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选世界文学作品选,是美国世界文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有长达一个世纪的历史,仅在21世纪,就有三种大部头的重要成果面世。除了《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第二、三版之外,还有著名比较文学学者、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大卫·丹穆若什(David Damrosch)等主编的《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The Longma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2004年初版,2008年再版)。
《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系列从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数百万的教师、学生和普通读者阅读使用,获得了较高的声誉,在现有诸多世界文学选集中占据权威地位。本文以2012年最新版《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若干以往版本,对其选用、译介、编排、解释世界文学作品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呈现其世界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世界文学是多元起源,其发展不是汇聚在一起的河流,而是多条线索的交织;世界文学的范围从西方拓展到全世界,从"名著"扩大到"代表性作品",从纯文学作品延伸到思想文献、民间文学和大众作品。《诺顿世界文学作品选》按"主题"划分教学模块,每个主题模块统领若干文本,增强了作品的关联性,而大量辅助性资源也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