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酿造
  • 2篇凝集
  • 2篇凝集性
  • 2篇啤酒
  • 2篇啤酒酿造
  • 2篇酒酿
  • 1篇育种
  • 1篇酵母
  • 1篇酵母菌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江慧修
  • 2篇周坚
  • 2篇戈琳
  • 1篇王丽
  • 1篇张金玲
  • 1篇张金玲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1篇1993
  • 1篇199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凝集性酵母融合株MWF29的啤酒酿造试验研究被引量:10
1992年
利用线粒体DNA突变标记和电诱导融合技术获得的酵母融合株MWF29,经过连续七代60—120吨级生产规模的发酵试验表明,该菌生产性能良好,具备了两个亲株的优良性状,发酵力强,酿酒风味好,发酵流程中及最终产品的化验指标全部达到了优质酒的要求。发酵后期细胞的凝集性好,90%以上的菌体自行凝集下沉到罐底,不需经过离心便可顺利过滤,并且减少用于过滤的硅藻土用量。生产实践证明酵母融合株MWF29是一株性能稳定的优良生产菌株。本工作证明应用线粒体DNA突变抗性菌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是工业酵母育种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段,特别是为改良巳丧失生孢子能力的生产菌株的性状提供了有效途径。
江慧修张金玲戈琳周坚李福成赵希源应自荣丁广学王学明
关键词:酿造
啤酒酿造用凝集性酵母融合育种的研究被引量:11
1993年
用红霉素抗性突变和小菌落呼吸缺陷突变,标记一株非凝集性啤酒酿造用酵母 Sacch(?)-romyces carlsbergensis B8然后与凝集性酵母 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 A43进行电诱导融合,获得五株稳定的凝集性酵母融合株。其中,F6、F7具有与亲株 A43同等强的凝集特性,同时还保留了另一亲株 B8的发酵力强,酿造风味好等生产性状。经测定细胞的 DNA含量,五株融合株分别属于二、三、四倍体。用 Octyl-sepharose CL-4B 疏水柱层析法测定细胞表面的疏水性表明,A43和全部融合株的细胞表面疏水性能都比非凝集性亲株 BB强,并与细胞的凝集性能呈正相关。
江慧修张金玲周坚戈琳王丽李景昆
关键词:凝集性育种酵母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