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星海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1篇动脉
  • 1篇心病
  • 1篇心脏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压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脂质
  • 1篇脂质过氧化
  • 1篇人血小板
  • 1篇皮素
  • 1篇主动脉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素
  • 1篇高血压
  • 1篇高血压病
  • 1篇冠心病
  • 1篇过氧
  • 1篇过氧化

机构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学高等...

作者

  • 3篇唐朝枢
  • 3篇姚星海
  • 2篇石湘芸
  • 2篇王军
  • 1篇丁文惠
  • 1篇刘乃奎
  • 1篇朱国英
  • 1篇汤健
  • 1篇霍勇
  • 1篇苏加林
  • 1篇张宝娓
  • 1篇杨晔
  • 1篇张力
  • 1篇张钧华
  • 1篇李夏
  • 1篇徐庆红
  • 1篇余静
  • 1篇高炜
  • 1篇徐洪涛
  • 1篇王军

传媒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心肺血管学报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内皮素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被引量:11
1992年
内皮素灌流(10^(-9),10^(-8)和10^(-7)mol/L)离体大鼠心脏和孵育其离体心肌细胞,呈剂量依赖地增加组织细胞的丙二醛(MDA)含量;但内皮素不能直接引起心肌肌膜和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LPO)。用自由基系统(FRGS)灌流离体大鼠主动脉条,导致组织LPO损伤,发现FRGS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其内皮素的释放。推测LPO参与内皮素的组织损伤机理。
于严张力姚星海徐庆红汤健唐朝枢杨晔石湘芸张钧华
关键词:内皮素脂质过氧化心脏主动脉
高血压病人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的改变被引量:15
1998年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23例)与健康成年人(14)例作对照,观察高血压时血小板(Pt)左旋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NO)系统的改变及L-Arg转运的特征。方法微盘测定法测定血小板孵育液中亚硝酸盐(NO2-)的含量来反映NO产生量、ADP刺激下NO的产生量;采用张新波等建立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测定改良法测定血小板NOS活性;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测定血小板3H-L-Arg转运的动力学特征。结果EH患者Pt的NO产生量及NOS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用ADP刺激后,EH患者Pt的NO增加量仅为正常对照组增加量的60%,其L-Arg转运能力亦显著低于正常人(各浓度点P均<0.01)。最大转运速率(Vmax)仅为正常人的79%(P<0.01),而米氏常数(Km)则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高血压时Pt的L-Arg-NO系统存在明显异常,提示对EH患者,在降压的同时,联合应用改善L-Arg-NO系统的药物,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减少并发症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王军徐洪涛王军徐洪涛姜智胜姚星海余静
关键词:高血压一氧化氮合酶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后血小板L-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的变化被引量:2
1997年
通过观察冠心病人PTCA支架植入术后血小板一氧化氮(NO)生成、NO合酶(NOS)活性和L-精氨酸(L-Arg)转运的变化,探讨PTCA支架术后血小板功能受损的机制。方法:正常对照组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52.6±5.5岁;冠心病组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53.3±4.8岁。对照组、冠心病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分别取血测定血小板NO生成、NOS活性及L-Arg转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术前血小板NO生成、NOS活性及L-Arg转运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于术后即刻进一步下降(P<0.01);之后有所恢复,但至术后第6天仍未恢复正常(P<0.05)。意义:PTCA支架术可能通过降低血小板NO合酶活性和L-Arg转运使血小板NO生成减少,此可能是术后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原因之一。
张宝娓苏加林李夏霍勇高炜姚星海王军唐朝枢刘乃奎丁文惠朱国英
关键词:血小板一氧化氮冠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