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宇东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地震
  • 3篇地壳
  • 3篇地震测深
  • 3篇横波
  • 3篇横波地震
  • 3篇测深
  • 2篇地壳速度
  • 2篇地壳速度结构
  • 2篇断层
  • 2篇深地震
  • 2篇深地震测深
  • 2篇浅层
  • 1篇地壳成分
  • 1篇地壳厚度
  • 1篇地壳结构
  • 1篇地壳结构特征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物理场
  • 1篇地震带
  • 1篇地震反射

机构

  • 1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1篇杨宇东
  • 5篇何银娟
  • 5篇酆少英
  • 4篇赵成彬
  • 4篇宋向辉
  • 3篇王帅军
  • 3篇孙一男
  • 2篇李稳
  • 2篇刘保金
  • 2篇姬计法
  • 2篇田晓峰
  • 2篇臧怡然
  • 1篇王夫运
  • 1篇段玉玲
  • 1篇王宏伟
  • 1篇刘明军
  • 1篇袁洪克
  • 1篇谭雅丽
  • 1篇郭新景
  • 1篇刘宝峰

传媒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矢量分解原理的叠前地震数据去噪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矢量分解原理的叠前地震数据去噪方法,用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等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噪声与有效信号在传播方向上的差异进行不规则时窗振...
李稳刘保金酆少英莘海亮何银娟李倩秦晶晶田一鸣邓小娟谭雅丽花鑫升郭新景王宏伟姬计法袁洪克石金虎徐勇杨宇东
文献传递
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的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许多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分析方法得到了发展。本文总结了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PEER)中心所应用的方法。工作分4个阶段:危险性分析、结构分析、损伤分析和损失分析。在危险性分析中,在设施现场评估地震危险性,得到样品地震动时程,其强度量度(IM)适合不同的危险性水平。在结构分析阶段,进行非线性时程结构分析,计算给定强度量度的地震动的设施的响应,如漂移、加速度,地面破坏或其他工程需求参数(EDP)。在第三阶段,损伤分析阶段,这些工程需求参数与构件易损性函数一起使用,以确定对设施构件的损伤程度(DM)。最后,根据给出的损伤程度,评估维修工作,以确定维修成本、可操作性、修复持续时间和潜在的伤亡。这些性能的量度被称为决策变量(DV),因为它们可以用来通知利益相关者决定未来的业绩。每个关系,从位置和设计到强度量度,强度量度到工程需求参数,工程需求参数到损伤程度,损伤程度到决策变量,都涉及不确定性和处理概率问题。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目前正在6个真实的设施上面使用并说明其方法,称为试验台,每一个设施都探索了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PBEE)的不同方面。
Keith A.Porter杨宇东
关键词:风险分析不确定性危险性分析
滇南及临近地区基底结构——镇康—泸西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被引量:10
2015年
位于南北地震带南段的云南地区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区地震活动频繁,展开对该区的探测与研究对人们认识地震孕震背景及板块相互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南段"行业专项的支持下,2011年底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滇南沿镇康—泸西一线布设一条近东西向的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该探测剖面跨越三江褶皱系、扬子地台、华南地块等多个地质构造单元,同时穿越南汀河断裂、澜沧江断裂、红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等多个重要断裂带.探测剖面长600km,沿线共布设11个炮点和400余台三分量地震数字仪进行爆破和接收.本文利用有限差分和时间项方法对沿线11炮初至波资料进行了计算处理,获取了探测剖面的基底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沿线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基底界面形态起伏变化剧烈,其深度在1.0~7.0km范围内变化,速度横向不均匀性明显.在测线西端地表速度约4.6km·s^-1,基底深度较浅,起伏变化不大;地表速度在三江褶皱系下降至4.3km·s^-1,而基底埋深达7.0km左右.在扬子地台基底埋深有一个缓慢的变浅,基底深度约5.0km,地表速度约4.5km·s^-1.测线在东端进入华南块体,基底深度迅速变浅,甚至出露于地表,地表速度增至约5.2km·s^-1.在速度等值线变化剧烈的地方与该区分布的断裂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在红河断裂带两侧速度等值线及界面形态变化剧烈,该特征在首波的记录截面图上也能清晰的体现.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强震发生背景及深部动力学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潘素珍王夫运段永红邓晓果宋向辉段玉玲孙一男张彩军杨宇东臧怡然
关键词:有限差分方法红河断裂带
深地震测深揭示的济阳坳陷地壳结构特征被引量:2
2017年
对穿过济阳坳陷的3条深地震测深剖面进行解释、对比分析显示,济阳坳陷地壳结构分为上、中、下3层,莫霍面深度在31km左右,区域起伏变化不大,深浅部构造呈镜像对称关系。济阳坳陷内中地壳存在低速体发育,为其顶面滑脱层的发育以及滑脱构造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也导致上下地壳厚度的横向变化存在差异。惠民凹陷下方P_m震相之前出现P_4震相表明,其莫霍面以壳幔过渡带形式存在;东营凹陷下方P_m震相尖锐,其莫霍面则表现为一级间断面性质,体现了不同凹陷深部壳幔作用的差异。结论表明,济阳坳陷地壳结构具有典型的华北地区地壳结构特征,上下地壳厚度横向变化差异与滑脱构造密切相关,而莫霍面性质差异与深部软流圈上涌以及下地壳小规模拆沉有关。
宋向辉王帅军马策军孙一男杨宇东臧怡然
关键词:深地震测深地壳结构
岫岩陨石撞击坑的速度结构和抗震性能分析
2015年
岫岩陨石撞击坑位于辽东半岛北部低山丘陵地区,直径1.8km,保存完好。由于陨石的撞击和此后的沉积作用在坑内形成了特殊的地貌、地质和地球物理环境,使坑内与坑外的介质在速度方面存在差异,尤其是湖相沉积的软弱淤泥层使得坑底上建造的房屋就像躺在一张巨大的海绵垫上一样,使人们常常感到有微震发生,表明坑底的软弱地层对地面的震动产生了放大作用,严重地影响了地基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到地面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本文采用高分辨折射探测方法,获得了陨石坑内的速度结构和软弱地层的分布,分析了陨石坑地基的抗震性能,为坑内地基和地面建筑物的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左莹赵成彬刘明军杨宇东季通宇
关键词:地球物理场层析成像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P波速度结构及其对地壳变形研究的启示被引量:9
2019年
青藏高原东北缘同鄂尔多斯块体及阿拉善块体过渡地区,也是南北地震带的北段;该区地震活动水平较高,是发生强震危险性较大的地区.鉴于该区特殊的构造环境和深部构造背景,本研究利用两条"十字交叉"的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进行相互约束,以更为精确地获得研究区各个块体及其耦合部位的深、浅部地壳速度结构特征,进而探讨历史强震区的深部孕震构造环境.文章对两条剖面获得的P波数据进行了资料处理和解释,采用地震射线走时正演构建了沿两条剖面的二维地壳速度结构模型.结果显示:两条剖面所穿过的不同块体速度结构、地壳内部界面形态及地壳厚度等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沿兰州-惠安堡-榆林地震测深剖面(L1)的地壳厚度由鄂尔多斯块体西缘的43.0km向西加深至祁连块体的55.9km.同时,鄂尔多斯块体速度等值线横向变化平缓,地壳平均速度为6.30km s^(-1);而祁连块体和弧形构造区壳内结构变化较为剧烈,壳内平均速度低于鄂尔多斯块体0.10km s^(-1)左右.此外,祁连块体与弧形构造区上地壳存在不连续低速层(LVZ1和LVZ2),低于周围介质速度0.10~0.20km s^(-1);鄂尔多斯块体在L2(铜川-惠安堡-阿拉善左旗地震测深剖面)和L1剖面上平均地壳厚度基本一致,均在43.0km左右起伏变化,但沿L1剖面壳内界面、速度等值线平缓,显示稳定的克拉通式地壳结构特征,而沿L2剖面壳内速度等值线变化紊乱,显示鄂尔多斯块体壳内结构具有显著区域差异.贺兰山造山带和银川盆地地壳结构呈现"隆凹"起伏变化,表现出局部挤压变形特征,且在贺兰山中-下地壳存在高低速相间的低速层,低于周围介质速度0.15~0.25km s^(-1).阿拉善块体地壳厚度为49.0km左右,该块体上、中-下地壳层内速度等值线起伏形态差异较大.沿L1、L2地震测深剖面获得的复杂地壳速度结构特征揭示了不同地块的结构差异、相
王帅军刘保金田晓峰刘宝峰宋向辉邓晓果孙一男马策军杨宇东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地块地壳速度结构人工地震测深
城市浅层地震勘探过障碍变观设计
2017年
在城市浅层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中,地震测线经常会遇到河流、桥、交叉路口等地表障碍。为了尽量减小地表障碍造成的影响,需要对观测系统作变观设计。作者分析总结了城市浅层地震勘探中常见障碍以及过障碍变观模式,并开发了浅层地震过障碍变观设计软件,利用此软件可在采集现场快捷地进行过障碍变观。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有效减小了资料缺失造成的影响,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该软件能够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和设备条件在野外现场对观测系统进行灵活变观,设计出合理的过障碍观测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变观设计的效率。
何银娟姬计法酆少英李稳王瑞杨宇东季通宇
关键词:城市活断层探测
纵、横波地震反射方法在活动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正>活动断层探测工作不仅需要准确确定活动断层的位置,而且更重要的还要确定断层的上断点埋深和断层的最新活动年代,因此就要求获得的探测资料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由于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高、其波长长,因此,纵波地震勘探对地层的...
何银娟赵成彬酆少英杨宇东
纵、横波地震反射方法在活动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通过纵、横波探测试验可初步得出:纵波的探测深度大,但其分辨率要低于横波,纵波剖面所反映的浅部地层细节、断层上断点位置及其埋深不如横波;横波的探测深度浅,横波剖面对近地表地层的分层较为详细,其分辨率明显高于纵波剖面,由其确...
何银娟赵成彬酆少英杨宇东
关键词:活动断层
文献传递
基于深地震测深的深部动力学研究方法和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深地震测深是探测壳幔岩石圈精细速度结构、探讨岩石圈变形和演化过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青藏高原隆升、克拉通裂解等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地震测深方法与深部动力学研究的结合尚处于现象描述为主的状态。因此,本文对前人利用深地震测深资料进行深部动力学研究的相关方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宽角反射/折射地震震相特征具有明显的动力学响应,是进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通过速度结构对比可以确定不同地壳速度结构模型所对应的构造单元及其演化过程,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等参数可以用于地壳变形模式的讨论,壳内高速和低速异常体反映了不同动力学过程对地壳的改造;人工地震S波资料与Pn波速度可以用于壳幔各向异性的研究,为动力学演化过程研究提供独立的观测证据;运用现代构造解析方法可以构建不同的地壳结构—动力型式,进而通过壳幔结构的解构恢复岩石圈演化过程;此外,地震测深资料可以约束地壳成分结构,为动力学数值模拟提供岩石流变参数等资料。本文对于充分挖掘深地震测深资料在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至关重要,对于加强地震测深同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宋向辉宋向辉田晓峰刘少峰王帅军
关键词:深地震测深震相分析地壳速度结构地震各向异性地壳成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