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卫卫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清
  • 1篇乙肝
  • 1篇中晚期
  • 1篇中晚期肝癌
  • 1篇自发性细菌性...
  • 1篇晚期
  • 1篇晚期肝癌
  • 1篇细菌性
  • 1篇细菌性腹膜炎
  • 1篇结核
  • 1篇结核病
  • 1篇结核分枝杆菌
  • 1篇结核分枝杆菌...
  • 1篇抗病毒
  • 1篇化疗
  • 1篇患者化疗
  • 1篇降钙素
  • 1篇降钙素原
  • 1篇降钙素原检测
  • 1篇分枝杆菌

机构

  • 3篇荆门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钟卫卫
  • 2篇陈武松
  • 2篇邱其武
  • 2篇韩琴丽

传媒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抗病毒对乙肝后中晚期肝癌患者化疗的作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抗乙肝病毒治疗对乙肝中晚期肝癌患者化疗的疗效影响,探讨化疗联合应用抗乙肝病毒治疗的必要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行化疗治疗同时抗乙肝病毒治疗、病例资料完整的乙肝后中晚期肝癌患者,以同期仅行化疗治疗的乙肝后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治疗效果、生存期等指标。结果抗病毒治疗组3个月、6个月病情稳定(SD)率分别为66.39%、45.08%,明显高于非抗病毒治疗组(P<0.05)。6个月抗病毒治疗组AFP水平明显低于非抗病毒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6个月后抗病毒治疗组HBV-DNA转阴率分别是为30.33%,49.18%,均低于非抗病毒治疗组。抗病毒治疗组的累积生存率均高于非抗病毒治疗组的患者。结论对于中晚期乙肝后肝癌患者,应用抗病毒药物是必要的,它可以提高综合治疗效果、有效改善预后。
陈武松邱其武韩琴丽钟卫卫
关键词:化疗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重症乙肝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重症乙肝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整群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慢性重症乙肝患者142例,根据是否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分为并发组(n=61)和对照组(n=81),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不同指标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并发组组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360和0.851,P<0.001);降钙素原ROC曲线下面积0.943(95%CI:0.905~0.981),灵敏度86.9%,特异度87.7%;白细胞计数ROC曲线下面积0.765(95%CI:0.687~0.842),灵敏度88.5%,特异度51.9%;C-反应蛋白ROC曲线下面积0.892(95%CI:0.827~0.956),灵敏度83.6%,特异度88.9%。结论重症乙肝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升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患者早期诊断的指标。
钟卫卫任进一
关键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降钙素原
结核分枝杆菌L型检测对比噬菌体D29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的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MTB-L)检测对比噬菌体D29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上的价值。方法用噬菌体D29生物扩增法和改良痰IK抗酸染色涂片法、BACTEC MGIT960培养法、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法,对206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和160例非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晨痰进行结核分枝杆菌L型检测。结果与噬菌体D29生物扩增法相比较,改良痰IK抗酸染色涂片法和BACTEC MGIT960培养法在MTB-L检测上的灵敏度较低(P<0.0167),噬菌体D29生物扩增法较之MTB-L培养法,特异度差异不大。噬菌体D29对非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MTB-L检出率为26.9%;对结核病复治患者的MTB-L检出率为78.8%,显著高于初治患者的检出率51.6%(P<0.05);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的MTB-L检出率为83.8%,显著高于药敏患者检出率39.6%(P<0.05)。结论噬菌体D29在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检测上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高、方便快捷的特点,适合在结核病诊断上推广。噬菌体D29具有开发成为对抗结核病复发和耐药药物的潜力。
陈武松邱其武韩琴丽钟卫卫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L型结核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