死亡率1%~10%。突发疫情引起了世人的担忧,现有疫苗的有效性、应急药物的筛选,以及猴痘病毒学、免疫学与病理学机制的阐述,均对动物模型提出重大需求。本文就常用的食蟹猴模型、土拨鼠模型、松鼠模型、冈比亚袋鼠模型、睡鼠模型、狨猴模型、小鼠模型和兔模型等,针对模型研制中的动物选择、感染途径与剂量、模型病毒学和病理学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并介绍了动物模型在致病与传播研究、药物与疫苗评价中的应用,希望可为研究人员研制及应用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刘江宁关键词:动物模型 病毒复制 病理表现 确定人肠道病毒71型总蛋白中引发人体抗原的交叉免疫原区域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提供确定人肠道病毒71型(EV71)总蛋白中引发人体抗原的交叉免疫原区域的方法,通过分段表达鉴定了人肠道病毒71型总蛋白,并进行各片断免疫原性和诱导抗体与人体抗原的交叉反应,将人肠道病毒71型总蛋... 秦川 刘江宁 张连峰 李万波文献传递 一月龄土拨鼠肝炎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土拨鼠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动物模型。方法对一月龄的土拨鼠进行颈外静脉注射感染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使用两个剂量(高剂量:2.5×107 WID50;低剂量:5×106 WID50)感染,感染后在不同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中病毒DNA拷贝数,ELISA测定血清中WHsAg和WHcAb,并监测AST和ALT,肝脏活检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WHsAg观察肝脏内病毒分布。结果感染后16周内,土拨鼠肝脏酶学AST和ALT水平均明显升高,土拨鼠血清内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2周开始升高,16周达到高峰期,随后,低剂量组的病毒载量开始下降,而高剂量组的病毒载量仍接近106拷贝/ml。感染动物血清内可检测到WHsAg和WHcAb,肝脏病理切片显示小灶性肝细胞坏死伴炎细胞浸润及散在出血的急性肝炎症状,胞浆内可见WHsAg阳性分布。24周时,低剂量组土拨鼠血清内WHsAg和病毒DNA无法检出,提示其为急性自限性肝炎;高剂量组土拨鼠血清内依然可检测出WHsAg和病毒DNA,提示转为慢性感染。结论建立了急性病毒性肝炎转为慢性感染的土拨鼠模型,提示急性肝炎的病程发展除与土拨鼠感染年龄相关外,也与病毒感染剂量相关。 王亮 肖冲 沈邵伟 王学民 徐艳峰 刘江宁 秦川关键词:土拨鼠肝炎病毒 慢性病毒性肝炎 EV71多表位抗原亲和纯化及类病毒颗粒胞外自组装 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肠道病毒71型(EV71)衣壳蛋白优势表位肽段构建融合蛋白抗原能有效抑制病毒感染,有望成为继灭活病毒后更为安全有效的疫苗品种。该融合蛋白能通过原核体系有效表达但形成无序包涵体,采用常规层析介质难以实现目标蛋白与宿主杂质的有效分离,阻碍了对该抗原蛋白进行全面临床前活性及安全性评价。在原有融合蛋白抗原N端插入组氨酸标签,对形成的包涵体变性溶解后直接采用镍金属螯合亲和介质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纯度大于95%的抗原纯品,目标蛋白收率46.8%。采用透析方式脱除纯化样品中高浓度脲,发现直接透析至无脲的缓冲液中蛋白质大量沉淀,而先稀释至2mol/L脲的缓冲液中然后用G25脱盐柱完全脱除脲则无任何沉淀形成,获得近100%的蛋白质收率。透射电镜分析最终样品发现融合蛋白形成了10nm左右粒径均一的类病毒蛋白颗粒,且在p H 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保持稳定。该研究结果为将EV71融合蛋白抗原发展为安全有效且低成本的手足口疫苗奠定了基础。 薛玲 刘江宁 张耀 张纯 王祺 秦川 刘永东 苏志国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