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钙化
  • 1篇多普勒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钙化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支架置入
  • 1篇支架置入术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术
  • 1篇置入术后
  • 1篇肾透析
  • 1篇术后
  • 1篇透析患者
  • 1篇内支架
  • 1篇内支架置入

机构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2篇孙晖
  • 1篇江时森
  • 1篇王立军
  • 1篇蒋建红
  • 1篇邹莺
  • 1篇杨斌
  • 1篇宫剑滨
  • 1篇彭永平
  • 1篇李娟
  • 1篇李明霞
  • 1篇戴云
  • 1篇王晓春
  • 1篇王泓
  • 1篇刘保军

传媒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左室局部功能与组织灌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 (PW -DTI)技术检测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早期左室局部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32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分别在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前1~3d ,术后7d、30d检测12节段的局部心肌运动速度 ,比较置入支架后冠脉的对应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 (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 (Am)及Em/Am在术前、术后的变化 ,以差值>20%为有意义的变化。结果大多数对应节段的Sm在术后7d,Em在术后30d较术前显著增高 (P<0.05)。在总计164个对应节段中 ,Sm、Em、Am增高的节段数于术后7d分别为84(51% )、48(29% )、31(19 % ) ,于术后30d分别为100(61% )、93(57 % )、29(18% )。结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早期心肌局部收缩、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改善 ,且收缩功能改善早于舒张功能。PW -DTI技术是一种无创评价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早期疗效的有效方法。
蒋建红宫剑滨江时森孙晖王立军彭永平邹莺刘保军
关键词:组织多普勒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心脏瓣膜钙化对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研究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情况,探讨瓣膜钙化对冠状动脉钙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69例慢性肾病V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并用多层螺旋CT扫描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按照冠状动脉钙化积分11~100、101~400和≥400将患者分为3个危险等级;并根据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无瓣膜钙化组、主动脉瓣钙化组、二尖瓣钙化组以及主动脉瓣、二尖瓣同时钙化组。Logistic回归分析瓣膜钙化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危险分级之间的比值比。结果受检的169例血液透析患者中88例(52.07%)患者存在瓣膜钙化。当患者出现主动脉瓣钙化时,冠状动脉钙化积分≥400的比值比为4.61,95%可信区间为1.22~17.4(P=0.02),出现二尖瓣钙化时,冠脉钙化积分≥400的比值比为5.31,95%的可信区间为1.37~20.5(P=0.01),当出现主动脉瓣、二尖瓣同时钙化时,冠状动脉钙化积分≥400的比值比为16.94,95%可信区间为5.16~55.58(P=0.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与冠状动脉钙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超声心动图评价瓣膜钙化可以预测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出现及危险分级。
李明霞杨斌李娟戴云王晓春孙晖王泓
关键词:肾透析心脏瓣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