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金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信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修补术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带线
  • 1篇单孔
  • 1篇单孔腹腔镜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根治
  • 1篇直肠癌根治术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溃疡
  • 1篇术后
  • 1篇全切
  • 1篇全切术
  • 1篇疝囊
  • 1篇疝修补
  • 1篇疝修补术
  • 1篇胃十二指肠
  • 1篇胃十二指肠溃...

机构

  • 4篇信宜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郑金
  • 1篇龙生

传媒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CPT-11与5-FU/CF联合治疗效果观察
2015年
目的:对应用伊立替康(CPT-11)联合5-氟脲嘧啶/醛氢叶酸钙(5-FU/CF)方案对患有高危Ⅱ期结直肠癌的患者在根治术后实施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患有高危Ⅱ期结直肠癌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常规化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基础上加用CPT-11联合5-FU/CF方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治疗效果、手术治疗后1年和3年的存活人数、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结直肠癌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结直肠癌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1年和3年的存活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结直肠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PT-11联合5-FU/CF方案对患有高危Ⅱ期结直肠癌的患者在根治术后实施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郑金
关键词:CPT-115-FU/CF
对比分析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对应用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两种方式对患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在某院就诊的患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分化型甲状腺癌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甲状腺全切术对患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郑金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术分化型甲状腺癌
带线缝针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带线缝针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三孔法、四孔法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观察组采用带线缝针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剂使用率、切口感染率及术后腹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切口美观满意度为90%,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带线缝针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修补术的手术效果显著。
郑金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穿孔修补术
残端疝囊处理方式对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采用不同方法处理疝囊残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以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予以不同残端疝囊处理方式。试验组37例,疝囊离断后远端残腔连续螺旋内荷包缝扎并固定在腹直肌下缘;对照组37例,疝囊离断后远端残腔旷置使游离于腹腔。观察比较两组基本手术指标与术后不同时点NRS疼痛评分,观察两组血清肿发生情况,随访统计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术后3d试验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Ⅰ型、Ⅱ型血清肿占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腹股沟疝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将离断后的疝囊远端残腔连续螺旋内荷包缝扎并固定在腹直肌下缘,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血清肿的发生,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
甘凯丰龙生郑金
关键词:腹股沟疝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