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保建 作品数:28 被引量:66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南京市卫生局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地佐辛增强布比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增强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经腹子宫全切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基本资料相仿的三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行0.125%布比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Ⅰ组术前静注地佐辛0.15mg/kg;Ⅱ组术毕将地佐辛0.15mg/kg加入0.125%布比卡因镇痛药液中;Ⅲ组不用地佐辛。记录术后3h(T1)、6h(T2)、12h(T3)、24h(T4)、48h(T5)VAS疼痛评分、BCS舒适度评级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三组术后镇痛效果均良好,术后48h的VAS均<3分。Ⅰ、Ⅱ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Ⅲ组(P<0.05),且Ⅰ组低于Ⅱ组(P<0.05);Ⅰ、Ⅱ两组的BCS评级和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Ⅲ组(P<0.05),且Ⅰ组高于Ⅱ组(P<0.05);Ⅰ、Ⅱ组的自控按压次数明显少于Ⅲ组(P<0.05)。结论地佐辛能明显增强子宫全切术患者布比卡因PCEA作用,改善术后舒适度,有良好镇静效果;术前应用地佐辛效果更好。 赵保建 刘功俭 王红军 齐敦益 申文 曹俊平 孟晶 丁月东关键词:地佐辛 硬膜外自控镇痛 高位截瘫老年患者口腔癌根治术麻醉管理一例 2022年 患者,男,77岁,171 cm,50 kg,因“腭部溃疡长期不愈6月余”入院。既往因“颈椎手术失败”致双下肢瘫痪25年,无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疾病。查体:颈椎活动轻度受限,双侧手指畸形固定,双上肢感觉无异常,左上肢肌力4级,右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感觉、运动消失,霍夫曼征、巴宾斯基征等病理反射消失。颈部CT示:部分颈椎椎体粘连,间隙消失,颈椎退变,骨桥形成。胸部CT示:两肺少量肺气肿。 吴淋 董迎春 赵鑫 赵保建关键词:双下肢瘫痪 病理反射 高位截瘫 麻醉管理 骨桥形成 颈椎手术 体温保护对口腔癌患者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体温保护对口腔癌患者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口腔癌根治术加同期游离皮瓣修复术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保温组给予电阻式加温垫和温输液进行体温保护。记录2组患者各时间点核心体温;记录手术室温度,麻醉时间,麻醉用药,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冲洗液量、尿量,手术时间,复苏时间,术后寒战发生率,术后感染率,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与麻醉前比较,2组患者麻醉后2、4、6 h,转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和转出PACU时的核心温度明显降低(P<0.05);保温组麻醉后2、4、6 h,转入PACU和转出PACU时的核心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保温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小(P<0.05),术后寒战发生率低(P<0.05),复苏时间短(P<0.05),术后总感染发生率低(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2组手术室温度,麻醉时间,麻醉用药,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冲洗液量、尿量及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温保护能够有效预防口腔癌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促进患者加速康复。 张雪 赵保建 邵博明 董迎春关键词:体温保护 口腔癌 围术期低体温 一种麻醉精准穿刺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精准穿刺器,具体涉及麻醉穿刺领域,包括穿刺针头,穿刺针头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盘,定位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管体,定位管体底部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管,调节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 董迎春 赵保建文献传递 一种导线整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线整理装置,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中间均预留有通孔,所述上盖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夹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套接有束线板,且束线板与上盖板和下... 董迎春 赵保建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麻醉效果反馈功能的麻醉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麻醉效果反馈功能的麻醉服,具体涉及麻醉服技术领域,包括麻醉服主体,所述麻醉服主体顶部设有反馈机构,所述反馈机构包括头套,所述头套前侧固定设有眼罩,所述眼罩外端镶嵌有两个视觉灯,所述头套两侧均镶嵌有... 董迎春 谭英伦 汪小海 赵保建文献传递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全身麻醉对老年口腔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谵妄的影响 2023年 目的: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全身麻醉术中麻醉深度,探讨BIS监测对老年口腔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谵妄(POD)发生率及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68例全麻下行口腔癌皮瓣转移修复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年龄65~80岁,ASAⅠ~Ⅲ级,BIS组(n=34)在全麻中调节BIS值在45~60之间,非BIS组(n=34)术中不使用BIS监测。术后第1天、第5天使用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评估病人是否有POD,记录术中病人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术中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术后留置气管导管时间、皮瓣存活情况等。结果:术后第1天POD发生率BIS组11.8%(4/34)低于非BIS组为38.2%(13/34)(P<0.05);术后第5天POD发生率BIS组8.8%(3/34)低于非BIS组29.4%(10/34)(P<0.05)。同时,BIS监测可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减少术中低血压发生,降低术中麻黄碱使用率。2组病人的苏醒延迟、术中知晓发生率及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的皮瓣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监测可降低老年口腔癌根治术病人POD的发生率,对病人术后皮瓣存活率无显著影响。 谢泽敏 赵鑫 赵保建关键词:全身麻醉 口腔肿瘤 脑电双频指数 术后谵妄 皮瓣修复 诱导前给予地佐辛对口腔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诱导前给予地佐辛对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行口腔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5~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于麻醉诱导前15min经静脉分别给予地佐辛0.15mg/kg(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5ml(C组)。术后均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检测注射地佐辛(或生理盐水)前(T_0)、术后2h(T_1)和12h(T_2)时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_H)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记录T_1、T_2和术后24h(T_3)时的VAS疼痛评分、BCS舒适度评级、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与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2时两组血浆Cor、ACT_H浓度及血清CRP浓度明显升高(P〈0.05)。T_1、T_2时D组血浆Cor、ACTH浓度及血清CRP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T_1~T_3时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T_1、T_2时BCS舒适度评级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与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诱导前给予地佐辛能有效减轻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强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的效果。 赵保建 董迎春 王新河 李珺 张雪关键词:口腔癌 地佐辛 镇痛 应激 光棒在困难气道患者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光棒在困难气道患者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困难气道且拟行经鼻气管插管患者131例,男62例,女69例,年龄18~6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纤维支气管镜组(F组,n=66)和光棒组(L组,n=65)。比较两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术后插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F组比较,L组第一次插管成功率[54(83.1%)vs 57(8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一次插管时间明显延长[(106.9±29.8)s vs(94.6±26.9)s,P<0.05];第二次插管成功率[7(63.6%)vs 4(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时间明显缩短[(107.1±21.5)s vs(137.3±19.5)s,P<0.05];插管总成功率[61(92.4%)vs 61(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光棒引导是困难气道患者行经鼻气管插管时的有效技术,可以作为一个应急工具。 丁皓月 房方方 赵保建 李宦臻 董迎春关键词:光棒 经鼻气管插管 困难气道 纤维支气管镜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气管插管镜,涉及临床麻醉器械领域。该气管插管镜,包括牵引钢丝、调节旋钮、光源、摄像头以及由第一、第二和第三金属管依次通过弹簧片相连形成的、凹弧状金属管主体;第一金属管的一端设有光源和摄像头、另一端与... 赵保建 董迎春 王新河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