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娜娜
- 作品数:57 被引量:574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陆域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被引量:14
- 2021年
- 陆域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工作,评估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其损失的影响因素,是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与措施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在陆域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围绕《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借鉴国际上生物多样性评估新趋势,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框架,构建了我国陆域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22项评估指标,其中状态指标8项,压力指标7项,响应指标7项,并对指标相关性和可获得性进行分析。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对陆域生物多样性基本状况、受威胁程度、保护成效进行单独定量评价,还可以用于陆域生物多样性综合定量评估,以优化调整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和保护措施。本研究可以为管理部门核算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DP)、制定区域生态补偿政策等提供技术支撑。
- 王琦史娜娜韩煜肖能文
- 关键词:综合评估指标体系PSR框架
- 草原区露天煤矿周边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养分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为研究草原区露天煤矿周围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深入剖析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关系。结果表明,①露天煤矿周围500m范围内群落物种数量比对照区减少10.5%~57.9%,原生优势种克氏针茅、羊草重要值减小,刺藜、猪毛菜、画眉草等物种重要值增大,植被逐渐向一二年植物群落演替,露天煤矿周围100m处群落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②露天煤矿距采场100 m处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磷含量分别比对照区下降20.0%~60.0%、44.4%~66.7%、7.0%~7.9%和39.8%~41.5%(P<0.05)。距离采场越远,土壤养分含量越高;③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养分因子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P<0.01)。露天煤矿土壤养分可解释64.7%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影响群落结构关键因子是土壤全氮。
- 韩煜王琦王琦史娜娜肖能文史娜娜
- 关键词:草原区露天煤矿植物多样性土壤养分
- 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植被NDVI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了解区域生态变化特征,促进区域生态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MODIS NDVI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探讨了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20002015年生长季植被NDVI时空格局,进而分...
- 史娜娜高晓奇韩煜王琦汉瑞英罗遵兰赵志平肖能文
- 关键词:生态环境归一化植被指数
- 半干旱采煤塌陷区植被土壤碳循环及源、汇功能转换特征被引量:5
- 2016年
- 以大柳塔矿区采煤塌陷前后不同草地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0—8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以及春季、夏季、冬季3个季节不同植被部位以及土壤碳循环差异及碳源/汇功能转换特征。结果表明:(1)对照区和沉陷区不同季节土壤碳储量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采煤沉陷造成春季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显著下降(P=0.001),随季节变化呈现出冬季>夏季>春季的趋势;(2)采煤沉陷造成草地生态系统春季地上立枯和枯落物碳储量显著上升(P=0.000,P=0.004),冬季枯落物和根系碳储量下降(P=0.016,P=0.015),沉陷区不同植被部位碳储量随季节变化均呈现出春季>夏季>冬季的趋势;(3)相较对照区,沉陷区植被碳储量随季节变化均表现为碳源过程,土壤碳储量随季节变化由碳源—碳汇过程转变为碳汇过程;(4)相关分析显示,对照区地上新鲜植被碳储量和立枯碳储量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而沉陷区地上新鲜植被碳储量和立枯碳储量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
- 王琦叶瑶韩煜史娜娜全占军
- 关键词:采煤塌陷半干旱区
- 基于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县域工业布局、结构优化研究——以河北省赞皇县为例被引量:5
- 2017年
- 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指导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可以有效保障区域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论文利用GIS分析方法,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状况、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8个评价因子,对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赞皇县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水平较高,土地利用适宜和较适宜区面积为506.23 km^2,占总面积的61.2%;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为194.42 km^2,占总面积的23.5%。不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调整用地属性,一般适宜区内工矿用地面积为0.9 km^2,需要限制建设项目类别、规模和建设范围。赞皇县现有的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工业结构优化的重点。
- 王琦赵志平韩煜史娜娜全占军
- 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的空间样点设置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基础,其空间样点设置方法直接关系到调查数据的质量。提供了一种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的空间样点设置方法,该方法抽样的空间样点既能覆盖区域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重要物种分布区,又能以较低的抽样密度发现相对丰富的物种信息。以青海省祁连山区为例,该方法选取约6.77%的标准网格作为抽样调查空间位点,调查获取的物种信息较2009年的统计信息高出10%-125%,有效地提升了调查效率和生物多样性数据的全面性。
- 陈章罗遵兰史娜娜
- 水体富营养化图像采集装置与分级监测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体富营养化图像采集装置及分级监测系统。该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的LED灯,均匀分布在滤光片周围,用于发出特定的波长;截止所述特定波长以外的光线的滤光片,镶嵌在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上,用于截止...
- 邓祥征战金艳吴锋史娜娜韩建智何连生席北斗
- 文献传递
- 新疆南部地区风沙扩散风险评价及景观格局优化被引量:11
- 2021年
- 基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3个维度,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SPCA)开展新疆南部地区风沙扩散风险评价,然后借助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优化关键景观格局组分,构建多层次生态网络。结果表明:①区域致灾因子危险性较高,孕灾环境较为脆弱;和静县、阿合奇县生态本底较好,而盆地及其南部各县易于风沙扩散,尤其是和田地区、且末县及若羌县;绿洲人口和农业生产高度聚集,易损性较大。②46.53%的区域沙源丰富,立地条件差,风沙扩散风险较高。区域下垫面植被覆盖度和土壤类型是影响风沙扩散的最主要因素,风场强度是区域沙源扩散的主要诱因。③基于MCR模型,构建20条生态廊道连通生态源地,包括5条河流型、9条道路型和6条绿带型廊道;其中,1号和4号廊道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其余廊道沿塔里木盆地外缘呈圆环形分布;同时,判别出30个生态节点,包括A类生态节点7个,B类生态节点23个,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和巴州,可以通过建设防护林带、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等措施降低风沙扩散风险。研究结果为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扩散风险防控与景观格局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 史娜娜韩煜王琦汉瑞英高晓奇赵志平刘高慧肖能文
- 鄱阳湖湖区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辨识被引量:5
- 2009年
- 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提出的评估概念框架,考察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机理,构建了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征指标体系,并利用多主题1km栅格成分数据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鄱阳湖湖区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表征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聚类分析,形成了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实现了各分区单元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辨识。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湖区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了支持功能、供给功能、调节功能和文化功能,它们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形成了鄱阳湖湖区的10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本文辨识了鄱阳湖湖区精细栅格水平上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的差异及其空间分异特征。本研究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及其空间辨识方案,为鄱阳湖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开发与保育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 战金艳史娜娜邓祥征
-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 一种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的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生态系统的各个区域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得到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对所述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潜在生境进行模拟,得到模拟结果;对所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评估...
- 史娜娜全占军肖能文韩煜王琦赵志平罗遵兰高晓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