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蕊 作品数:4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首都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小鼠胚胎原始生殖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1 1991年 采用细胞生物学方法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小鼠胚胎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一般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特点.在体外培养条件下,PGCs 按体积大小可分大、中、小3类。本研究发现,中、小型原始生殖细胞在培养的第2、3 d 增多,形态似大型原始生殖细胞。培养中的 PGCs 不贴壁而悬浮生长于培养液中,培养到第6~7 d时开始死亡。体细胞(间充质细胞或间皮细胞)贴壁生长,生长旺盛,与PGCs 同时死亡。 马小蕊 诸定寿 史小林 路欣关键词:原始生殖细胞 体外培养 胚胎 小鼠 子宫肌瘤中肥大细胞的观察 被引量:2 1993年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体内的雌激素过高,且长期刺激有关。肥大细胞是一类免疫细胞,存在于正常人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等器官中。 刘芬哲 李桂娴 翁静 张亚滨 马小蕊 许晴关键词:子宫肌瘤 肥大细胞 小鼠生后肾上腺发育的形态学及组织化学 1993年 小鼠生后第1 d 就可见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皮质由球状带、束状带与网状带构成.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生后第1d 的肾上腺皮质3β-羟基甾体脱氢酶(3β-HSDH)和脂类含量丰富,无性别差异.日龄35 d 后出现性别差异,雌性仍有三带.但网状带变薄,3β-HSDH 弱阳性;雄性网状带消失,而形成一薄层结缔组织带,此带3β-HSDH 与脂类都为阴性。 诸定寿 马小蕊 路欣 许晴 张亚滨 孟庆鸣关键词:肾上腺 发育 组织化学 小鼠生后睾丸发育的形态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995年 对小鼠生后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形态学研究证明其发育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静止期(生后第1周),曲细精管为单层细胞构成的实心团。第2阶段为增殖、分化期(生后第2~4周),曲细精管上皮由单层变为复层,管壁由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及少量精子构成,附睾内出现少量精子。第3阶段为性成熟期(生后第5周之后),此期曲细精管内和附睾内都含有大量精子。组织化学研究发现第1周碱性磷酸酶(ALP)与氨基肽酶(AP),定位于曲细精管上皮细胞呈中等阳性;第2周上皮细胞内阳性减弱;第3周后上皮细胞内为阴性,而小管周围出现一层强阳性反应结构。通过本研究证明精子形成与性成熟是两个概念,并发现ALP及AP与睾丸的发育有密切关系。 史小林 诸定寿 路欣 马小蕊 许晴 张亚滨 孟庆鸣关键词:小鼠 睾丸 形态学 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