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月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大豆粒长、粒宽性状多年的遗传分析与互作位点定位被引量:2
- 2016年
- 大豆的粒形性状主要包括子粒的粒长、粒宽、粒厚和体现形态学的长宽比、长厚比和宽厚比。本研究以Charleston为母本,东农594为父本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从2006年种植在东北农业大学农场试验田,采用SEA-DH软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了大豆粒长、粒宽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基因互作分析。此外,利用自主研发的Gene interaction软件完成了大豆连锁群的互作位点的分子标记分析,利用Circos绘制互作位点连锁群信息。结果表明粒长和粒宽性状主要以2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方式遗传,粒长的两对主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粒宽性状的两对主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重叠作用和抑制作用。利用互作软件,2008年粒长中符合率≥85%的互作位点共有261对,代表性的互作对包括Satt202(134.1)/Satt009(0)、Satt202(134.1)/Satt584(107.5)、Satt202(134.1)/Satt440(25.4)。2009年粒宽中符合率≥85%的互作位点共有37对,代表性的互作对包括Satt289(142.1)/Satt009(0)、Satt009(0)/Sat_076(93.3)、Satt200(72.5)/Satt009(0)。
- 谷月徐明月张清秀金会会蒋洪蔚辛大伟齐照明刘春燕胡振帮陈庆山
- 关键词:大豆基因互作
- 根瘤菌HH103 Ⅲ型效应因子编码基因的突变方法改进
- 2015年
- 突变基因的编码序列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个有效途径。三亲杂交是利用细菌结合的特性使外源DNA进入受体细胞,通过外源DNA与基因组目标序列发生同源重组,进而实现突变目标基因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同源臂的长度和混合菌比例,明确其对三亲杂交效率的影响。以根瘤菌HH103的芋型效应因子编码基因nop B、nop C、nop L为例,对混合菌(根瘤菌,帮助菌株,供体菌株)的比例和同源臂的长度设置了不同的梯度组合,探讨根瘤菌Ⅲ型效应因子突变的高效方法。结果显示,左右同源臂的长度为521 bp、861 bp时和三种菌混合的比例为2:1:1的因素组合,是突变目标基因最高效的组合方法。本研究所改进方法可为根瘤菌及其它革兰氏阴性菌的基因高效突变研究提供参考。
- 付营辛大伟刘洋王锦辉李长育刘丽敏于仁敬尹燕斌谷月邱海阳王雅楠刘春燕陈庆山
- 野生大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百粒重的选择牵连效应及响应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利用野生大豆导入系群体和多位点扫描分析方法研究了针对百粒重性状的选择牵连效应,找到与百粒重性状相关联的位点,并分析了这些位点在选择条件的响应。随机群体28.10%的位点出现偏分离(P〈0.05),经百粒重选择后等位基因偏分离比例减少,偏分离程度加大。标记异常偏分离率缩小到4.13%和23.14%,卡方值变幅缩小至0~166.67和0.01~81.30。对随机群体和选择群体的供体片段导入频率,在P〈0.05水平下进行卡方分析,定位到与百粒重相关的的12个位点。
- 王久镇王丹华马占洲谷月曾庆力刘春燕蒋洪蔚陈庆山
- 关键词:大豆染色体片段代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