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蕾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制剂
  • 2篇中枢神经
  • 1篇代谢
  • 1篇调节剂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素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物
  • 1篇药学
  • 1篇抑制剂
  • 1篇色胺
  • 1篇神经系

机构

  • 6篇新乡医学院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6篇王蕾
  • 2篇朱巧庆
  • 1篇李德宇
  • 1篇刘振岭
  • 1篇石如玲
  • 1篇关慧灵
  • 1篇闫福林
  • 1篇陈文浩
  • 1篇齐伟
  • 1篇尹卫平
  • 1篇白素平
  • 1篇祝振富
  • 1篇王改平

传媒

  • 4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3
  • 1篇199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抗癌制剂β-环糊精苯甲醛包合含量的测定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应用一般化学分析法,对合成的抗癌制剂β-环糊精苯甲醛(简称β-CDBA)的有关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分析的该包合物中苯甲醛(简称BA)含量及利用率。
王蕾尹卫平刘振岭齐伟
关键词:中药学抗癌制剂苯甲醛
短茎马■蒿化学成份研究
1997年
目的研究短茎马芙蒿的有效化学成份,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冷浸、革取及硅胶柱层析获得单体化合物,用波谱分析及与标准样品对照的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短茎马蒿中分离获得3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为:红景天甙(Ⅰ)、acteoside(Ⅱ)、β-胡萝卜甙(Ⅲ)。结论短茎马蒿中含有苯丙素我类化合物。
白素平王蕾闫福林祝振富王改平
关键词:红景天甙ACTEOSIDE抗肿瘤作用
噁唑酮金属配合物的研制
1996年
目的研制高效低毒的中枢种经系统调节剂,探索 唑酮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方法选择以扁桃酸为原料,采用苯回流带水进行酯化,再与硝酸胍缩合,然后与用氢氧化钠溶于乙醇中的金属盐配合的合成路线.结果经多步反应合成3种 唑酮的金属配合物,以待进行临床药理鉴定.结论此合成路线方法简便且收率高,为合成唑酮类化合物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王蕾石如玲朱巧庆陈文浩
关键词:金属配合物
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
1992年
自从1980年第一个口服有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巯甲丙脯酸应用于临床以来,ACEI 在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但由于巯甲丙脯酸有一定缺点,限制了它的使用。主要表现为:1.分子内含有巯基,产生一些副作用;2.作用持续时间短;3.
关慧灵王蕾
关键词:雷米普利ACEI
5—羟色胺及5—羟色胺类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1993年
5-羟色胺(5-HT)是本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由Eispamer和Rappoport等分别从胃肠道嗜铬细胞和血液凝固后血清中分离得到并定义的。5-HT是人体内分布最广泛的神经递质之一,无论是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还是在周围神经特别是在胃肠道和心脏的神经系统,对人体的生理功能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
王蕾李德宇
关键词:血清素代谢药理学
Pemoline工艺路线的探讨
1996年
以扁桃酸为原料,采用苯回流带水进行酯化,再与硝酸胍缩合的方法合成了Pemoline,并通过改变不同的反应条件,找到最佳合成路线.该工艺操作简单,副产物少,总收率达47%,较文献收率提高15%~20%.
王蕾朱巧庆陈文浩
关键词:PEMOLINE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