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恶性胃肠神经外胚层肿瘤:一种新的肿瘤实体?
- 2013年
- 腱膜及肌腱透明细胞肉瘤(CCSTA)在1965年被Enzinger首次描述,后来由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向黑色素细胞分化的特征,被重命名为“软组织恶性黑色素瘤”。Bridge等指出,CCSTA存在涉及EWSR1-ATFI重排的特征性染色体易位t(12;22)(q13;q12),由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缺乏这一特征性的染色体易位,CCSTA目前被认为是有别于黑色素瘤的一个独立的疾病实体。
- 陈敏刘勇
- 关键词:神经外胚层肿瘤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染色体易位胃肠透明细胞肉瘤
- 原发性纵隔(胸腺)大B细胞性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胸腺)大B细胞性淋巴瘤(PMB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PMB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PMBL中男性2例,女性1例。其中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纵隔肿块,其中1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另1例表现为胸骨肿块。光镜下可见大量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伴不同程度的硬化性纤维性间质背景,瘤细胞被硬化的胶原纤维束分割;瘤细胞中等偏大,胞质丰富透亮,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其中可见少量呈分叶状异型核的大细胞。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20和CD79a均(+),CD3和CD5均(-)。其中2例CD30(+),1例CD23(+);Ki-67阳性指数>70%。结论 PMBL是一种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形态学表现多种多样,光镜下易误诊,诊断需依靠组织病理学特点结合相关免疫组化标记。
- 陈敏刘勇路名芝
- 关键词: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
- 半枝莲新克罗烷型二萜对人OCI-LY1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D类蛋白(cycnlin D3)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OCI-LY1中的表达及半枝莲新克罗烷型二萜(半枝莲二萜J)对其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yclin D3蛋白表达。结果半枝莲二萜J对OCI-LY1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半枝莲二萜J诱导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且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另外,G2/M期细胞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逐渐减少。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半枝莲二萜J以剂量依赖形式使cyclin D3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半枝莲二萜J具有抑制OCILY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同时可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通过下调cyclin D3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
- 刘谦陈敏徐芳华喻友爱刘勇
- 关键词:半枝莲凋亡
- 缝隙连接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防治中的作用被引量:9
- 2010年
-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s,GJ)是由相邻细胞间许多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六聚体组成,为细胞间无机离子、水溶性小分子(<1 ku)、代谢产物提供电和化学交流,从而协调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生理过程。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非常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x重构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各过程,该文主要对Cx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防治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陈敏蒋丽萍洪涛
- 关键词:缝隙连接蛋白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白细胞平滑肌细胞斑块
- RNA干扰沉默Cx43基因表达抑制血管再狭窄的研究
- 研究背景: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然而,PCI术后...
- 陈敏
- 关键词:慢病毒RNA干扰缝隙连接蛋白43血管再狭窄
- 文献传递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类似淋巴瘤
- 2013年
- 人类90%以上都有过EBV感染,但绝大多数人表现为终生无症状性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原发EBV感染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特征性表现为扁桃体炎/咽喉炎,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三联征。尽管原发EBV感染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急性IM的发病率在青年期开始上升并在成年期下降。儿童原发EBV感染常见且常常无临床表现。然而,少数原发EBV感染的婴幼儿表现为IM。
- Louissaint A JrFerry J ASoupir C P陈敏刘勇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EBV感染颈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炎咽喉炎
- 无t(14;18)染色体易位滤泡性淋巴瘤中BCL-2蛋白表达的变异
- 2013年
- 滤泡性淋巴瘤(FL)的遗传学特征为t(14;18)(q32;q21)染色体易位,导致肿瘤细胞BCL-2基因重排,BCL-2蛋白过表达。部分BCL-2蛋白阳性表达的FL中缺乏t(14;18)染色体易位,也有少数FL同时缺乏BCL-2蛋白表达及t(14;18)染色体易位。BCL-2是一种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抑制细胞的凋亡,对FL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关于无t(14;18)染色体易位FL中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目前尚不清楚。
- 陈敏刘勇
- 关键词:BCL-2蛋白表达染色体易位滤泡性淋巴瘤凋亡抑制基因遗传学特征基因重排
- 骨髓活检标本中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被引量:2
- 2021年
-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是一种通常发生于淋巴结的B细胞肿瘤,具有扩散到结外的潜能,可累及几乎任何器官系统,如肺、肝、骨和骨髓。原发结外CHL不常见,原发骨髓累及的CHL更为罕见(0.25%),其通常发生于HIV阳性患者且通常与EBV相关。
- Laurent CArber D AJohnston P陈敏刘勇
- 关键词: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HIV阳性患者B细胞肿瘤骨髓CHL结外
- 滤泡树突状细胞的相关标志物被引量:2
- 2013年
- 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FDC)是存在于淋巴滤泡中的一类抗原提呈细胞,在淋巴滤泡中形成网状结构,在许多反应性淋巴结病或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可见FDC的增生。生发中心明暗区包含两种不同亚型的FDC,它们的形态和表型各不相同。免疫组化标记FDC不同标志物呈现不同的染色特征,这也许对反应性淋巴结病或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增生的FDC种类区分有所帮助。
- 陈敏刘勇
- 关键词:滤泡树突状细胞标志物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