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筠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腹腔肿瘤的徒手穿刺技巧被引量:1
- 2018年
- 放射性碘-125(125I)粒子治疗技术安全、微创、疗效确切,已被广泛应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或转移结节(直径7cm以下的实体病灶)。该项治疗手段通过穿刺技术实现在肿瘤内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依靠粒子持续释放的γ射线对肿瘤起到持续放射治疗,因此,合理布源、使放射剂量达到合理化分布,以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 李清春杨文涛盖保东梁筠
- 关键词:粒子植入腹腔肿瘤碘-125穿刺技巧原发性恶性肿瘤徒手
-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1例
- 2019年
- 患者,女,31岁。因出生后间断腹痛31年,加重伴恶心5个月入院。患者自出生后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腹痛,为阵发性,频次不定,无恶心、呕吐,排气排便正常。因腹痛可自行好转,未在意。5个月前再次出现腹痛发作10余次,进食后显著,持续时间不定,伴恶心,无呕吐,无腹胀,可自行缓解。入院查体:T 36.5 ℃。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右侧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活跃,未闻及气过水声。入院后行血常规等检查无明显异常。腹部增强CT检查示小肠位于右侧腹部,肠系膜上动脉向右侧弯曲,提示可能为先天性异常(图1)。全消化道造影显示结肠位于左侧腹部(图2)。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由于患者未出现肠梗阻、便血、腹膜炎等并发症,因此未行手术治疗。给予调整饮食结构、改善排便习惯、促进消化等保守治疗,患者症状缓解后出院。随访2个月,患者自诉恢复良好。
- 李清春梁筠杨文涛盖保东宋德锋
- 十二指肠蛔虫致急性胰腺炎一例
- 2015年
- 1临床资料 女,42岁,因腹痛14h,伴腹泻、恶心、呕吐人院。缘于14h前正常进食后出现腹痛、腹泻,腹痛呈持续性,伴后腰放射痛,伴有恶心、呕吐,无发热,9h前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查血淀粉酶296温氏单位,尿淀粉酶572温氏单位,为明确诊治到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就诊,急诊以“急性胰腺炎”收入院。
- 程显斌李清春梁筠白伟胡海霞盖保东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医院就诊对症治疗血淀粉酶尿淀粉酶
- 超声引导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近膈处肝癌中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近膈处肝癌的临床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10例近膈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按计划行粒子植入,植入^(125)I粒子19~108枚,平均植入58.1枚。植入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57 min。术后质量验证示粒子分布满意,无补种情况发生。2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经抗炎及对症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疼痛,给予止痛治疗后好转。10例患者术后复查均未发现腹腔出血及积液,无血、气胸等肺部并发症发生,无胆汁漏、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0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10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6~43个月,中位数为18.5个月。随访期间,2例出现粒子移位,未出现严重后果,未予处理;未发现其他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近膈处肝癌的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具有其优势。
- 李清春杨冬艳盖保东梁筠
- 关键词:^125I粒子植入超声引导安全性
- 胃肠疾病筛查平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胃肠疾病的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胃肠疾病筛查平台应用于健康体检中,可筛查胃肠道癌前病变、癌前疾病和胃肠道肿瘤,并能够对体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措施;通过对胃肠疾病相关体检项目进行筛查以及对体检结果的专业化解读,能够准确地判断体检者的胃肠道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和诊断胃肠道疾病,并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专业化的诊疗意见,住院流程更快捷,可进行追踪式健康管理及胃肠疾病健康宣教。
- 李清春李洪军梁筠
- 关键词:胃肠疾病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