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震

作品数:8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海洋经济
  • 2篇象限
  • 2篇经济质量
  • 2篇绩效
  • 2篇常态
  • 1篇低碳
  • 1篇低碳转型
  • 1篇演进
  • 1篇中国海
  • 1篇中国海洋
  • 1篇中国海洋经济
  • 1篇适应性
  • 1篇碳排放
  • 1篇碳排放强度
  • 1篇区域海洋经济
  • 1篇转型绩效
  • 1篇密度估计
  • 1篇面板数据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经济系

机构

  • 8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张震
  • 7篇王泽宇
  • 4篇韩增林
  • 3篇孙才志
  • 1篇彭飞
  • 1篇胡渊
  • 1篇胡伟
  • 1篇刘峻峰
  • 1篇郭媛媛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人文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资源与产业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海洋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及转型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7年
基于海洋经济发展绩效的内涵,应用以熵值法为基础的PROMETHEE模型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等评价方法,并借助ArcGIS10.2对2003—2013年海洋经济发展绩效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3—2013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绩效水平显著提高,低水平地区提升迅速,高值地区增长放缓,2008年呈现最大差异,但区域间差距逐渐缩小,表征海洋经济发展稳定性逐步增强;(2)海洋经济规模运行绩效、科技发展绩效空间发展分异较为明显,海洋经济结构运行绩效、资源利用绩效、生态保护绩效空间特征虽有变动,但差异较小,可见海洋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规模扩张与科技发展的贡献.而新常态时期实现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必将倒逼海洋经济规模、结构、科技等协调发展相互提升.(3)海洋经济发展绩效的空间格局演变由多种因素导致.资源禀赋与发展路径惯性决定了海洋经济发展绩效现有水平,经济结构调整与战略性高新技术创新为新常态时期绩效水平提升注入活力,而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变化与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将成为未来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绩效提高的重要客观因素.因而,沿海省份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综合实力全面提高,以推进全国海洋经济绩效的发展.
王泽宇林迎瑞张震
关键词:海洋经济发展绩效PROMETHEE法
环渤海沿海地市低碳转型绩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低碳转型的内涵,本文以环渤海17个沿海地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环渤海沿海地市低碳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研究,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其结果进行时空差异分析,揭示其内在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自2005年到2012年,环渤海沿海地市低碳发展颓势明显,各地市低碳转型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各地市之间转型绩效的整体差距较大。(2)环渤海沿海地市经济增长在空间格局中并没有显著的变化,而在产业结构、能源利用、生态环境、发展支撑方面均呈现出反向变化的态势,说明低碳转型成效并不显著,仍然保持传统的发展态势。(3)环渤海沿海地市低碳转型绩效的时空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资金、人力与基础设施等经济社会支撑因素,国家政策、科学技术、低碳意识及企业家素质等新型推动因素,资源(能源)禀赋、区位条件等自然基础因素。
韩增林郭媛媛王泽宇张震
关键词:低碳转型绩效集对分析核密度估计
区域海洋经济对国家海洋战略的响应测度被引量:18
2016年
区域海洋经济作为沿海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测度其实现其对国家海洋战略响应程度的高低。本文梳理了中国各个时期海洋发展战略的演变趋势,运用以综合赋权法为基础的模糊识别模型、VAR模型及GIS空间技术对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海洋经济与国家海洋战略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低值地区发展速度提升较快,高值地区发展有减缓趋势,区域差距逐渐缩小,整体发展水平呈现波动性上升态势;(2)山东、浙江、江苏对国家海洋战略响应程度一直保持高水平,海洋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趋势明显;辽宁、天津、河北早期响应程度较高,2006年以后趋于弱递减平稳状态;上海、广西对战略响应程度保持较高水平,且波动幅度较小,海洋经济发展较为稳定;广东、福建、海南海洋经济发展受国家海洋战略影响不断提升,但存在一定滞后期。因而,未来应因地制宜地分类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以充分发挥作用。
王泽宇张震韩增林孙才志林迎瑞
关键词:区域海洋经济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趋势演进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0个省(市、区)1997—2012年面板数据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IPCC的计算方法,测算中国30个省(市、区)1997—2012年能源消费和水泥生产产生的碳排放,并以碳排放强度为指标,采用Theil指数、Kernel核密度估计和广义矩估计,分别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趋势演进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4个区域碳排放强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分布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内差异;2)全国和4个区域的碳排放强度在样本考察期内呈下降态势,碳排放强度的分布总体上呈现出从分散到集聚的态势;3)碳排放强度的滞后项、城市化水平、对外贸易开放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有正影响,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对碳排放强度有负影响。
胡渊刘峻峰胡伟张震
关键词:碳排放强度THEIL指数广义矩估计
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转型成效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4
2015年
基于城市经济转型内涵,应用以综合赋权为基础的模糊物元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模型等评价方法,对2000~2012年中国城市经济转型成效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2000~2012年中国经济转型低值地区发展速度提升较快,高值地区发展有减缓趋势,但整体呈现出较好的转型态势且区域间差距逐渐缩小。2005年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取得成效并不显著。2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空间格局变化甚微。经济规模扩张度、结构优化度、发展持续度在空间上呈现正向变化,转型成效明显;经济效益提升度却呈现出正反向回旋式变化,说明转型中政府政策的实施存在时滞效应且转型对就业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3城市经济转型的时空格局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性基础因素奠定了城市经济转型的基础,提升性动力因素为其注入了活力,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当前经济转型现状,未来影响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包括内生发展能力和政策导向因素。
王泽宇张震韩增林孙才志
关键词:副省级城市城市经济
海洋经济系统对海洋强国战略适应性评价——以辽宁省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海洋经济系统内涵,从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子系统,利用集对分析法和模糊物元分析模型对2007—2014年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对海洋强国战略适应性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7—2011年辽宁省海洋经济系统对海洋强国战略适应性表现为缓慢上升,2012—2014年呈波动上升趋势。(2)海洋科技系统、海洋资源系统适应性水平呈上升趋势,而海洋环境系统、海洋产业系统却呈下降趋势。(3)辽宁省加大了海洋科技投入,促进了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并提高了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但也导致了海洋环境质量下降。(4)面对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下辽宁省应统筹海洋经济系统空间布局,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能够真正融入海洋强国战略体系当中。
王泽宇梁华罡张震
关键词:适应性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海洋经济质量与规模的协调性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在界定海洋经济质量和海洋经济规模概念的基础上,应用以综合赋权为基础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2001—2012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经济质量与规模之间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洋经济多数处于中低水平状况下质量与规模不协调的状态,即海洋经济质量超前规模或海洋经济质量滞后规模;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与规模间协调关系分别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由海洋经济质量超前规模程度较小的超前型经海洋经济质量与规模协调型向海洋经济质量滞后规模程度较小的滞后型转变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表明当前影响海洋经济质量发展的因素如资源环境条件恶化等问题逐渐凸显。因此,应因地制宜地分类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王泽宇张震韩增林孙才志彭飞
新常态背景下海洋经济质量与规模的协调性分析
海洋经济质量和规模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2个方面,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正确研判其关系对于新时期海洋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界定二者概念基础之上,应用以综合赋权为基础的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2001—2012年中国沿海1...
王泽宇张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