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超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柴油
  • 2篇柴油机
  • 2篇柴油机颗粒
  • 1篇铁基
  • 1篇燃机
  • 1篇燃油
  • 1篇燃油添加剂
  • 1篇热量传递
  • 1篇粒径
  • 1篇粒径分布
  • 1篇量浓度
  • 1篇内燃
  • 1篇内燃机
  • 1篇颗粒数
  • 1篇活化能
  • 1篇DPF
  • 1篇表观活化能
  • 1篇DOC

机构

  • 4篇西华大学
  • 1篇广西玉柴机器...

作者

  • 4篇孟忠伟
  • 4篇陈超
  • 3篇张川
  • 3篇李路
  • 2篇闫妍
  • 1篇张靖
  • 1篇张文强
  • 1篇吴辉

传媒

  • 2篇车用发动机
  • 2篇内燃机工程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DOC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基于柴油机台架试验,在一款柴油机上加装了DOC装置,研究了DOC前后颗粒数量浓度、DOC前后颗粒SOF含量和活化能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DOC能降低核模态颗粒数量浓度和积聚态颗粒数量浓度,但随着转矩增加,DOC反而会使积聚态颗粒数量浓度增加。DOC对颗粒总数量浓度的影响随柴油机转矩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转矩为50N·m和100N·m工况下,DOC能使颗粒SOF组分含量降低,使颗粒的表观氧化活化能升高。此外,排气颗粒的表观氧化活化能随SOF含量的增加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孟忠伟张川李路张文强陈超
关键词:DOC柴油机颗粒表观活化能
铁基燃油添加剂对柴油机颗粒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基于发动机试验台架,对柴油中添加微量的铁基燃油添加剂进行了试验,从颗粒物数量浓度和粒径的分布特性、排气烟度、颗粒物的氧化特性等方面研究了燃油添加剂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油添加剂能降低柴油机排气温度和排气烟度。加入添加剂后,核模态颗粒数量浓度增加,峰值粒径也增加;积聚态颗粒数量浓度无明显变化;颗粒物总数量浓度增加,但添加剂浓度对颗粒数量浓度影响较小。添加剂使颗粒物中SOF含量增加,同时也使得微粒的氧化表观活化能和起燃温度都降低。
张川孟忠伟陈超王武先张靖
关键词:柴油机燃油添加剂粒径分布
DPF分区再生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基于外加热源再生性能测试台架,探索了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分区再生对再生性能的影响及其传热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单区沉积再生时,Ⅰ区沉积和Ⅱ区沉积时容易出现较高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度梯度,同时再生效率也较高;沉积区域越偏离轴心,其再生效率越低。双区沉积再生时,沉积区域间距越小且越靠近轴心则越利于再生,再生效率也越高。多区沉积再生时,相比其他沉积情况,当Ⅱ区不沉积颗粒时,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度梯度较低,同时具有较高的再生效率。DPF内部热量主要聚集在轴心末端位置,当DPF末端发生剧烈再生时热量具有向前传递的趋势。
孟忠伟陈超李路吴辉闫妍
关键词:内燃机热量传递
CDPF再生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外加热源再生性能测试台架,研究了来流参数和灰沉积对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CDPF)再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比较了DPF和CDPF在再生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来流温度的增加,载体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度梯度先保持不变,后迅速增大,再生效率和效能比也逐渐增大;随着来流温度脉冲持续时间的增长,载体的最高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最大温度梯度略有增大,再生效率逐渐增大,但效能比却逐渐降低;随着灰沉积量的逐渐增大,载体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度梯度基本保持不变,再生效率和效能比却逐渐降低;在来流温度为475℃时,相较于DPF内碳黑基本不发生反应,CDPF内碳黑发生剧烈氧化,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度梯度升高,再生效率和效能比也随之升高。
李路孟忠伟陈超张川闫妍柏威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