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

作品数:9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转子
  • 2篇控制器
  • 2篇颤振
  • 2篇齿轮
  • 1篇低速冲击
  • 1篇电机
  • 1篇动力学
  • 1篇用户
  • 1篇用户界面
  • 1篇油膜
  • 1篇油膜力
  • 1篇振动
  • 1篇阵风载荷
  • 1篇阵风载荷减缓
  • 1篇正弦函数
  • 1篇数控
  • 1篇数控加工
  • 1篇通信
  • 1篇通信研究
  • 1篇图形用户

机构

  • 8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教育部
  • 1篇航天科工空间...

作者

  • 9篇李明
  • 3篇于明礼
  • 2篇胡海岩
  • 1篇杨雪峰
  • 1篇周光明
  • 1篇王新峰
  • 1篇田威
  • 1篇游有鹏
  • 1篇孙涛
  • 1篇虞烈
  • 1篇李鹏程
  • 1篇吴侃

传媒

  • 2篇振动工程学报
  • 2篇机电工程
  • 1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材料工程
  • 1篇机械制造与自...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3
  • 2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5D机织复合材料冲击后剩余强度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主要对2.5D机织复合材料冲击后的剩余拉伸强度进行研究。采用落锤法预制冲击损伤,并进行剩余拉伸试验。用了基于层合板理论的软化夹杂法对冲击后试样进行刚度衰减的模拟,用有限元软件根据点应力破坏准则计算得到剩余强度,并与剩余拉伸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便于对比,对平面机织斜纹布铺设的层合板进行了同种计算和实验,得到了在相同冲击能量下2.5D机织复合材料剩余拉伸强度衰减比例小于层合材料的结论,证明2.5D机织复合材料由于Z方向经纱的存在因而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
李明周光明王新峰
关键词:低速冲击刚度衰减
基于Matlab GUI的超声电机控制系统串口通信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针对含超声电机的二元翼段颤振主动控制系统的状态响应以及各传感器信号反馈输入的监测与控制问题,对DSP的SCI模块和中断服务设置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RS-232通信协议和Matlab图形用户界面技术的串口通信数据监控界面。通过设置DSP控制器的SCI模块,把DSP控制器的SCI模块接口与PC机的串行口连接起来,成功地解决了控制系统中微处理器与PC间的通信问题,实现了DSP与PC之间数据的高速通信和信号的实时处理。利用二元翼段颤振主动控制系统对该界面进行了相关测试和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串口控制界面运行稳定,能够设置多种通信参数,通过与DSP系统SCI模块的数据通信能实时控制超声电机的启动与停止,包括控制律的切换以及快速准确地显示各传感器的振动波形响应曲线。
吴侃于明礼李明
关键词:超声电机颤振MATLAB图形用户界面串口通信
一种加加速度连续的加减速算法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为了对数控运动的高平稳加减速控制,通过分析比较传统加减速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加加速度连续的新型高平稳加减速算法。为发挥正弦加减速的高平稳优势,采用切比雪夫多项式逼近正弦函数,构造连续的加加速度方程,得到完整的加减速控制算法,具有加加速度连续的特点,运动平稳性优于S形加减速,计算复杂度优于正弦加减速。给出该算法与正弦加减速的对比仿真曲线以及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加减速控制仿真曲线,经验证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不同参数条件下实现平滑运动控制,并且计算简单、加减速效率更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李明游有鹏杨雪峰
关键词:数控加工正弦函数
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联轴器耦合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和分岔被引量:4
2002年
在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 ,建立了转子 -联轴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非线性油膜力则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 ,对联轴器耦合的刚性转子系统和柔性转子系统分别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平衡转子系统在平衡点失稳后 ,在一个较大的转速范围内存在着稳定的涡动轨迹 ,联轴器两侧转子的质量相差越大 ,则发生 Hopf分岔所对应的转速越高。对于不平衡转子系统 ,在同步涡动轨道失稳后 ,系统将产生准周期和倍周期等一系列的分岔现象 ,并且质量偏心的位置对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有影响。
李明虞烈
关键词:非线性油膜力稳定性分析分岔
二维翼段阵风载荷减缓主动控制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二维翼段阵风载荷减缓主动控制,设计了阵风发生器,以在垂直来流方向产生稳定的简谐流场。设计了次最优控制器,并考虑沉浮、俯仰方向的阻尼不确定因素以及超声电机建模时存在的误差,设计了H_∞控制器。数值仿真与风洞实验表明:两种控制器均能对二维翼段阵风载荷起到减缓的作用。通过对比两种控制器的阵风载荷减缓效率发现:虽然在数值仿真中次最优控制器比H_∞控制器具有更好的减缓效果,但风洞实验中H_∞控制器的减缓效果更好,且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更加吻合。
芮俊俊于明礼李明
关键词:阵风载荷减缓H∞控制器
完整约束下齿轮啮合转子系统的弯扭耦合振动稳态响应被引量:12
2003年
在不脱齿等基本假设下 ,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和轮齿的齿面方程 ,推导了齿轮形心的横向位移和齿轮扭转角之间的约束关系式。从 L agrange方程出发 ,同时考虑齿轮啮合和不平衡效应 ,建立了直齿齿轮啮合转子 -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分别在质量偏心和扭转激励作用下 ,分析了系统的弯扭耦合振动稳态响应。结果表明 :两者均会引起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 。
李明胡海岩
关键词:齿轮啮合转子系统弯扭耦合振动稳态响应
基于H_∞控制和μ控制的二元机翼颤振主动抑制分析
2017年
针对二元机翼颤振主动抑制问题,对二元翼段颤振控制律的设计以及风洞实验验证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基于Theodorsen非定常气动力理论建立了该翼段模型的运动状态方程。其次,基于鲁棒控制理论设计了H_∞控制器和μ控制器,分别与二元翼段气动弹性系统共同组成了机翼颤振主动控制系统。最后,采用数值仿真和风洞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H_∞控制器和μ控制器的颤振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H_∞控制器和μ控制器都能有效抑制颤振的发生,可将机翼颤振临界速度由15.45 m/s提高到27 m/s以上。且μ控制器在颤振主动抑制中的颤振抑制收敛时间更短,颤振抑制风速上限更高,具有更好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
李明于明礼芮俊俊
关键词:颤振鲁棒控制
齿轮传动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0
2002年
齿轮 -转子 -轴承系统是高速旋转机械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本文简要回顾了齿轮动力学建模和齿轮 -转子 -轴承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历史 ,重点评述了近 2 0年来齿轮 -转子 -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振动和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最后对一些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李明孙涛胡海岩
关键词:齿轮传动转子轴承动力学
一种动态的自适应前瞻嵌套规划算法
2023年
针对传统自适应前瞻规划算法在计算时需要将前瞻首末速度设置为固定值,且过渡衔接部分无法动态调整等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调整过渡部分的自适应前瞻嵌套规划算法。以给定误差为约束,建立拐角处圆弧转接模型。基于线性加减速模型,将自适应前瞻分段与嵌套衔接的最佳角度定为自适应前瞻分段角度,并限制自适应前瞻的末速度以实现嵌套规划。将动态调整引入前瞻规划中,动态调整过渡圆弧半径以实现全局最优。实验表明,通过动态的自适应前瞻嵌套规划算法,可以对路径进行有效规划,既提升了路径的最大允许速度、平均轮廓精度,又降低了加工耗时。
李明宇赵喜东刘峰李超田威李明李鹏程
关键词:插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