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倩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画学
  • 1篇得体
  • 1篇玄学
  • 1篇责任追究
  • 1篇债权
  • 1篇债权人
  • 1篇债权人利益
  • 1篇债权人利益保...
  • 1篇尚书
  • 1篇诗学
  • 1篇诉求
  • 1篇题画
  • 1篇题画诗
  • 1篇体式
  • 1篇通经致用
  • 1篇清算
  • 1篇清算程序
  • 1篇权人
  • 1篇魏晋
  • 1篇魏晋玄学

机构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6篇康倩
  • 2篇党圣元

传媒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笔墨当随时代——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画学思想发微被引量:2
2019年
陈师曾的《文人画之价值》是中国现代美术史论中关于传统文人画评价问题的一篇名作,也是一篇极具理论内涵和标识性文化意义的经典文献。陈师曾在《文人画之价值》中对传统文人画之定义、文人画首重精神之特点、文人画之形体观念,以及文人画家之内养功夫等涉及文人画价值评估和美学意义重要问题,一一进行了论述与辨析,并阐发了文人画在现代意识语境下的美学"进步"意义。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并非单纯是为文人画辩护,而是同时在思考文人画传统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路径,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当时的美术观念,尤其是当时关于传统绘画评论问题上的观念冲突与交锋,以及中国画学思想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古今、中西冲撞和整合融通情状,意义重要,值得充分重视。陈师曾的《文人画之价值》在如何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阐释和创新性转化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并且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至我们今天读来,亦能从中获得诸多的教益。
康倩
关键词:文人画传承发展
辨章学术 集其大成——马士远《两汉<尚书>学研究》评述
2018年
汉代自武帝时期“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尊崇儒学,润饰政治,将《诗》《书》《礼》《易》《春秋》奉为儒家经书、治世宝典.官方设立五经博士,培养经学人才,通经致用,学士趋之若鹜,经学走向昌明极盛之境.在诸经中,《尚书》因其蕴含着以和谐、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诉求,被儒家誉为“政事之纪”,具有“疏通知远”“长于政”“道事”“广听”等资政垂教的作用。
康倩党圣元
关键词:《尚书》辨章学术两汉罢黜百家通经致用价值诉求
论我国公司解散清算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一直是我国公司法的核心价值之一。公司解散清算作为公司退出市场终止法人资格的重要环节,关系着股东、债权人、公司员工等诸多主体的切身利益。公司在解散以后,不再对外经营产生收益,各方主体只能从公司现有资产中...
康倩
关键词:债权人利益保护清算程序责任追究
文献传递
“举本统末”与王弼思想的再认识
2018年
学界通常将王弼的思想视作"本体论"或"贵无论",但这些概括未必能涵盖王弼思想的基本理路。概言之,王弼思想以"举本统末"为枢纽。"崇本息末""崇本举末""举本统末"等表述并不相悖,均强调"本""末"并举、以"本"统"末"。至于"本""母"的具体存在形式,王弼的诠释文本因袭了《老子》一书中"道"的概念,同时,王弼对于《老子》一书中已经出现但没有过多论述的"无"和"一"予以特别强调。"执一御众"或者"以寡统众",也是王弼"举本统末"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何晏相比,王弼使"本""末"得以更好地融贯,其"举本统末"的思想虽然着眼于"本",但落脚点则是"末",这突出体现于其政治观与伦理观。"本""末"作为王弼思想的一体两翼,不可偏于一面,也不可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
党圣元康倩
关键词:魏晋玄学本体论贵无论
画内与画外——苏轼题画诗研究
北宋时期,文人品画、题画或以绘画为题材的唱和风气兴盛,使题画诗创作至北宋中后叶蔚然成风,从而推动了诗歌与书画艺术深度融合的自觉意识,并且留下了许多题画诗佳篇。苏轼正是其时热衷题咏绘画的文人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更为...
康倩
关键词:题画诗诗学画学
文献传递
传统文学批评中的“得体”论被引量:2
2019年
"以体论文"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个传统,历代文论家及其批评论著在"以体论文"的自觉意识下,主张文章创作先需"识体""辨体",遵守文章的"体制"和"体式",以使文章写作"得体",由此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得体"论。"得体"论是传统文体观念与文体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体"作为传统文体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或者说关键词,其具有多向度的理论内涵,包括文章的"体制""体式""体貌"诸多方面的要求。文章对此进行梳理和阐释,并且认为"得体"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学思想的重要特色之一,其对中华文脉的传承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如何通过创造性阐释和创新性转化,则值得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
康倩
关键词:体式辨体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