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染色
  • 2篇组化染色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 2篇免疫组化染色
  • 1篇星形
  • 1篇星形细胞
  • 1篇星形细胞瘤
  • 1篇源性
  • 1篇源性肿瘤
  • 1篇肿瘤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瘤
  • 1篇免疫组化技术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脑胶质瘤
  • 1篇脑星形细胞
  • 1篇胶质

机构

  • 2篇汕头大学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2篇黄致治
  • 2篇黄坚
  • 1篇陈耀文
  • 1篇周厚强
  • 1篇李乔山
  • 1篇吴名耀

传媒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年份

  • 1篇1992
  • 1篇199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免疫组化技术对胶质瘤鉴别诊断的作用被引量:1
1990年
用GFAP抗体对95例颅内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全部75例星形细胞源性肿瘤和1例室管膜瘤呈阳性,其它胶质瘤和全部非胶质瘤呈阴性。认为GFAP是星形细胞源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它对形态变异的星形细胞源性肿瘤和混合性胶质瘤的鉴别诊断特别有用。星形细胞源性肿瘤GFAP染色的阳性程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GFAP染色对估计星形细胞源性肿瘤的分化和预后是有价值的。
黄致治吴名耀黄坚李乔山周厚强
关键词:脑胶质瘤免疫组化染色
脑星形细胞源性肿瘤免疫组化染色形态定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2年
用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对呈形细胞源性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75例肿瘤的GFAP阳性程度和43例肿瘤的GFAP细胞灰度,分析肿瘤GFAP含量和肿瘤分化的关系。结果高分化的星形细胞瘤90%病例的阳性程度为强阳性.平均细胞灰度为25.17级,中度分化的间变型星形细胞瘤88%病例为中度阳性或强阳性,平均细胞灰度为30.55级,但其中2例分别为25级和38.4级。低分化的胶质母细胞瘤75%病例呈弱阳性,平均细胞灰度为34.1级,结果表明:除少数例外.肿瘤的GFAP含量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预后密切相美。
黄致治陈耀文黄坚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