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艳玲 作品数:17 被引量:141 H指数:8 供职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长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抗生素所致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道乳糖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2017年 为探讨抗生素造模对菌群失调小鼠肠道乳糖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硫酸庆大霉素和头孢拉定混合抗生素制备菌群失调腹泻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提取模型组和正常组小鼠第1 d至第7 d肠道内容物及肠粘膜。将肠粘膜平均分成前、中、后3段,每段约10 cm,用ONPG法分别测定肠内容物及各段肠黏膜所含乳糖酶活性,结果表明,造模第2 d,模型组肠内容物中乳糖酶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组,第4 d开始两组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肠前段黏膜乳糖酶活性自第3 d开始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极显著(p<0.01)、肠中段、肠后段黏膜乳糖酶活性分别自第2 d、第3 d开始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各肠段粘膜自第5 d开始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极显著(p<0.01)。上述结果表明,抗生素造模显著影响小鼠肠道乳糖酶活性,且抗生素所致菌群失调性腹泻与肠道乳糖酶活性降低有关。 惠华英 贺璐 彭昕欣 邓艳玲 舒兰 谭周进 彭买姣关键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肠道 肠道粘膜 番泻叶对腹泻小鼠肠道乳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番泻叶对腹泻小鼠肠道乳糖酶活性的影响,为脾虚腹泻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只实验小鼠根据体质量分层分为2组各6只,正常组小鼠灌胃等量无菌水7d,常规饲养,模型组通过番泻叶水煎剂灌胃7d,备制小鼠脾虚腹泻模型。造模成功后提取小鼠肠道内容物酶液和肠黏膜酶液,分析小鼠体质量、肠道内容物酶活性和肠道黏膜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变化与正常组小鼠体重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模型组肠道内容物乳糖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肠道黏膜乳糖酶活性虽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番泻叶对小鼠体质量以及肠道黏膜乳糖酶活性影响不明显,但是影响肠道内容物乳糖酶活性并使之降低。 徐琦 刘又嘉 邓艳玲 肖新云 谭周进 舒兰关键词:番泻叶 脾虚腹泻 肠道乳糖酶在小儿腹泻诊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9 2016年 乳糖酶是一种双糖酶,肠道乳糖酶来源于动物及肠道微生物,通常存在于哺乳动物小肠黏膜微绒毛膜表面,在肠道内容物中也有分布.研究表明,大多数肠道有益菌都有产生乳糖酶的能力,然而人群中普遍缺乏乳糖酶,且乳糖酶缺乏(lactase deficiency,LD)与小儿腹泻密切相关.当LD或者乳糖酶活性受到抑制,小儿易出现腹胀、肠痉挛、腹泻等症状,久之易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临床上通过调整肠道乳糖酶活性来治疗小儿腹泻,并将乳糖酶活性及乳糖的检测用于临床诊断. 邓艳玲 舒兰 刘又嘉 谭周进关键词:小儿腹泻 中医药治疗 益生菌 临床诊疗 七味白术散与酵母菌联用对菌群失调腹泻模型小鼠肠道乳酸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为七味白术散与酵母菌的临床联合运用提供微生态学依据。方法给抗生素造模菌群失调腹泻小鼠,分别灌胃25%超微七味白术散[0.04g/(kg·d)]+25%酵母菌[0.25×10^(10)个酵母/(kg·d)]、50%超微七味白术散[0.08g/(kg·d)]、全量传统七味白术散[0.16 g/(kg·d)]、无菌生理盐水0.16g/(kg·d),采集回肠的肠道内容物,提取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用乳酸杆菌特异引物PCR扩增后进行ARDRA分析。结果 25%超微七味白术散+25%酵母菌组的OTUs(分类单元)数为5,Shannon指数为2.3219,Brillouin指数为1.3814,与正常组和50%超微七味白术散组数据相同,高于全量传统七味白术散组和模型组;从主成分分析来看,25%超微七味白术散+25%酵母菌组累积贡献率低于正常组,高于50%超微七味白术散组、全量传统七味白术散组和模型组。结论 25%超微七味白术散+25%酵母菌对乳酸杆菌多样性的调控作用优于50%超微七味白术散组和全量传统七味白术散组,更有利于腹泻的治疗。 刘又嘉 肖新云 邓艳玲 郭抗萧 佘颜 谭周进关键词:七味白术散 酵母菌 抗生素相关腹泻 乳酸杆菌 四磨汤口服液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黏膜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四磨汤口服液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黏膜结构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灌胃番泻叶水煎液7 d,控制饮食、饥饱失常8 d建立小鼠脾虚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四磨汤口服液灌胃,治疗5 d,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无菌水灌胃,取肠道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四磨汤能修复损伤的空肠、回肠黏膜结构,减轻炎症细胞浸润,且能增加盲肠的杯状细胞数目。结论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脾虚便秘,其作用可能与修复小鼠肠黏膜结构相关。 佘颜 肖新云 邓艳玲 李丹丹 谭周进 张秋雁关键词:四磨汤口服液 肠黏膜 蔗糖对七味白术散治疗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血常规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研究蔗糖对七味白术散治疗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血常规的影响。小鼠菌群失调腹泻模型通过灌胃混合抗生素制作,然后以七味白术散50%剂量超微汤药和七味白术散50%剂量超微汤药加8%蔗糖进行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无菌水做对照,治疗结束,以眼球采血,检测用CA-500血液自动分析仪。结果表明,模型组血小板、红细胞平均体积及白细胞数都比正常组低(P<0.01);50%量超微汤药组血小板、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白细胞数都有所上升,且白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50%量超微汤药加蔗糖组血小板继续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及显著(P<0.01),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白细胞数数值则有所上升,与模型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味白术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50%量超微汤药治疗后,白细胞指标值与模型组和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50%量超微汤药加蔗糖治疗则上升幅度不大,与50%量超微汤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由此可见,七味白术散50%量超微汤药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血常规的影响比七味白术散50%量超微汤药加蔗糖较好,尤其在小鼠免疫功能相关的指标上,不加糖优于加糖。 肖新云 刘又嘉 邓艳玲 郭抗萧 袁振仪 谭周进关键词:血常规 七味白术散 蔗糖 免疫调节 肠道菌群 营养 伯顿毕赤酵母菌在酸性及胆盐环境的抗逆性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究伯顿毕赤酵母菌在酸性及胆盐环境下的益生特性,为研制益生菌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在pH 1.0、1.5、2.0、2.5、3.0和胆盐浓度0.1%、0.2%、0.3%、0.4%的PDA液体培养基以及人工胃液作用0、2、4h,人工肠液作用0、2、4、6、8、10h环境下,分别测定伯顿毕赤酵母菌的活菌数。结果耐酸实验中,各酸性实验组活菌数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明显(P<0.01),酸度越高,活菌数越少;耐胆盐实验中,胆盐浓度越高,活菌含量越少,其中0.2%、0.3%和0.4%的胆盐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活菌数下降明显(P<0.01);人工胃液实验中,经过pH 1.5人工胃液处理4h,菌株存活率达42.78%,而经过pH 2.5和3.5的人工胃液处理4h,存活率分别为138.17%和182.90%;人工肠液实验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活菌数也增加,且不同时间段的活菌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伯顿毕赤酵母菌能够在极高的酸性和较高的胆盐环境以及人工胃肠液环境中存活和定植,符合制备益生菌制剂的条件。 肖新云 刘又嘉 邓艳玲 谭周进关键词:耐酸 人工胃液 人工肠液 四磨汤口服液对脾虚便秘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四磨汤口服液对脾虚便秘的疗效机制。方法用番泻叶水煎液灌胃制作脾虚模型,然后停用番泻叶,通过控制饮食和饮水制备脾虚便型。治疗组给予四磨汤口服液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均给予无菌水灌胃。结果在体重影响方面,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三组对比,治疗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功能方面,三组对比,治疗组有极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能增强脾虚便秘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邓艳玲 肖新云 李丹丹 舒兰 谭周进关键词:四磨汤口服液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脾脏指数 胸腺指数 益生菌预防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6年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目前,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几十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密切相关。益生菌及其补充剂预防2型糖尿病,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追求的逐渐提高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研究课题,其价值受到许多微生物学家、营养学家、免疫学家高度重视。本研究综述了益生菌对2型糖尿病的潜在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进展,以期对以后精准医疗模式下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刘又嘉 贺璐 邓艳玲 袁振仪 谭周进 龙玲关键词:益生菌 2型糖尿病 研究方法 脾虚便秘造模对小鼠肠道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解脾虚便秘小鼠肠道细菌的特性,采用灌胃番泻叶水煎液7 d,控制饮食、饥饱失常8 d建立小鼠脾虚便秘模型,造模结束后提取肠道微生物总DNA,进行16S r DNA V4区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从OTU总数来看,模型组有896种,少于正常组的982种,二者有807种相同;从PCA分析结果来看,正常组分布相对集中,模型组彼此离散,且与正常组的距离较大;从生物多样性指数来看,模型组的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的Simpson指数值则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从细菌相对丰度来看,模型组的Clostridia、Coriobacteriales、Bacteroidales、Clostridiales、Coriobacteriia、Deltaproteobacteria、Desulfovibrionales相对丰度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而Actinobacteria、Bifi dobacteriales、Erysipelotrichales相对丰度则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本研究表明脾虚便秘小鼠肠道细菌多样性明显减少,Actinobacteria、Bifi dobacteriales、Erysipelotrichales等是小鼠脾虚便秘相关的重要肠道细菌.(图3表3参25) 李丹丹 肖新云 邓艳玲 佘颜 赵先平 谭周进关键词:肠道细菌 微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