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杰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耐药
  • 4篇耐药性
  • 3篇病原菌
  • 2篇新生儿
  • 2篇药性分析
  • 2篇耐药基因
  • 2篇耐药机制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基因
  • 2篇儿科
  • 2篇儿科患者
  • 2篇儿童
  • 2篇埃希菌
  • 2篇病原
  • 2篇大肠埃希菌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新生儿重症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 1篇心功能

机构

  • 8篇河南大学

作者

  • 8篇高杰
  • 4篇李英
  • 4篇王文英
  • 2篇商亚敏
  • 1篇娄春艳
  • 1篇李英
  • 1篇汪奇伟
  • 1篇李艳阳
  • 1篇王海磊
  • 1篇吴静
  • 1篇谌丽娟
  • 1篇何书

传媒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生脉饮口服液治疗小儿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生脉饮口服液治疗小儿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儿科7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儿(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方案治疗,其中观察组另给予生脉饮口服液,分析该生脉饮口服液对该疾病是否有益。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70.27%。治疗后,观察组LVEF、LVSD、LVDD分别为(45.13±3.27%、40.95±2.26mm、42.95±2.14mm),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0.18±3.16%、45.08±2.35mm、47.23±2.30mm)。(3)治疗后,观察组SDNN、SDANN、r MSDD、p NN50分别为(127.9±7.8ms、119.4±7.2ms、29.31±2.52ms、17.35±1.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5.8±7.1ms、104.5±6.9ms、25.82±2.44ms、13.28±0.98%)。(4)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41%,略低于对照组13.5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治疗开始起1年内,对照组死亡6例(16.22%),和观察组5例(13.51%)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脉饮口服液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心功能,增加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
高杰李英王文英
关键词:生脉饮口服液扩张型心肌病小儿心功能
2013-2015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分离菌类型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了解2013-2015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类型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收集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菌株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耐药性变迁情况。结果 1 743份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756株病原菌,其中肺炎链球菌275株,占36.38%;流感嗜血杆菌181株,占23.94%;卡他莫拉菌211株,占27.91%;其他菌89株,占11.77%。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00%,对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噻肟等的耐药率分别为72.36%、35.27%、26.55%、85.09%、74.55%和0.73%,未检出对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利福平、氯霉素、四环素、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59.67%、2.76%、22.10%、33.15%、0.55%和0.55%,对利福平、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较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对利福平、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较敏感。卡他莫拉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利福平、苯唑西林、呋喃妥因、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分别为100.00%、76.67%、73.46%、29.38%、35.07%、24.17%、1.42%和0.95%;卡他莫拉菌对青霉素已经完全耐药,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仍然敏感。结论 2013-2015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卡他莫拉菌,各菌株对青霉素耐药明显,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相对敏感,临床治疗中可优先考虑。
李英高杰商亚敏
关键词: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儿科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及其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儿科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分布情况,为儿科患者抗感染治疗及致病菌耐药性的控制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儿科患者临床标本,经分离、鉴定共获得大肠埃希菌201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2015年CLSI标准判定结果。提取大肠埃希菌基因组DNA并设计耐药基因、可移动遗传元件扩增引物,通过PCR扩增检测其分布情况。结果药敏试验显示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分别为15.92%、33.83%、100.00%、64.68%、47.76%、4.98%、36.82%、18.91%、48.26%、38.81%、50.75%、12.94%和0.00%。PCR扩增ISCR1、IMP、tnpU、TEM、CTX-M-1、NDM-1、ant(3'')-Ⅰ、traA、qnr、aac(3)-Ⅱ、IS26、intⅠ1和SHV基因大小分别为475、587、403、535、891、287、284、272、240、237、387、373和305bp;IMP、CTX-M-1、TEM、SHV、NDM-1、aac(3)-Ⅱ、ant(3')-Ⅰ、qnr、intⅠ1、IS26、traA、tnpU和ISCR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96%、46.77%、55.72%、42.79%、3.98%、48.76%、29.85%、52.74%、54.73%、90.05%、80.60%、19.90%和39.80%。结论儿科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除了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外,对其余检测药物均耐药,其耐药性的产生与其耐药基因及遗传元件的分布情况关系密切。
王文英何书高杰
关键词:儿科患者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耐药基因
A组链球菌致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原学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致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A组链球菌(GAS)致病基因及耐药。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设计emm基因、SpeB基因、NudA基因和NudB基因,并进行PCR扩增。采用BLAST将产物序列与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并对结果判读。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成功分离出GAS菌株113株,其中2~6岁71例,6~11岁42例。GAS分离株未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和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对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分别为99.12%(112株)、90.27%(102株)、84.96%(96株)和2.65%(3株)。对单一抗生素耐药为7株(6.19%),对两种抗生素耐药13株(11.50%),对三种以上抗生素耐药93株(82.30%)。GAS分型:emm2型6株,emm4型10株,emm12型72株,emm25型3株,emm49型6株,emm57型4株,emm61型12株。113株GAS中,56株携带Aph3基因(49.56%),71株携带Aac6-I基因(62.83%),96株携带tetM基因(84.96%),113株携带链球菌外毒素B(100%),NudA和NudB各检出61株,携带率为53.98%。结论随着广谱类抗生素的应用,A组链球菌感染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日益减少,但耐药程度越来越高。
李艳阳王文英娄春艳高杰
关键词:A组链球菌急性肾小球肾炎耐药机制
小儿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被引量:1
2016年
背景:以往相关报道大多为成人或者动物骨髓间质干细胞,关于儿童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定向分化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探讨儿童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及神经元细胞的能力。方法:取传12代儿童骨髓间质干细胞,加入预诱导液(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及1 mmol/Lβ-巯基乙醇的DMEM培养液)、诱导液(含2%二甲基亚砜及150μmol/L丁基羟基茴香醚的DMEM培养液)进行定向诱导分化。诱导后30 min,7 d,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神经丝蛋白β-tublinⅢ的表达,诱导后0,5.5,6 d,RT-PCR检测nestin m 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经二甲基亚砜、丁基羟基茴香醚联合诱导之后,细胞胞体逐渐收缩为锥形和多角形、类圆形,胞体伸出突起并逐渐延长为细丝状。联合诱导至第6天,相邻细胞突起发生交互,形成网状;(2)诱导30 min后,nestin抗原表达呈阳性,诱导7 d后,β-tublinⅢ表达呈阳性;(3)诱导开始时(0 h)未出现nestin mRNA表达,诱导5.5 h时nestin mRNA表达呈阳性,诱导6 d时不再表达;(4)结果表明,小儿骨髓间质干细胞经二甲基亚砜、丁基羟基茴香醚体外联合诱导可分化为神经干细胞与神经元细胞。
李英高杰商亚敏汪奇伟王海磊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间质干细胞细胞诱导
儿科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其对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研究儿科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对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及耐药性控制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儿科患者的临床标本,从中分离大肠埃希菌114株,然后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用PCR法检测耐药基因分布情况。结果药敏试验测定大肠埃希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分别为链霉素57.89%,妥布霉素54.39%,庆大霉素44.74%,卡那霉素32.46%,亚胺培南17.54%,阿米卡星14.91%,美罗培南0.00%。PCR扩增大肠埃希菌OXA-51型酶基因、ant(3′′)-Ⅰ基因及aph(3′)-Ⅰ基因均阴性;OXA-23基因(796bp),CTX-M-1基因(833bp),NDM-1基因(386bp),aac(3)-Ⅱ基因(237bp),IMP基因(587bp)和aac(6′)-Ⅰ基因(394bp)扩增阳性率分别为9.65%、29.82%、18.42%、52.63%、20.18%,和12.28%。结论儿科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程度高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这与菌株内不同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有关。
高杰李英王文英
关键词:儿科患者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耐药基因
NICU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与病原菌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特点并对常见病原菌进行分析,为临床NICU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NICU收治的新生儿6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46例新生儿进行研究,观察其医院感染特点,对新生儿痰液、血液标本进行培养,观察病原菌分布;采用美国BD公司的细菌培养鉴定仪对细菌进行鉴定;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0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46例,发生率为7.08%,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感染、口腔和血液,少数新生儿表现为泌尿道及皮肤感染;46例感染新生儿共分离出病原菌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7株占60.65%,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0株占32.79%,以酿脓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4株占6.56%。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低,主要为呼吸道感染;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把控手卫生,掌握机械通气指征,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反复插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高杰李英谌丽娟吴静秦凌雁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回顾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2021年本院收治的败血症病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非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无菌采集患儿股静脉血用于检测。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IL-8和TNF-α。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64的平均荧光强度。分析IL-6、IL-8、TNF-α和CD64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意义。结果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81例,占住院新生儿4.85%。新生儿早发性败血症患儿28例,晚发性败血症患儿53例。症状中呼吸困难23例(23/81,28.40%)、体温异常21例(21/81,25.93%)、黄疸17例(17/81,20.99%)、腹胀呕吐7例(7/81,8.64%)和惊厥1例(1/81,1.23%)。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粪肠球菌数量分别为:13、11、7、3、2和1株。检出的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分别为:18、15、6、1和1株。检出的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分别为:4和1株。革兰阳性菌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利福平、妥布霉素、克林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为:59.46%、54.05%、67.57%、75.68%、32.43%、48.65%、45.95%、8.11%、27.03%、40.54%和2.70%,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未产生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3.81%、69.05%、47.62%、52.38%、45.24%、50.00%、59.52%、50.00%、40.48%、11.90%和14.29%,对粘菌素未产生耐药性。治疗前和治疗后3 d观察组患儿IL-6、IL-8、CRP、
高杰王莹莹谢春丹金闪闪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