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城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隧道
  • 2篇拱顶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时间序列模型
  • 1篇隧道工
  • 1篇隧道工程
  • 1篇隧道拱顶
  • 1篇隧道监控
  • 1篇新奥法
  • 1篇量测
  • 1篇量测数据
  • 1篇拱顶沉降
  • 1篇核心筒
  • 1篇ANSYS
  • 1篇层数
  • 1篇超高层
  • 1篇沉降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篇梁城
  • 2篇何亚伯
  • 1篇陈保勋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土工基础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核心筒超前施工层数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确定超前施工层数方法的研究还比较少,现行规范中没充分考虑各种墙肢之间连接,因此规定的长度系数取值往往偏大,以至于确定的超前施工层数偏低.基于安全与经济两方面的考虑,从《高规》附录D的规定出发,根据实际的结构和荷载特点,运用ANSYS软件对超前施工核心筒进行屈曲模拟分析,根据数值模拟结果重新计算考虑墙肢实际支撑条件后的计算长度系数,运用得到的实际计算长度系数,根据规范计算出等效竖向均布荷载,与有限元模型根据实际荷载计算得到的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进行比较,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增加或减少超前施工层数进行试算,比较分析考虑墙肢实际支撑条件前后核心筒墙肢的稳定性,最终得到最大超前施工层数.以武汉中心核心筒超前施工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述的比较方法是可行有效的,能得到既安全又经济的最优超前施工层数.
陈保勋何亚伯梁城
关键词:超高层核心筒ANSYS
非等距时间序列模型在隧道拱顶位移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4年
结合实际工程中非等距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将隧道围岩位移分解为趋势项位移及平稳随机项位移,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隧道围岩位移预测模型。采用3次样条函数插值法对非等距时序进行数据处理,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GM(1,1)灰色模型和自回归模型对趋势项位移和平稳随机项位移进行提取及预测,将计算得到的各项位移预测值叠加得到总位移预测值。以华蓥山隧道为例,分析对比实测与预测位移–时间曲线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显示此模型能较好地体现拱顶下沉位移的发展变化趋势,说明所建非等距非平稳时间序列分解模型效果较好,在实际隧道工程的围岩位移预测中是有效、可行的。
何亚伯梁城
关键词:隧道工程时间序列
隧道监控量测数据的回归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以丹土一级公路03A标伍家岭隧道拱顶沉降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数学方法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该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后期设计修改与施工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以后隧道的设计、施工积累经验。
王元柱梁城
关键词:隧道新奥法拱顶沉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