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伟鹏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主题

  • 3篇课程
  • 2篇世界文学
  • 2篇诺顿
  • 2篇文学
  • 2篇课程改革
  • 1篇东方文学
  • 1篇学前教育
  • 1篇学前教育课程
  • 1篇幼儿
  • 1篇幼儿园课程
  • 1篇幼儿园课程建...
  • 1篇幼教
  • 1篇幼教课程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文化
  • 1篇适宜性
  • 1篇作品选
  • 1篇文化
  • 1篇文学传统

机构

  • 5篇香港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杨伟鹏
  • 2篇刘洪涛
  • 1篇李辉

传媒

  • 3篇幼儿教育(教...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历程与启示被引量:2
2018年
为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新加坡政府以课程改革为着眼点及突破口,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本文系统介绍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包括2000年颁布《学前教育的理想成果》,2003年颁布《培养早期学习者:新加坡幼儿园课程框架》,2008年颁布《幼儿园课程框架》,2010年在社青体部成立早期儿童研究基金会,2012年基于“iTeach”原则修订《幼儿园课程框架》并予以实施,2013年成立早期儿童发展署等,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杨伟鹏陈南希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课程改革教育政策
中国百年幼教课程改革之历史反思被引量:1
2017年
从1903年第一所幼稚园诞生以来,中国的幼教课程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中国幼教课程的发生发展脉络可划分为最初诞生、现代发展和当代改革三个密切相关的历史阶段.研究者在对这百余年幼教课程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回顾与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中国、面向现实、面向文化、面向自己”的未来幼教课程发展的四条建议。
李辉杨伟鹏
关键词:幼教课程
《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及其文学观
2016年
编选世界文学作品选,是美国世界文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有长达一个世纪的历史,仅在21世纪,就有三种大部头的重要成果面世。除了《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第二、三版之外,还有著名比较文学学者、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大卫·丹穆若什(David Damrosch)等主编的《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The Longma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2004年初版,2008年再版)。
刘洪涛杨伟鹏
关键词:世界文学文学传统中国比较文学东方文学
美国《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及其世界文学观的发展被引量:2
2016年
《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系列从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数百万的教师、学生和普通读者阅读使用,获得了较高的声誉,在现有诸多世界文学选集中占据权威地位。本文以2012年最新版《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若干以往版本,对其选用、译介、编排、解释世界文学作品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呈现其世界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世界文学是多元起源,其发展不是汇聚在一起的河流,而是多条线索的交织;世界文学的范围从西方拓展到全世界,从"名著"扩大到"代表性作品",从纯文学作品延伸到思想文献、民间文学和大众作品。《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按"主题"划分教学模块,每个主题模块统领若干文本,增强了作品的关联性,而大量辅助性资源也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刘洪涛杨伟鹏
关键词:世界文学
推动STEM教育: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幼儿园课程建设被引量:2
2018年
在已经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必然与科技和工程进行深度的融合,而这要求学前教育要全面关注STEM教育,改革原有的课程实践。在课程目标上,应系统关注知识、操作技能、思维技能、态度、复杂性操作等多维目标。在课程方法上,幼儿园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策略开展STEM教育活动,凸显STEM学习的生活性、探索性和操作性。在课程内容上,应涵盖生存系统、物质系统、地球与空间系统、技术与生活系统等范畴,梳理关键经验,开发体系化的活动材料和内容。同时,我们应保持对自身所处环境的自觉。建设适宜中国社会文化现实的学前教育STEM课程。
杨伟鹏张丹丹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