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
- 作品数:144 被引量:352H指数:10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低剂量地西他滨序贯CAG方案治疗MDS-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低剂量地西他滨序贯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MDS-RAE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接受低剂量地西他滨序贯CAG方案治疗的36例MDSRAEB患者,纳入地西他滨序贯CAG组;同期将单用地西他滨治疗的M DS-RAEB 40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序贯CAG组总有效率(ORR)[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血液学改善(HI)]为83.3%(30/36),明显高于单用地西他滨ORR 62.5%(25/40)(P=0.043),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别。地西他滨序贯CAG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3度以上的血细胞减少和感染,在治疗早期(第1-2疗程)比较常见,治疗有效后上述不良反应逐渐减少,其他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少见。结论:地西他滨序贯CAG方案治疗MDS-RAEB比单用地西他滨疗效更确切,此方案对不适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可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王萌韩好好郭荣刘延方姜中兴孙慧
- 关键词:地西他滨CAG方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多种细胞因子组合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在无血清、无基质条件下对脐血干 /祖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SCF、Flk2 /Flt3配体 (FL)、TPO、IL 6及IL 6受体的可溶性形式 (sIL 6R)进行不同组合扩增脐血CD3 4 + 细胞。结果 ①SCF +FL + / -TPO组合能有效快速扩增脐血CD3 4 + 、CD3 4 + Thy 1+ 、CD3 4 + CD3 3 + 及长期培养启始细胞 (LTC IC) ;②该组合同时加入IL 6及sIL 6R后 ,脐血干 /祖细胞显著增殖 ;单独加入IL 6(不含sIL 6R )时 ,早期CD3 4 + 细胞和LTC IC含量无明显增加 ,而且CFU Mix、BFU E的扩增不如CFU GM明显 ;③通过细胞凋亡早期膜变化标记FITC An nexin Ⅴ检测细胞凋亡率 ,加入Flt3L和 /或IL 6+sIL 6R后Annexin Ⅴ阳性细胞由 15 2 %~ 19 1%降至 2 8%~ 3 5%。结论 在SCF +TPO +Flt3L +IL 6+sIL 6R组合的无基质、无血清悬浮体系中 ,脐血既能产生大量定向祖细胞 ,又能保持一定数量的早期造血细胞 。
- 郭荣杜欣陈波斌邹萍
- 关键词:细胞因子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IL-6受体
- 抗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转录激活因子核糖核酸酶P的切割活性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抗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分子转录激活因子(CⅡTA)核糖核酸酶P(RNaseP)抑制肝细胞表面MHC Ⅱ分子的表达。方法 M1—RNA是RNaseP的催化活性单位,设计并克隆针对C Ⅱ TA第629位点的M1-RNA(M1—629—GS)及其对应的C Ⅱ TA靶序列,分别插入腺相关病毒载体psNAV(psNAV—M1—629-GS)及pGEM—7zf(+)载体(pGEM—629),进行体外转录和切割反应鉴定其活性。通过纳米载体介导psNAV—M1—629—GS稳定转染人胎肝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HC Ⅱ类抗原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ⅡTA mRNA水平。结果 M1—629—GS与pGEM—800体外切割产物电泳见预期切割条带(553 nt和176 nt)。psNAV—M1—629—GS^+肝细胞表面人白细胞抗原(HLA)—DR、DP、DQ的诱导型表达分别为(1.01±0.51)%、(4.37±1.28)%、(1.98±0.42)%,对照组psNAV-M1—452-GS^+分别为(10.81±3.09)%、(40.12±2.60)%、(5.71±0.11)%,两组比较分别下调90.65%、89.11%及65.32%;psNAV—M1-629一GS^+克隆诱导型CⅡTA mRNA与β-actin比值为0.94±0.25,空载体组比值为2.30±0.49,M1—629—GS可明显下调C Ⅱ TA mRNA含量(t=5.56,P<0.01)。结论 抗C Ⅱ TA RNasep-M1—629—GS可发展为新一代抗肝移植排斥的核酸药物。
- 郭荣邹萍吴树山曹谊林陆华中范华骅高峰
-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类组织相容性抗原排斥反应流式细胞术
- 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cr/abl m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构建一个含M1RNA、具有特异性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ML)细胞融合基因bcr/ablmRNA的真核表达载体 ,以用于CML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法 以pTK117为模板 ,通过PCR方法合成一个带有导引序列 (GS)的M1RNA ,再将PCR产物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NAV 1上 ,得到重组质粒pAVGS4,转化大肠埃希菌JM 10 9,以碱裂解法小量抽提 ,酶切电泳鉴定 ,并测序鉴定。结果 以EcoRⅠ和SalⅠ酶切、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在 5 0 0和 65 0 0bp附近各有一条明亮的条带。应用PCR方法测序的结果与模板序列一致。 结论 构建的 pNAV 1经酶切和测序鉴定 ,与目标序列一致 ,含有核酶、具有抗bcr/ablmRNA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
- 陈波斌林果为郭荣陆华中范华骅肖娟高跞高峰
- 关键词:BCR/ABLMRN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核酶真核表达载体
-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相关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国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尚无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报道,有待于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本文报告1例3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CR2)患者,在无关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53d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HPS)。同时对国外相关文献14例复习。结果:患者移植后+28d合并轻度出血性膀胱炎,经碱化、输注丙球及抗感染处理后加重,最后给予赛美维抗CMV病毒治疗后缓解。患者移植后45d出现CMV抗原血症,随后高热、脾大及血象三系减低,经骨穿确诊为HPS。经丙球输注、赛美维抗CMV病毒治疗后仍然加重,于移植后90d死亡。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持续发热、进行性血细胞减少及高铁蛋白血症,应行骨穿排除HPS可能。
- 郭荣杜欣翁建宇陆泽生邓程新罗成伟
- 关键词:嗜血细胞综合征巨细胞病毒造血干细胞移植
- 小干扰RNA对大鼠心房超快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对大鼠心房超快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Ikur)的影响。方法体外转录法合成针对大鼠心房肌细胞Ikur通道的siRNA,将原代培养的心房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阴性siRNA对照组、siRNA序列1组、siRNA序列2组、siRNA序列3组及胺碘酮组。空白对照组加入DMEM/F12培养基,阴性siRNA对照组、siRNA序列1组、siRNA序列2组及siRNA序列3组分别转染终浓度为20 nmol/L的阴性对照siRNA、siRNA序列1、siRNA序列2及siRNA序列3,胺碘酮组加入终浓度为3μmol/L的胺碘酮,6 h后各组加入10%的胎牛血清继续培养,48 h后以膜片钳记录Ikur电流。结果阴性siRNA对照组及胺碘酮组的Ikur峰值电流密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RNA各组均可使Ikur峰值电流密度显著降低(P<0.05),以siRNA序列1组最明显。针对大鼠心房肌细胞Ikur基因编码区起始位点453的siRNA对该通道有最佳的抑制作用。结论 siRNA可高效抑制Ikur,有可能作为治疗心房颤动的潜在手段。
- 何飞王佳佳郭荣梁莹
- 关键词:小干扰RNA膜片钳钾通道
- MHCⅡ类分子转录激活因子锤头状核酶的生物学活性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MHCⅡ类分子转录激活因子(CⅡTA)锤头状核酶抑制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方法设计并克隆针对CⅡTA第464位点的锤头状核酶(Rz464)及其相应的CⅡTA靶基因,分别插入pGEM-T载体,进行细胞外切割活性鉴定,进一步将Rz464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pIRES2-EGFP-Rz464,pRz464),并稳定转染Raji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典的MHCⅡ(HLA-DR-、DP-、DQ)类抗原表达,RT-PCR分析CⅡTA mRNA水平。结果细胞外活性鉴定表明,Rz464具有明显的切割活性。细胞内切割实验显示:pRz464阳性Raji细胞表面HLA-DR、DP、DQ抗原表达分别降低了75.93%、64.14%、78.32%;同时CⅡTA的mRNA含量降低(P<0.05)。结论抗CⅡTA锤头状核酶Rz464可有效抑制MHCⅡ类抗原的表达。
- 郭荣蒋海玉张敏邹萍杜欣陆泽生林伟黄梓伦
- 关键词:核酶基因疗法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SXL1基因突变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ASXL1基因突变(ASXL1^(+))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47例初诊为MDS患者进行二代测序技术检测22种基因突变情况。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化疗组和移植组,比较两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差异,并对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5例(30.36%)患者检测到ASXL1^(+),中位突变比例为42.93(18.10,58.39)%。其中10例接受支持治疗,43例接受化疗,22例接受allo-HSCT,移植组2年OS及PFS率较化疗组显著增加(P<0.05);移植组ASXL1低突变负荷组(VAF≤42.93%)2年OS率较ASXL1高突变负荷(VAF>42.93%)组显著增加(P<0.05)。在ASXL1^(+)患者接受allo-HSCT的背景下,RUNX1基因突变(RUNX1^(+))或U2AF1基因突变(U2AF1^(+))患者的2年OS率及PFS率显著减低(P<0.05)。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XL1高突变负荷、U2AF1^(+)是影响移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U2AF1^(+)是移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llo-HSCT显著改善了ASXL1^(+)MDS患者的预后,ASXL1高突变负荷、U2AF1^(+)是影响移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玉培谢新生石雅洁曹伟杰郭荣万鼎铭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CCR7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趋化因子受体-7(CC-chemokine receptor 7 CCR7)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1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年龄≥12岁)骨髓白血病细胞CCR7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与年龄、性别、诊断分型、外周血WBC数、骨髓原始幼稚细胞比例、CD56表达、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危险度分层、髓外浸润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CCR7^+者7例(36.8%),5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CCR7^+者5例(9.6%),在ALL中CCR7^+率明显高于AML中(P<0.05),在ALL中CCR7^+组髓外浸润发生率明显高于CCR7-组(100%vs 41.7%)(P<0.05),ALL伴有髓外浸润组CCR7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高于无髓外浸润组(50.00±10.42 vs 18.14±1.39)(P<0.05)。结论:CCR7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增加,在ALL中阳性率高于AML中,并与ALL髓外浸润相关。
- 李帅全郭荣甘思林姜中兴岳保红马杰刘延方谢新生孙慧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趋化因子受体CCR7髓外浸润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被引量:2
- 2008年
- 随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开展,移植相关并发症越来越成为突出的问题,但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国内少有报道。我们对95例allo—HSCT后7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吴穗晶杜欣翁建宇郭荣陆泽生罗成伟凌伟邓程新林伟黄梓伦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相关并发症HS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