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 6N01-7N01铝合金T型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6N01和7N01铝合金是高铁列车车体上大量使用的2种重要的轻量化结构材料.本文利用EBSD、光学显微镜、维氏硬度测试和加速腐蚀实验研究了典型6N01-7N01铝合金T型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硬度分布和腐蚀特性.结果表明: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的晶粒组织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焊缝组织为等轴晶,熔合区组织为等轴晶和柱状晶.靠近焊缝处的6N01合金存在部分晶粒异常长大现象,而7N01合金仅发生了回复和部分再结晶.6N01合金一侧的热影响区会出现硬度比焊缝更低的硬度谷,即软化区,这是由析出相受焊接热的影响发生明显的粗化导致的.经腐蚀实验后,焊缝的硬度显著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为焊接接头腐蚀最严重的区域.
- 孟立春刘春辉赖玉香刘力梅陈江华
- 关键词:铝合金晶粒
- 形变时效组合工艺与Al-1.0Mg-0.5Si-0.8Cu合金腐蚀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关系
- 2019年
- 采用硬度测试、晶间腐蚀实验、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和TEM表征等手段,选取自然时效、欠人工时效和峰值人工时效3种预时效系统研究了预时效对形变时效组合工艺制备的Al-Mg-Si-Cu合金抗腐蚀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时效可以调控合金的硬度和抗腐蚀性能,3种预时效处理中峰值人工时效预处理使合金获得了硬度(159 HV)和抗腐蚀性能(最大晶间腐蚀深度为55μm,应力腐蚀敏感指数I_δ为8.3%)的最优结合.TEM结果显示,冷轧引入的高密度位错有效提高了合金的硬度;晶内析出大量纳米级富Cu的板条状Q"相或弯曲连续状析出相,消除了晶界析出相的形成,并大大降低了基体与PFZ之间的电位差,因此显著提高了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自然时效、欠人工时效和峰值人工时效预处理的合金晶内析出程度依次增大,基体与PFZ之间的电位差依次减小,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依次升高.
- 陈江华邓东慧赖玉香刘力梅
- 关键词:AL-MG-SI-CU合金形变时效位错
- 一种同时提高铝合金电导率和强度的热加工方法
- 本发明属于金属及合金的制备和热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同时提高铝合金电导率和强度的热加工方法。该方法先将铝合金进行铸造形成铸锭、再将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和热变形处理后形成板材;将所述热变形处理之后的板材依次进行固溶和淬火处...
- 陈江华刘春辉陈敬刘力梅伍翠兰
- 文献传递
- 预变形对Al-Mg-Si-Cu合金时效硬化和显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5年
- 采用显微硬度测试、拉伸实验、EBSD和TEM等检测手段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对形变和时效结合制备的Al-Mg-Si-Cu合金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轧制态合金的硬度会逐渐增加,后续时效过程中形变合金均能进一步强化但时效硬化能力逐渐下降;晶粒沿着轧制方向逐渐被拉长为层状结构,形成大量亚晶界.变形量小时,合金内位错密度随着形变量的增加而增加;变形量较大时,位错发生缠结并形成亚晶.形变导致的位错组态变化显著影响合金的析出特性,析出相逐渐从离散分布演变为连续分布,连续分布的析出相是溶质原子析出与缺陷退化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调整形变量和时效工艺有助于制备强度和塑性结合良好的铝合金.
- 顾媛陈江华刘春辉朱东晖刘力梅陶冠辉
- 关键词:时效位错析出相
- 形变时效工艺对Al-Mg-Si-Cu合金抗腐蚀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
- 制备良好综合性能的Al-Mg-Si-Cu 合金是目前研究的热门。提高材料的抗局部腐蚀性能而不降低材料的强度和保持良好的延伸率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文采用的研究手段主要包括:显微硬度测试,拉伸测试,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
- 刘力梅陈江华
- 关键词:AL-MG-SI-CU合金形变时效
- 形变时效对Al-Mg-Si-Cu合金显微结构与局部腐蚀行为的影响
- Al-Mg-Si-(Cu)合金由于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比如质量轻、可热处理强化、塑性好、加工成型性能优良以及焊接性能好等,而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Al-Mg-Si-Cu合金的强度比Al-Mg-Si合金的更高。当Cu元...
- 刘力梅
- 关键词:析出相晶界冷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