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敏

作品数:14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统战
  • 2篇党建
  • 2篇政党
  • 2篇政党建设
  • 2篇中国式现代化
  • 2篇统战工作
  • 2篇宗教
  • 2篇民族
  • 2篇民族地区
  • 2篇华侨
  • 2篇参政
  • 2篇参政党
  • 2篇参政党建设
  • 1篇代表人
  • 1篇当家作主
  • 1篇当下意义
  • 1篇党外
  • 1篇党外干部
  • 1篇对印
  • 1篇新媒体

机构

  • 14篇云南省社会主...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4篇徐敏
  • 1篇钟瑞华
  • 1篇黄梅
  • 1篇王寅平
  • 1篇刘江岩
  • 1篇邓瑛

传媒

  • 7篇云南社会主义...
  • 2篇华侨华人历史...
  • 2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社会主义论坛
  • 1篇江苏省社会主...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参政党建设的作用
2015年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发展的精神向导。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国社会转型对参政党建设提出了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借用功能主义中关于价值的探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深刻的历史性、巨大的包容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为参政党建设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发展定位指明了方向,对体现人民民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
徐敏邓瑛
关键词:功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政党建设
“嵌入”与“游离”:缅甸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的生存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是海外华文教师的新生力量和未来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缅甸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形成了“嵌入”与“游离”两种主要的生存策略,且呈现出“游离”增强的样态。两种不同策略是新生代为应对复杂的局势、华校的地方性质和管理措施、家庭角色而采取的方式。同时,他们通过与华文的关系定位、同辈群体的参照、自我期待来获得生存的动力和相对稳定的社会联结。他们的生存策略既是自我和家庭的选择,又是特定地方社会及华文教育共同生成的产物,还是其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态度。
徐敏徐敏
关键词: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师
中国式现代化与参政党建设新使命——民盟中央参政党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
2024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与参政党建设新使命”研讨会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既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参政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新使命、新要求,又要从中华文明、“两个结合”的视角探寻新型政党制度的文化根源;既要聚焦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阐释和话语建构,又要关注新时代参政党建设的实践,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徐敏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参政党中华文明
性别结构与信仰实践:一个云南的案例被引量:1
2020年
社会性别结构是内置于一系列社会关系中的规则和资源,并在日常实践中得以维系、调整和修正。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信仰实践者的角色、家庭策略的研究发现,信仰实践中的性别结构有“变”与“不变”交织的双重特征:“去性别化”的专业能力可以为少数民族女性信仰职业者跻身核心圈层提供了可能;同时,女性性别气质则在已有体系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不变”的是女性信仰实践者再有影响力,也依然受制于传统的性别规范,但女性的自我成长实现了家庭和信仰职业的平衡。
徐敏
关键词:性别结构家庭策略
从传统到多元:海外华文教育研究的发展变化被引量:1
2021年
海外华文教育是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领域。1990年代以后,学界对海外华文教育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持续至今。通过对海外华文教育研究的重点进行梳理发现:海外华文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有较大的拓展;现状讨论不仅从纵深聚焦“三教”问题,还体现出关联性、区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同时,在方法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更为准确地把握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动态。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该更多关注海外华文教育如何在复杂的形势中实现转型升级,为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和研究开拓新的可能。
徐敏
关键词:海外华文教育涵义
云南省宗教界代表人士培养现状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也是全国民族宗教关系最为和谐的省份之一。宗教界代表人士作为党外代表人士"六支队伍"之一,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云南省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今后要从提高认识、完善机制、注重培养方式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徐敏
关键词:宗教界代表人士少数民族地区
宗教慈善组织的组织动员何以可能?——基于社会记忆的视角被引量:1
2018年
宗教慈善组织作为非营利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有效的组织动员能力是宗教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以H省佛教慈善基金会为例,采用社会记忆的视角,从仪式记忆、声誉记忆、苦难记忆等维度分析其组织动员的过程。这一研究能增强学界对我国宗教慈善组织的组织动员方式的理解和反思。
余富强徐敏
关键词:社会记忆
印尼归侨身份“边界”流变初探被引量:3
2020年
论文基于"边界"理论,将印尼归侨身份的"边界"建构放入纵向的时间维度探讨其"边界"的生成及变化。研究发现,印尼归侨身份的"边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遭遇他我之别时所"框定"的。在印尼,他们身份"边界"的表述核心是对祖籍国的想象与认同。归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其身份的"边界"表述则在自我和他者的"意会"中贴上了"印尼"标签,唤起的仅是对跨国经历和过去生活的记忆与怀想。这一分类实践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移民关于身份的界定和选择过程,映射了不同身份的"边界"所承载的资源与意义。
徐敏
关键词:身份认同身份界定
“家”、流动性与共同体:对印尼归侨社团的人类学考察
2023年
论文通过对印尼归侨社团成立、扩展和维系过程的研究,展现了归侨是如何在流动中创建安放内心的共同体,为流动所带来的分离搭建社会联结。他们在“居住”与“行旅”之间通过建“家”、扩“家”、持“家”不断重塑社会联结,以祖籍国和侨居国为圆心,生成了关于“家”的情感的平行共同体,进一步在涵盖祖籍国和侨居国的基础上甚至形成了多圆心共同体。流动性使两个或者多个共同体同时存在。一方面,正是在成员和“家”的流变中,归侨社团成为归侨走向公共空间、联结世界的通道。另一方面,流动性所带来的多圆心共同体使得社团内部凝聚力下降。因此,只有当汇聚成同心圆共同体时,具有地方感的“家”才化身为一种粘合剂,以增强共同体凝聚力。
徐敏
关键词:流动性共同体
近十年来国内新的社会阶层研究转向
2019年
新的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过程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通过对近十年来相关文献的梳理,关于新的社会阶层的研究出现了四个转向:聚焦新的社会阶层的理论脉络梳理,由对新的社会阶层基本面向把握拓展至具体群体的深入研究,由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利益诉求等延伸到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等不同向度的讨论,由面上探讨统一战线如何作为的问题转向点上的关注等,为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徐敏
关键词:统战工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