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光旭

作品数:10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养分
  • 5篇坡地
  • 4篇坡面
  • 4篇黄土坡地
  • 3篇氮磷
  • 3篇氮磷流失
  • 3篇地表
  • 3篇地表径流
  • 3篇磷流失
  • 3篇径流
  • 3篇降雨
  • 2篇地表糙度
  • 2篇地形
  • 2篇地形模型
  • 2篇养分流
  • 2篇养分流失
  • 2篇养分迁移
  • 2篇植被
  • 2篇水土
  • 2篇水文

机构

  • 10篇西安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0篇赵光旭
  • 9篇王全九
  • 5篇柴晶
  • 5篇张鹏宇
  • 5篇刘艳丽
  • 4篇杨婷
  • 1篇苏李君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坡坡长变化对坡地风沙土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通过野外水流冲刷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坡长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上方来水流量一定时,坡长越长,其坡面入渗量越大,径流量越小,且存在一个临界坡长,使得径流量和入渗量相当,累计径流量与坡长是负线性关系。随着坡长增加,产沙量增大,单位坡长的泥沙流失量在各坡长条件下差异并不显著(P>0.05)。累计泥沙量随着坡长增大而增大;幂函数比指数函数能更好的描述硝态氮和水溶性磷浓度变化过程;泥沙中硝态氮和有效磷的含量整体上随时间呈减小趋势。坡长越长,其养分富集率越大;随着坡长增大,存在一个临界坡长使得养分流失总量最大;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分布随着深度增大呈现出峰值特征,但是峰值存在的深度不同。土壤剖面有效磷主要积聚表层5cm以上,5cm以下有效磷含量极低。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分析坡长对水土养分流失的影响具有参考价值。
赵光旭王全九张鹏宇刘艳丽柴晶
关键词:坡长养分迁移黄土坡地
自然条件下土壤沉降量与土壤容重、地表糙度间的变化关系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研究自然条件下土壤沉降量与土壤容重、地表糙度间的变化关系。通过钢尺法、环刀法、链条法测定了自然条件下不同质地的土壤在平翻耕和垄作条件下的土壤沉降量、土壤容重、地表糙度,分析了土壤沉降量、土壤容重、地表糙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土壤沉降量与土壤容重、地表糙度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降雨动能的条件下,土壤的沉降量随降雨动能的累计总体呈减小的趋势,且垄作措施下土壤的沉降量均不小于平翻耕措施下的土壤沉降量;(2)翻耕后的土壤的容重随时间变化呈先增大后趋于原状土容重的变化趋势;(3)垄作条件下的地表糙度总体呈减小趋势,且壤土的地表糙度始终大于砂土的地表糙度;(4)土壤的沉降量与容重的变化量间存在较好的指数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均高于0.9;土壤的沉降量与地表糙度的变化量符合幂函数相关关系,其中砂土的地表糙度变化量与沉降量的相关性较壤土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和0.936。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预测自然条件下翻耕土壤的紧实程度,地表平整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柴晶王全九刘艳丽张鹏宇赵光旭
关键词:降雨沉降量容重地表糙度
不同条件下黄土坡地养分流失特征及数学模型
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水流冲刷试验,并结合理论推导建立模型,研究了黄土坡地水土养分流失机制。降雨试验主要研究了腐殖质层厚度对地表径流养分和水分的影响;水流冲刷试验主要研究了坡长、植被类型等因素对坡地水土养分...
赵光旭
关键词:黄土坡地养分流失地表径流植被过滤带
文献传递
坡面地表填洼量估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面地表填洼量估算方法,首先根据坡面地表坑洼形状,将凹凸不平的地表概化为规则的几何形状微地形地表模型,凹凸不平的地表概化而成的规则的几何形状微地形地表模型包括半圆形微地形模型、三角形微地形模型、梯形微地形...
王全九赵光旭杨婷
文献传递
植被类型对黄土坡地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被引量:34
2016年
植被类型影响黄土坡地径流、土壤侵蚀和和养分迁移过程。该研究通过野外水流冲刷试验,对比分析了6种植被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黄花拦蓄径流作用最为明显,而大豆最弱;产沙量随时间的变化会出现峰值特征,其中苜蓿控制土壤侵蚀作用要优于其他植被;径流中硝态氮和水溶性磷的浓度在放水初期随时间迅速衰减,而后趋于稳定,幂函数比指数函数能更好的描述径流中硝态氮和水溶性磷浓度变化过程;泥沙中的硝态氮含量随时间迅速衰减,而有效磷的含量则随着时间逐渐波动减小,二者的最高含量均发生在苜蓿地。养分的富集率与土壤侵蚀量成反比;径流硝态氮流失总量的大小关系为谷子>苜蓿>柠条>玉米>大豆>大黄花,水溶性磷流失总量的大小关系为谷子>玉米>柠条>大豆>大黄花>苜蓿,谷子、玉米、柠条、大豆、大黄花各自硝态氮和水溶性磷的流失总量基本相同(P>0.05);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随着深度增大呈现出峰值特征,且峰值存在的深度不同,土壤有效磷主要积聚在表层5 cm以上,5 cm以下含量极低。综上可知,野外草本植被在拦截径流、减少土壤侵蚀和控制养分流失方面要优于农田作物,在植被恢复中应广泛采用农地撂荒的方式进行恢复。
王全九赵光旭刘艳丽张鹏宇柴晶
关键词:植被水流冲刷水土流失黄土坡地
径流冲刷条件下坡地养分随地表径流迁移数学模型被引量:5
2016年
径流冲刷是土壤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了模拟径流冲刷作用对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依据饱和土壤条件下有效混合深度概念,建立了径流冲刷条件下坡面土壤养分向地表径流传递的有效混合深度模型。利用试验数据对模型径流养分质量浓度变化过程的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不完全混合模型在模拟径流养分质量浓度随放水时间的变化方面效果较好,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通过不完全混合模型计算径流养分累计流失量,与实测数据差异很小,当养分为硝态氮时,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6%(柠条)和5.9%(大豆),当养分为水溶性磷时,相对误差分别为1.1%(柠条)和2.3%(大豆),说明模型的模拟精度较高。在选择模型时,应根据计算精度和参数获取方便性等情况综合确定。
王全九赵光旭陶汪海刘艳丽张鹏宇柴晶
关键词:黄土坡面养分迁移地表径流
不同改良剂对黄土坡耕豆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土壤改良剂对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及养分流失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在暴雨(100 mm/h)条件下,不同改良剂(聚丙烯酰胺PAM、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腐殖酸HA)对坡耕大豆地的水土和氮磷流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CK相比较,施用PAM和CMC后,均表现出减小入渗、增加径流的作用,分别较对照处理增加径流20.8%和12.1%;HA处理较CK处理径流量略微增加,但变化较小。施加改良剂对控制土壤侵蚀的效果均优于对照处理,减沙作用表现为PAM>CMC>HA,泥沙累积流失量分别减少34.8%、22.5%和7.9%。施用PAM和CMC在径流中后期,对铵态氮流失的抑制作用优于HA和CK;而施加改良剂对水溶性磷流失过程的影响并不明显,PAM处理的径流中,水溶性磷流失总量最大,约为对照处理的1.13倍。不同改良剂处理的土壤剖面铵态氮质量分数差异较大,但表层15 cm总体表现为PAM>CMC>CK>HA;HA处理促进大豆根系生长,增加了土壤渗透性及铵态氮的淋溶深度。土壤有效磷主要集中在表层10 cm土壤内部,10 cm以下质量分数极低。改良剂在黄土坡耕地的施用,对减少土壤侵蚀和控制养分流失方面能够发挥一定作用,可为改良剂的合理选择和施用提供科学指导。
李虎军王全九陶汪海柴晶赵光旭
关键词:改良剂黄土坡地养分流失模拟降雨
坡面地表填洼量估算方法研究
2015年
地表填洼量是水文过程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地表糙度密切相关。为了获得地表填洼量的估算方法,通过概化不同形式的微地形形状,推求出了相应的地表填洼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且通过试验资料对理论公式进行检验,获得了理论填洼量与实际填洼量相应的修正系数。结果表明:理论填洼量和实测填洼量均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单位坡长的填洼量随着坡长变化并没有明显变化;填洼量随着上方来水流量的增加而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满足相应的线性增长关系。同时分析了填洼量与糙度间关系,结果显示填洼量随着地表糙度增大而增大,二者表现为乘幂关系。
赵光旭王全九杨婷苏李君
关键词:地表糙度微地形概化
坡面地表填洼量估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面地表填洼量估算方法,首先根据坡面地表坑洼形状,将凹凸不平的地表概化为规则的几何形状微地形地表模型,凹凸不平的地表概化而成的规则的几何形状微地形地表模型包括半圆形微地形模型、三角形微地形模型、梯形微地形...
王全九赵光旭杨婷
文献传递
土壤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36
2016年
降雨条件下坡面土壤养分伴随水土流失而流出田块,不仅降低土壤肥力,而且引起水环境污染。从坡面养分迁移机理、数学模型模拟、控制措施3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在坡面养分随地表径流迁移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坡面养分迁移机理研究主要包括降雨特征、土壤特性、坡面特征、化学物质特征、耕作与施肥方式、地表覆盖及管理控制措施等因子对坡面养分迁移的影响作用。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经验模型、基于物理过程的理论模型。物理基础模型基本上是在假设养分传递内在机制基础上建立的,包括混合层理论、对流扩散作用、雨滴击溅作用、水流冲刷作用等。考虑到我国土壤侵蚀现象严重,坡面养分迁移过程受到土壤侵蚀作用的影响,因此针对防治土壤侵蚀而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控制养分迁移的措施。同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说明。
王全九杨婷刘艳丽赵光旭张鹏宇
关键词:降雨坡度初始含水率径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