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云飞

作品数:22 被引量:174H指数:9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文学及水资源重点学科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地下水
  • 8篇土壤
  • 4篇水化学
  • 4篇水化学特征
  • 4篇污染
  • 4篇流域
  • 4篇空间分布特征
  • 4篇化学特征
  • 4篇河流域
  • 3篇地统计
  • 3篇营养元素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塔里木盆地
  • 3篇农田
  • 3篇农田土壤
  • 3篇盆地
  • 3篇微量营养
  • 3篇微量营养元素
  • 2篇地统计学
  • 2篇地下水硝酸盐

机构

  • 22篇新疆农业大学
  • 5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新疆工程学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2篇陈云飞
  • 20篇周金龙
  • 16篇曾妍妍
  • 4篇王松涛
  • 3篇李玲
  • 3篇范薇
  • 3篇魏兴
  • 2篇贾瑞亮
  • 1篇高业新
  • 1篇冯欣
  • 1篇刘延锋
  • 1篇张峰玮
  • 1篇侯珺

传媒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环境化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及形成过程被引量:22
2019年
以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法、Gibbs图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该区地下水中氟的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中氟含量偏高,变化范围为0. 22-5. 80mg/L,平均含量为1. 50mg/L。水平方向上高氟水集中分布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之间以及绿洲边缘;垂直方向上浅层潜水中氟含量普遍高于中深层潜水。绿洲区含水介质中大量的含氟矿物是地下水中氟的主要来源;地下水偏碱性、高TDS、HCO_3^-含量偏高等化学特征为氟的迁移与富集提供了良好条件;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是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矿物的溶解-沉淀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等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李玲李玲周金龙陈锋曾妍妍陈云飞
关键词:和田河流域地下水
新疆民丰县农田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及分布被引量:10
2020年
基于新疆民丰县85组农田表层土壤样品中的6种微量营养元素(Fe、B、Mn、Cu、Zn、Mo)的实测含量,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及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u、Fe、Mn元素的块金系数在25%~75%,为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同时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B、Zn、Mo元素的块金系数小于25%,具有强烈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受到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成土母质、气候等自然条件。Fe、B、Zn元素的平均含量处于较缺乏水平,Mn、Cu元素的平均含量处于中等水平,Mo元素的平均含量处于较丰富水平。研究区土壤中6种微量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和pH对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顾思博周金龙曾妍妍曾妍妍王松涛陈云飞
关键词:农田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地统计学
新疆于田县农田土壤重(类)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基于新疆于田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分析8种重(类)金属(Cd、Hg、As、Pb、Cr、Cu、Ni和Zn)元素的含量特征,为该区农田土壤重(类)金属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最新试行的《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土壤重(类)金属污染评价,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中可能存在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于田县484组农田土壤中,有3个取样点超过风险筛选值,无超风险管制值取样点;土壤中除Cd、Cr和Hg元素外,其余重(类)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新疆土壤背景值。【结论】土壤中除As元素外,其余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只有As元素在研究区土壤中存在富集现象,土壤可能受到人为污染;内梅罗综合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处于安全状态,轻污染和警戒状态分别占0.2%和0.4%;土壤中重(类)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都较低,取样点均属于轻微生态风险。
孙英周金龙曾妍妍陈云飞王松涛杜江岩
关键词:单因子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风险
新疆石河子地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初步掌握石河子地区平原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通过调查取样分析,对研究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普遍较低,仅有3.03%的取样点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研究区内地下水硝酸盐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显著,水平分布特征表现为从南到北逐渐降低,垂向分布特征表现为潜水区硝酸盐氮含量高于承压水区。影响地下水硝酸盐氮含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含水层特性、地下水氧化还原条件、降水量等自然因素以及氮肥施用量、种植制度和农业污染源等人为因素。该研究对石河子地区饮水安全和地下水保护有现实意义。
陈云飞周金龙曾妍妍贾瑞亮
关键词:地下水影响因素
塔里木盆地农村地区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被引量:7
2015年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3个农村地区地下水水质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个地区地下水水质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并结合因子分析法分析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3个地区地下水质量现状较差,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和焉耆盆地平原区均无Ⅰ类水,若羌-且末地区无Ⅰ类和Ⅱ类水。影响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TDS)、Cl^-、SO_4^(2-)、Fe、Mn、NO_2^-、F^-等;影响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总硬度、TDS、Cl^-、SO_4^(2-)、Fe、Mn、NO_3^-、F^-等;影响若羌-且末地区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总硬度、TDS、Cl^-、SO_4^(2-)、Fe、Mn、F^-等。3个地区评价指标超标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
陈云飞周殷竹周金龙高业新冯欣
关键词:地下水质量
新疆喀什地区高铁锰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本文依据新疆喀什地区171组地下水水质测试结果,从研究区的原生地层环境、氧化还原条件、地下水酸碱条件和水化学指标因子分析等方面,运用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分析Fe和Mn超标原因.结果表明,喀什地区地下水中Fe、Mn超标现象普遍,Mn的超标率大于Fe(总体超标率分别为60.8%和39.8%),研究区承压含水层中的Fe、Mn超标率均大于潜水;地下水中Fe、Mn主要来源于原生地层环境中的铁、锰矿物;受地面径流补给及有机质影响,地下水偏向还原环境,使得Fe和Mn含量超标;潜水含水层中Fe含量超标与人类活动影响有关;高矿化度和蒸发浓缩作用增强利于Mn含量升高,高Fe地下水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
余东周金龙陈劲松曾妍妍曾妍妍张杰
关键词:地下水铁锰
新疆且末县绿洲土壤中4种稀土元素含量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3
2021年
以新疆且末县绿洲区为研究区,对656组表层土壤、178组深层土壤钪(Sc)、钇(Y)、镧(La)、铈(Ce)4种稀土元素(REE)与土壤组分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且末县绿洲表层与深层土壤的4种稀土元素含量均低于中国土壤平均值,且基本属于均匀分布;4种稀土元素在本区广泛分布的洪积物与冲积物中的含量较高;4种稀土元素的表层土壤含量与深层土壤含量相近,人为活动对其影响较小。4种稀土元素与土壤常规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浅层与深层土壤中的4种稀土元素含量与土壤中SiO_(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Sc、La、Ce元素含量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与Al_(2)O_(3)、TFe_(2)O_(3)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分析结果推测研究区4种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含量特征成因是干燥气候条件下由多个物源区物质经历多次物理分选及混合作用生成。
张峰玮张峰玮周金龙陈云飞曾妍妍
关键词:土壤稀土元素
绿洲农田土壤微量营养元素的空间变异性研究——以新疆于田县为例被引量:7
2020年
基于新疆于田县653组农田表层(0~20cm)土壤样品的六种微量营养元素(Fe、B、Mn、Cu、Zn、Mo)的实测含量,运用地统计学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研究区农田土壤主要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B、Cu、Zn、Mo的变异系数介于12.12%~86.81%之间,均属于中等变异;Mn的变异系数为9.73%,属于弱变异性。Fe、B、Mn、Cu、Zn、Mo元素的块金效应介于27.9%~60.0%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同时受到成土母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区农田土壤主要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总体呈现出从四周向中心含量逐渐增大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和pH对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顾思博周金龙曾妍妍曾妍妍王松涛陈云飞
关键词:农田土壤微量营养元素
新疆和田东部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被引量:9
2022年
以2018年新疆和田东部平原区116组地下水水质检测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因子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离子比值法和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其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Na^(+)和Mg^(2+)为主要阳离子,Cl^(-)和SO_(4)^(2-)为主要阴离子,地下水类型为SO_(4)·ClCa·Mg型高硬度高咸水;因子分析表明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受岩石溶滤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控制;水中离子主要来源于蒸发盐岩的溶解,其次为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溶解.单一结构潜水主要受蒸发浓缩作用、岩石溶滤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承压水受阳离子交换作用影响.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结果表明:沿地下水流向,水中离子总量累积,岩盐、白云石和石膏发生溶解,方解石发生沉淀.
杨锐周金龙魏兴魏兴雷米陈云飞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水化学演化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绿洲区土壤砷空间分布及农作物砷富集特征被引量:5
2020年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且末县和和田地区的民丰县、于田县的绿洲区为研究区,采集表层土壤3487组、土壤剖面采样点35组,农产品及根系土壤采样点93组,综合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研究土壤As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各类农产品对As富集的影响,比较空间自相关性显著区域和空间自相关性无显著区域内农产品和根系土壤中As的含量特征.结果表明土壤As含量较低,农用地和非农用地土壤As含量均值分别为9. 81mg·kg-1和7. 94 mg·kg-1.表层土壤As含量超过新疆土壤背景值的采样点个数为568个,占总取样点数的16. 3%;超过风险筛选值的采样点个数为5个.土壤As空间自相关的莫兰指数均大于0,空间聚集类型主要以高-高型和低-低型为主,其中高-高型聚集区主要位于各县农用地范围内.GIS空间分布显示,土壤As含量高值区呈片状集中或岛状零散分布.标准差椭圆显示,若羌县土壤As含量变化趋势方向为南北方向,且末县和民丰县土壤As含量变化趋势方向为西南-东北方向,于田县土壤As含量变化趋势方向为西北-东南方向.若羌县农用地土壤垂向剖面上As含量从地表到深层存在波动,其余各县都相对稳定.研究区农作物对As的富集能力表现为:根茎类蔬菜>核桃>小麦>玉米>红枣,玉米和红枣的As含量与根系土的As含量在0. 05水平下呈现显著正相关.空间自相关性显著区和空间自相关无显著区的农产品中的As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两个区域根系土壤的As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陈云飞周金龙周金龙王松涛曾妍妍孙英王松涛
关键词:地统计学塔里木盆地东南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