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坤秀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艺术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电影
  • 2篇电影作品
  • 1篇导演
  • 1篇新语
  • 1篇生命
  • 1篇世说新语
  • 1篇视觉
  • 1篇视觉空间
  • 1篇魏晋
  • 1篇昆汀·塔伦蒂...
  • 1篇贾樟柯
  • 1篇《世说新语》
  • 1篇悲剧
  • 1篇悲剧审美

机构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张坤秀

传媒

  • 1篇作家
  • 1篇电影文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贾樟柯电影作品的视觉空间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贾樟柯是第六代导演中的佼佼者,以《小武》《世界》等电影著称于世。与其他第六代导演相比,贾樟柯对电影的真实性更为重视。电影对于他来说,是其认识社会、感受人生的重要媒介,也是他关心底层民众、尊重世俗生活的载体。对于贾樟柯而言,为了更好地用摄影机表现现实世界,对物质世界进行还原并对人们的心灵世界进行挖掘,对于空间的处理是极为重要的。文章从暗示性、抒情性、"他者"性三方面,分析贾樟柯电影的空间特征。
张坤秀
关键词:贾樟柯电影视觉空间
《世说新语》的死亡意识探析
2015年
《世说新语》论述了魏晋人生活上人格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山水美的发现和晋人的艺术心灵,成为体现魏晋士族文人精神风貌和文化品位的重要媒介。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本文对《世说新语》中魏晋时期名士的行为习惯、审美观、人生观加以分析,针对《世说新语》中的死亡意识的表达及其形成原因进行评论与总结。
张坤秀
关键词:魏晋生命悲剧审美
昆汀·塔伦蒂诺的反类型表达研究
电影的创作者在娱人的同时接受反馈的信息,在以后的创作中逐步改进,这种互动的机制下产生了现代电影中的两大分野。分别是“艺术电影”和“类型电影”。然而艺术电影叫好不叫座,商业电影叫座不叫好。导演们便选择折中道路,来面对艺术工...
张坤秀
关键词:电影作品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