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朋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新闻
  • 2篇政府
  • 2篇晚清
  • 2篇小说
  • 2篇小说家
  • 1篇丁汝昌
  • 1篇新闻发布
  • 1篇新闻发言
  • 1篇新闻发言人
  • 1篇新闻发言人制...
  • 1篇新闻思想
  • 1篇信息发布者
  • 1篇游戏
  • 1篇舆情
  • 1篇舆情分析
  • 1篇战争
  • 1篇政府新闻
  • 1篇政府新闻发布
  • 1篇政府新闻发言
  • 1篇政府新闻发言...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威...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6篇吕朋
  • 2篇周怡

传媒

  • 2篇青年记者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新闻世界
  • 1篇西部广播电视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晚清四大小说家的报业活动研究
李伯元、吴趼人、刘鹗与曾朴四人因《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四部谴责小说而青史留名,被称为“晚清四大小说家”。他们的文学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他们的文学之路却和...
吕朋
关键词:晚清时期小说家
晚清著名报人小说家李伯元
2015年
近代著名谴责小说家李伯元是晚清报人中的重要一员,李伯元的文学之路是从办报开始的。办报贯穿李伯元生命的最后十年时间,他先是参与编辑《指南报》;而后创办《游戏报》,以诙谐之笔,写游戏之文,隐寓劝惩,成就"晚清文艺小报之巨擘";又改办《世界繁华报》,将时事新闻与小说等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办报效果突出;并主编《绣像小说》,李伯元小说创作一发不可收。其辉煌的报业生涯最终造就了他巨大的文学成就。
吕朋周怡
关键词:报人小说家
《字林沪报》对甲午战争的报道
2015年
1882年5月18日创刊于上海的《沪报》,是字林洋行创办的第二份中文报纸,初由戴普笙、蔡尔康等任主笔,日出对开4张,星期天不出报,每份定价8文,后改为日报出版。8月10日,《沪报》出版至第73号时改名为《字林沪报》。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正值该报发展成熟的时期,对于这场战争,《字林沪报》高度关注并做了大篇幅的报道。
吕朋周怡
关键词:中文报纸黄海海战丁汝昌新闻思想负面新闻
政府新闻发布传播效果的优化途径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优化政府新闻发布的传播效果已是摆在我国政府和学术界面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结合我国的实际,可以用一种比较通俗的方式来描述我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指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与场合承担特定的任务,代表特定的组织,通过特定的方式向特定的受众传递特定的信息的制度。
吕朋
关键词:政府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新闻发言人信息发布者舆情分析传播网络
旧闻报道初探被引量:1
2013年
旧闻是历史的一部分,更是新闻的一部分,对于"旧闻"的界定、特点、类型、报道手法也有自己的一些见解。通过本文的论述,能使读者更加了解旧闻,使传者更好地组织旧闻报道,使管理者更加关注对旧闻报道的管理。
吕朋
关键词:旧闻新闻
浅谈如何构建理性传媒公信力被引量:1
2014年
传媒公信力是公众对于传媒的信任程度,也可以理解为传媒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它是公众与传媒互动的结果,同时受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只有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公信力才能对传媒功能的发挥产生积极影响,才能对社会进步稳定和谐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构建理性传媒公信力的主体不仅仅是传媒,还包括公众与政府。传媒是构建传媒公信力的主导力量,公众是构建理性传媒公信力的决定力量,政府是构建传媒公信力的重要力量。三大主体的努力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影响,互为一体的。
吕朋
关键词:传媒公信力公众政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