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神经外科
  • 2篇手术应用
  • 2篇术后
  • 2篇器官
  • 2篇外科
  • 2篇内撑
  • 2篇内窥镜
  • 2篇内窥镜手术
  • 2篇窥镜
  • 2篇辅助装置
  • 1篇导管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监测
  • 1篇电图
  • 1篇定位装置
  • 1篇血压
  • 1篇用药

机构

  • 7篇成都市龙泉驿...

作者

  • 7篇刘兴智
  • 5篇陈钫
  • 4篇魏攀
  • 4篇江春
  • 1篇谢薇
  • 1篇李天贵
  • 1篇李兴燕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的顶部铰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内腔;通过摇动第...
刘兴智
文献传递
基于防止气管切开术后痰液飞溅的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防止气管切开术后痰液飞溅的保护装置,拱形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外部设置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导管的端部设置有导管固定座,所述第二通孔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导管,...
肖明陈钫魏攀江春刘兴智曾梦非
文献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多重用药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2025年
目的构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多重用药管理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循证方法为基础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以4R危机管理理论为指导,由研究小组共同商议后构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多重用药管理方案初稿,再经德尔菲法形成终稿。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将2022年10月—2023年1月入院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传统多重用药管理方案,将2023年2月—2023年6月入院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新构建的多重用药管理方案。对比两组肺部感染控制效果、气管置管及ICU治疗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2轮函询分别发放18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6份,有效回收率为88.89%。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是0.91,熟悉程度是0.89。首次函询中,指标重要性:变异系数(CV)为0.11~0.24、肯德尔和谐系数(W)为0.163(P<0.001);指标可行性:CV为0.09~0.23、W为0.168(P<0.001)。再次函询时,指标重要性:CV为0.02~0.14、W为0.201(P<0.001);指标可行性:CV为0~0.13、W为0.243(P<0.001)。最后形成包含4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及17项三级指标内容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多重用药管理方案终稿。应用于临床中发现,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气管置管时长、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及ICU治疗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专业知识水平、实际护理能力、服务态度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多重用药管理方案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可在多重用药管理时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周芳邓扬苏莹陈钫刘兴智李兴燕赵柏皓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多重用药德尔菲法危机管理理论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托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托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托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拐角处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座基面的中间处设置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底座基面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底...
刘兴智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预后相关因素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重症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恢复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采取病例对照回顾性研究方法,92例STBI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治疗后患者的预后结局将其分为良好组57例、不良组35例,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后48 h内的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脑电图(EEG)、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与STBI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EEG中重度异常患者占比74.29%、体感诱发电位阳性患者占比71.43%、运动诱发电位阳性患者占比71.43%,预后良好组患者EEG中重度异常患者占比24.56%、体感诱发电位阳性患者占比33.33%、运动诱发电位阳性患者占比35.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GCS评分<6分、休克、脑疝、EEG中重度异常、体感诱发电位阳性、运动诱发电位阳性是STBI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EEG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灵敏度为74.29%、特异度为75.44%、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59;体感诱发电位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66.67%、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90;运动诱发电位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64.91%、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82。结论:EEG中重度异常、体感诱发电位阳性、运动诱发电位阳性与STBI患者预后恢复不佳关系密切,且EEG预测患者预后恢复不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陈钫谢薇魏攀刘兴智李天贵曾梦非肖明江春赵柏皓陈虹林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监测重症颅脑损伤预后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
一种基于内窥镜手术应用的辅助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窥镜手术应用的辅助装置,包括内窥镜本体,还包括活动环和固定环,所述活动环和固定环之间设有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活动环和固定环之间还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于固定环和活动环连接,并且第一...
肖明陈钫江春魏攀曾梦非刘兴智
一种基于内窥镜手术应用的辅助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窥镜手术应用的辅助装置,包括内窥镜本体,还包括活动环和固定环,所述活动环和固定环之间设有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活动环和固定环之间还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于固定环和活动环连接,并且第一...
肖明陈钫江春魏攀曾梦非刘兴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