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
- 作品数:19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一种滨海缺水区利用咸水水汽提高植树成活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缺水区利用咸水水汽提高植物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四步,分别为挖掘咸水水汽来源、制作和安装咸水水汽利用装置、产生水汽、水汽输送与利用;咸水水汽来源为咸水沟或咸水池,深度要求达到地下水位线以下0.5米;咸水水...
- 肖辉潘洁程文娟王立艳肖茜赵杰
- 文献传递
- 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探讨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硫酸钙、硫酸铝、硫酸铁、硫酸亚铁、硫磺对土壤全盐、pH及离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剂的种类不同,下渗水离子含量差异较大;第一次淋洗,硫酸钙、硫酸铝、硫酸铁处理下渗水中Na^(+)和Cl-含量分别比CK高54.78%和58.25%、35.44%和39.22%、32.65%和34.82%,表明添加这3种改良剂对土壤的降盐效果较好,其中硫酸钙处理效果最好;第二次淋洗,硫酸铁、硫酸钙和硫酸铝处理的Na^(+)含量比CK高75.14%~347.76%。综合2次淋洗效果,表明硫酸钙处理对土壤中的Na^(+)淋洗效果更明显。与CK相比,各改良剂土壤pH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H降低2.23%~3.84%;不同改良剂对土壤离子的影响各不相同,添加改良剂各处理土壤中的Ca^(2+)和Mg^(2+)含量均高于CK。综合考虑到不同改良剂对土壤pH、Na^(+)和Cl-含量的影响,建议用硫酸铁和硫酸钙组合对滨海盐碱地进行改良。
- 王立艳潘洁赵杰李梦琦张慧王春水董昱辰肖辉
- 关键词:土壤滨海盐碱地改良剂可溶性盐分盐分离子
- 天津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年际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利用2010-2020年天津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农作物产量、常用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农膜、柴油使用量等统计数据,估算了天津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碳排放情况,以期为天津农田固碳减排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结果表明:2010-2020年天津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相对稳定,年均434万t。粮食作物中玉米和小麦的碳吸收量占比最高,且整体上均呈平缓增长趋势。农田碳排放总量逐年降低,由2010年的32.88万t降到2020年的14.25万t,总降幅约57%。各碳排放源中,化肥的碳排放占比最高,且基本上逐年降低。柴油和农膜是仅次于化肥的排放源,碳排放量均逐年降低。天津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明显大于碳排放,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净碳汇的年度变化不明显,年均408万t。
- 李梦琦张慧赵杰王立艳董昱辰肖辉
-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碳排放
- 滨海盐碱土壤盐分离子对番茄钙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以“勇士808”号番茄为试材,采用阳离子(Na^(+)、K^(+)、Mg^(2+)、Ca^(2+))和阴离子(CO_(3)^(2-)、HCO_(3)^(-)、SO_(4)^(2-)、Cl^(-))正交设计实验,研究了土壤中盐分离子对番茄植株根、茎、叶钙离子吸收的影响,以期揭示滨海盐碱地番茄生理缺钙机理。结果表明:阳离子中Na^(+)与番茄植株根、茎、叶中钙含量均呈负相关,且影响显著,低浓度的Na^(+)有利于根部从土壤中吸收Ca^(2+);K^(+)与番茄植株各器官中钙含量呈负相关,而Ca^(2+)和Mg^(2+)则与番茄植株各器官中钙含量呈正相关。阴离子中CO_(3)^(2-)与番茄植株根、茎、叶的钙含量均呈负相关,且影响显著;其余阴离子对植株钙含量影响不显著。
- 赵杰肖辉王立艳李梦琦张慧项娟
- 关键词:盐分离子脐腐病
- 新型环糊精手性色谱拆分材料的点击化学调控及拆分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通过点击化学方式对单叠氮环糊精进行衍生,引入具备不同作用位点的功能化基团,对环糊精手性分离性能进行调控。首先通过醚键将单叠氮环糊精接枝到硅胶表面进一步通过Cu(Ⅰ)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点击化学)在环糊精小口端分别引入叔丁基、苯基、酯基和羟基基团,构建了4种新型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反相分离模式实现了异嗯唑啉和丹磺酰氨基酸共16种对映体的手性拆分。酯基功能化的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对多数异嗯唑啉类有良好的拆分效果,其中,2-氯苯基-异嗯唑(2ClPh-OPr)分离度可达1.62。丹磺酰氨基酸类最佳分离pH值为5.0,叔丁基功能化固定相具有最好的分离效果,大部分样品可实现基线分离(R_s>1.5)。
- 武志花赵杰李珅王勇
- 关键词:环糊精手性固定相点击化学
- 滨海缺水区设施蔬菜周年雨水咸水混合灌溉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滨海缺水区设施蔬菜周年雨水咸水混合灌溉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单元、咸水抽取单元、雨水咸水混配及灌溉单元;所述雨水收集为日光温室膜面进行集雨,雨水经集雨槽收集,直通集雨水窖;所述咸水抽取单元,为打浅层井,提...
- 肖辉潘洁张慧张余良王立艳赵杰
- 文献传递
- 天津市设施蔬菜土壤质量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调查了天津市10个涉农区的设施蔬菜土壤(0~20 cm),分析了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有机质(SOM)、全盐(Salt)、pH 6种土壤化学性质及Cd、Pb、As、Hg、Cr、Cu、Zn、Ni 8种土壤重金属指标。研究发现AK、SOM、pH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区间差异显著;10个区的平均SOM为35.11 g/kg;平均Salt含量为2.55‰;10个区的土壤偏碱性,土壤平均pH为7.91;土壤主要污染物为Cd,其余7种重金属均在风险筛选值范围内。Pearson分析发现,设施蔬菜土壤中Salt与土壤中的AN、AP、AK、SOM含量呈正相关,表明过量施肥导致土壤盐渍化;土壤pH与AN、AP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施用氮、磷肥可以酸化土壤。种植年限与14个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高强度水肥投入与种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轻土壤盐碱盐渍化程度、降低土壤pH的作用,但是要注意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
- 张慧李梦琦程文娟张余良赵会薇赵杰王立艳肖辉
- 关键词:土壤调查土壤养分土壤肥力土壤重金属
-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动态以2010-2020年为例被引量:3
- 2023年
- 根据2010-2020年我国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农作物产量、播种面积、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农膜、柴油使用量等统计数据,估算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情况,以期为实现我国农田固碳减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结果表明:2010-2020年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涨幅约18%;玉米对碳吸收贡献最高,约为总量的30%~36%;2010-2020年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先上升后下降,总降幅约8%;各碳源对碳排放量的贡献为化肥>农膜≈柴油>农药>灌溉;2020年不同省市自治区的碳吸收及碳排放差异明显;2010-2020年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明显大于碳排放,表现出较强的碳汇功能,且净碳汇逐年增加;2020年各省市自治区农田生态系统均表现为碳汇,净碳汇差异明显。
- 李梦琦肖辉张慧程文娟赵杰王立艳董昱辰
-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碳排放
- 木醋液与杀菌剂复配对番茄枯萎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5
- 2021年
- 为明确木醋液对番茄枯萎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在杀菌剂减量施用方面的作用,通过抑菌圈法和室内盆栽试验,研究木醋液及其与苯甲·多菌灵、腐霉利等杀菌剂配施对番茄枯萎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木醋液小于500倍的稀释液对番茄枯萎病病菌、灰霉病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00倍稀释液抑菌率分别达85.82%、90.97%;木醋液对番茄枯萎病菌的EC 50、EC 90分别为4.07、12.22μg/mL,对番茄灰霉病病菌的EC 50、EC 90分别为3.87、10.62μg/mL,木醋液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效果好于对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木醋液小于300倍的稀释液对盆栽番茄枯萎病、灰霉病均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木醋液与农药配施可提高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所选杀菌剂减量20%与木醋液300倍液配合使用,对番茄枯萎病菌、灰霉病菌抑菌率分别达91.43%、70.65%,对番茄枯萎病、灰霉病的预防性防治效果分别为69.62%、74.38%,治疗效果分别为64.67%、69.33%,均与农药不减量处理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木醋液对番茄枯萎病、灰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并且与农药配施可降低农药使用量。
- 肖辉肖辉程文娟张鹏焦汝民王立艳王立艳赵杰
- 关键词:木醋液番茄枯萎病番茄灰霉病农药减量
- 滨海盐碱地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为达到滨海中低产田地区土壤培肥及玉米高产高效的目标,以天津滨海盐碱地区夏玉米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滨海盐碱地上种植玉米,施用有机无机肥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T_(3)处理产量最高为9873 kg·hm^(-2),较不施肥增产53.62%,其他几个处理增产幅度为3.94%~51.88%;盐碱土壤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T_(3)处理效果最为明显,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最高,T_(2)处理效果次之。综上,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促进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提高,其中以T_(3)处理(33%有机肥+67%化肥)最佳。
- 杨勇王立艳高伟赵杰李梦琦王景余
- 关键词:滨海盐碱地有机无机肥配施玉米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