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丽萍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血液
  • 4篇置管
  • 4篇细胞
  • 4篇干预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中心静脉
  • 3篇外周
  • 3篇外周静脉
  • 3篇经外周静脉
  • 3篇静脉
  • 3篇干细胞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3篇PICC
  • 2篇心理
  • 2篇血液科
  • 2篇移植后

机构

  • 14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4篇林丽萍
  • 2篇李丽春
  • 1篇陈锦雪
  • 1篇郑桑萍
  • 1篇周勇

传媒

  • 2篇医疗装备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2篇世界睡眠医学...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科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医院收治的122例血液病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和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为(116. 79±6. 71) 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02. 11±5. 3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 645,P=0. 001);观察组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 56%)显著低于对照组(19.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血液科PICC患者,能延长置管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林丽萍林珠豆
关键词:PDCA循环血液科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置管时间并发症
舒适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白血病化疗的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医院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林丽萍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舒适护理满意度
综合性干预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应用综合性干预的作用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性干预应用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有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和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丽萍罗金华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综合性干预睡眠质量抑郁生命质量
化疗结束后输液港维护时间对导管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化疗结束后输液港维护时间对导管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维护输液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A组(1个月)、B组(2个月)、C组(3个月),各40例。在化疗疗程结束后对应1、2、3个月返院维护输液港,维护时间达6个月后评价导管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输液港导管通畅率为97.50%(39/40),B组患者液港导管通畅率为95.00%(38/40),C组患者液港导管通畅率为97.50%(39/40),3组肿瘤患者输液港导管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3,P>0.05)。A组患者输液港导管血栓率为25.00%(10/40),B组患者输液港导管血栓率为20.00%(8/40),C组患者输液港导管血栓率为25.00%(10/40),3组肿瘤患者输液港导管血栓形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导管相关感染、囊袋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规范导管维护的基础上,化疗结束后间隔3个月维护输液港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是最为优质的选择,值得进一步推广。
林丽萍赵海军林珠豆
关键词:化疗肿瘤患者并发症
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治疗的MHD合并高血压患者62例,其中31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另外31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包含舒张压和收缩压)。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88.42±6.79)mmHg和收缩压(122.72±8.45)mmHg低于对照组[(96.53±6.88)mmHg,(134.31±8.63)mmHg],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MHD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丽萍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舒张压收缩压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相关感染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置入PICC的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及满意度,并分析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性别、年龄、穿刺部位及疾病与PICC导管相关感染无显著相关性(P>0.05)。Hb<60 g/L及置管时间>180 d与PICC导管相关感染呈正相关(P<0.05),层级护理管理与PICC导管相关感染呈负相关(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能有效降低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李丽春林丽萍王白石
关键词: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感染
分析睡眠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睡眠干预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睡眠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躯体功能;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命质量调查表(FACT-BMT)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PPB评分、FACT-BM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综合睡眠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强躯体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林丽萍黄燕珍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睡眠干预睡眠质量躯体功能血液系统疾病
健康教育干预对提升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对提升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患者的生存质量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52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组采用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健康教育后焦虑自评SAS与抑郁自评SDS评分、健康教育掌握效果、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SAS、SDS评分在健康教育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干预,可缓解其焦虑、抑郁心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疾病治愈的信心,进而提高生存质量,获得较满意的健康教育体验,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价值。
陈锦雪林丽萍
关键词:健康教育干预
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在阿扎胞苷注射反应中的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预防阿扎胞苷皮下注射部位产生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经过阿扎胞苷注射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4例,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贴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连续干预7 d,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给药部位红斑、瘙痒、硬结、水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比较患者瘀斑大小、疼痛程度、依从性、周换药所需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给药部位的红斑、瘙痒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瘀斑大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部位硬结、水疱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给药部位疼痛程度为无痛的例数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周换药所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预防阿扎胞苷皮下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有积极作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皮下出血的并发症,能改善患者依从性,提高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临床推广意义。
林珠豆周勇林丽萍
关键词: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用药疼痛
心理护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心理状态和移植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移植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34例,为所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分析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移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干预后心理健康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干预后焦虑及抑郁例数比干预前要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移植后生存质量为(51.70±7.26)分,患者抑制前的生存质量评分为(38.21±6.23)分,患者移植后生活质量情况比移植前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情况,并且提高患者移植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林丽萍
关键词:心理护理造血干细胞移植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