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鹏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高湖面
  • 2篇巴丹吉林
  • 2篇巴丹吉林沙漠
  • 1篇新石器
  • 1篇遥感分析
  • 1篇遗址
  • 1篇沙地
  • 1篇石器
  • 1篇史前
  • 1篇史前文化
  • 1篇水量平衡
  • 1篇腾格里沙漠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变化特征
  • 1篇驱动力
  • 1篇全新世
  • 1篇重现期
  • 1篇文明
  • 1篇历史洪水

机构

  • 6篇兰州大学
  • 1篇阿拉善盟气象...

作者

  • 6篇王乃昂
  • 6篇贾鹏
  • 4篇李卓仑
  • 3篇宁凯
  • 2篇程弘毅
  • 2篇马玲
  • 2篇梁晓燕
  • 1篇张洵赫
  • 1篇王奕心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自然地理学创...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湖面维持巴丹吉林沙漠新石器文明
王乃昂程弘毅李卓仑宁凯贾鹏
毛乌素沙地汉代古城遗址空间格局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29
2016年
运用最近邻指数法、空间分析法和耦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31座汉代古城遗址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古城遗址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31处古城址进行点格局分析,得出古城遗址间平均最近邻直线距离为25.5 km,属于凝聚分布模式。汉代古城遗址主要集中在4个集聚区,即秦长城—秦直道强影响区(A)、秦长城—秦直道弱影响区(B)、西南集聚区(C)及西北集聚区(D)。其中,秦长城—秦直道强影响区(A)是最主要的遗址分布区,占古城址总量的48.4%。毛乌素沙地汉代古城遗址呈西疏东密的分布特征,形成明显的"空间组群"格局。在当时的气候背景下,地貌和水资源等自然因素主要制约城址的选择,而政治、军事和交通区位等人文因素则对古城遗址的数量和空间结构起主导作用。
阮浩波王乃昂牛震敏贾鹏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古城遗址汉代驱动力
基于3S技术的乌兰布和沙漠范围和面积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长期以来,乌兰布和沙漠的范围和面积存在一些争议,影响了相关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文中利用乌兰布和沙漠2010年Landsat-ETM+遥感影像数据和野外考察取得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基于3S技术方法,对乌兰布和沙漠范围与界线进行了精确定位和定量分析。最终获得2010年乌兰布和沙漠的范围与面积。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位于查哈尔苏木以北;河套平原呼和淖尔以南;哈乌拉山以东;磴口县以西。乌兰布和沙漠东西宽约139.6km,南北长约185.5km,地理位置介于39°41'07″N^40°31'14″N,105°59'45″E^106°41'53″E,面积约为0.9991万km2。
贾鹏王乃昂程弘毅李卓仑宁凯张洵赫梁晓燕牛震敏
关键词:绿洲化遥感分析
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的高湖面与泛湖期被引量:16
2016年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及东南部湖泊众多,除分布110个常年积水湖泊外,还存在若干季节性湖泊和干涸湖盆.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的实地考察、湖泊遗迹测量及14C和OSL定年,获得了全新世泛湖期存在的地貌学、沉积学和生物遗迹证据,揭示了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早、中期湖盆面积扩大、区域气候相对湿润的特点.测年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泛湖期开始于10cal ka BP,此前为泥炭发育期或湖沼期(11~10cal ka BP),大致在8.6~6.6cal ka BP,湖泊群达到全新世最大高湖面,并于晚全新世(约3.5cal ka至今)普遍出现退缩乃至干涸.根据植物钙质根管的形成时代及其所揭示的降水量阈值研究,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在7.7~5.3cal ka BP期间古降水量可能达到200mm a^(-1).水量平衡计算表明,百年至千年尺度相对暖湿的区域气候条件,特别是南部和东南部深层地下水来水量增多,是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湖泊群维持和史前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王乃昂宁凯李卓仑王奕心贾鹏马玲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高湖面水量平衡史前文化
甘肃瓜州榆林窟历史洪水及其重现期研究
2018年
野外实地考察了河西走廊榆林窟1911年历史洪水,对洪水断面进行测量,采用积分的方法恢复其过水断面,分别用比降面积法和水位流量法重建其洪峰流量,并用历史洪水排位法推算其重现期。比降面积法重建洪峰流量结果为879 m3·s-1,水位流量法重建结果为738 m3·s-1,两种方法推求结果相差不大,取其均值809 m3·s-1作为最终流量推求结果。重现期的推算结果表明,榆林窟1911年的历时洪水重现期为105 a。研究结果延长了榆林河的洪水记录尺度,为榆林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防洪减灾提供了依据。
马玲王乃昂贾鹏
关键词:历史洪水洪峰流量重现期
腾格里沙漠周边地区1960—2012年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7
2016年
根据腾格里沙漠周边地区9个气象站点1960—2012年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的观测资料,利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了该区1960—2012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2年,腾格里沙漠周边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34℃/10a的速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并于1989年发生显著突变;从季节变化来看,冬季升温幅度最大,达0.52℃/10a;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但是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0.44℃/10a明显大于最高气温升温速率0.25℃/10a,增暖的不对称性导致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以0.18℃/10a的速率显著减小。年降水量以1.08mm/10a的速率增加,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四季降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湿润指数的变化亦不显著,年、春季、夏季和秋季湿润指数均有减小趋势,冬季湿润指数有增加趋势;年、季平均风速皆呈显著减小的趋势,年平均风速减小的速率为0.15m·s-1·(10a)-1,日照时数以5.6h/10a的速率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各季节日照时数有不同的变化趋势,春季和夏季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而秋季和冬季的日照时数呈减小趋势。
梁晓燕王乃昂李卓仑常佩静贾鹏牛震敏
关键词:腾格里沙漠干旱区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