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平

作品数:4 被引量:127H指数:2
供职机构:玉溪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颅压
  • 1篇低颅压综合征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预后
  • 1篇治疗抑郁症
  • 1篇睡眠
  • 1篇睡眠障碍
  • 1篇特发性
  • 1篇特发性低颅压...
  • 1篇疼痛
  • 1篇普瑞巴林
  • 1篇中枢性
  • 1篇中枢性疼痛
  • 1篇综合征
  • 1篇西酞普兰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机构

  • 4篇玉溪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顾翠
  • 4篇张平
  • 3篇冯磊
  • 3篇胡嘉云
  • 2篇王继华
  • 2篇李蓉
  • 2篇王美红
  • 2篇师梦
  • 1篇杨美丽

传媒

  • 2篇云南医药
  • 2篇中国药房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0
2017年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1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2例)和治疗组(8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10 mg,每晚1次,根据患者病情,每日剂量可增至20 mg;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氮平片15 mg,每晚1次,1周后剂量增至30 mg。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采用多导睡眠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结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17、MADRS、PSQI评分及睡眠结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及指标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调整睡眠周期、提高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顾翠可秦张平师梦
关键词:西酞普兰米氮平抑郁症睡眠障碍
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指原因不明的、侧卧位腰穿颅内压低于60mmH2O(1mmH2O=0.0098kPa)的一组少见临床综合征,其典型临床特点为头痛与体位改变有关,坐位及站立活动时出现或加重,卧床休息后缓解或消失,部分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现将我科2009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4例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胡嘉云胡娅涛王继华顾翠冯磊王美红李蓉张平
关键词:低颅压发病机制影像学
结核性脑膜炎65例临床分析
2016年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可累及软脑膜、蛛网膜、脑实质、脑血管及脑神经。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致死率、致残率高,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1]。
胡嘉云胡娅涛王继华顾翠李蓉冯磊王美红张平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预后
普瑞巴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脑梗死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脑梗死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脑梗死后中枢性疼痛患者共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0例。A组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胶囊75mg,po,bid联合加巴喷丁胶囊0.1 g,po,tid;B组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胶囊75 mg,po,bid;C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胶囊0.1 g,po,tid。3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数字评分(N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据此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记录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C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74.00%、70.00%;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3.87±0.74)、(5.10±1.26)和(5.03±1.23)分,NRS评分分别为(3.91±0.88)、(5.29±1.25)和(5.37±1.30)分,A组患者VAS评分和NRS评分均显著低于B、C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PSQI评分分别为(4.03±0.85)、(5.92±1.16)和(5.83±1.11)分,SF-36评分分别为(372.84±73.25)、(348.07±60.54)和(345.67±59.72)分;A组患者PSQI和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B、C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单用,二者联用治疗脑梗死后中枢性疼痛可更显著地减轻患者自感疼痛水平,改善睡眠和日常生活工作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故针对脑梗死后中枢性疼痛特别是两者单药应用效果不佳患者可考虑联合用药方案。
顾翠胡嘉云杨美丽冯磊张平师梦
关键词:普瑞巴林加巴喷丁脑梗死中枢性疼痛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