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学云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血清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心血管疾病风...
  • 1篇心血管系统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管系
  • 1篇血管系统
  • 1篇血清Β2-微...
  • 1篇血清Γ-谷氨...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剂肾病

机构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5篇张学云
  • 4篇刘佳
  • 3篇王旭敏
  • 2篇李莉
  • 2篇赵婷
  • 2篇吴宇红
  • 1篇傅炜钢
  • 1篇郭雪峰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前列环素、神经肽Y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关系及对近期功能性心肌缺血的预测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与研究前列环素(PGI)、神经肽Y(NPY)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关系及对近期功能性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8月到2021年9月本院诊治的80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与8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分别作为临界组与病例组,同期选择在本院体检的正常冠状动脉人群80例作为正常组,检测三组前列环素、神经肽Y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随访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的近期预后并进行功能性心肌缺血的预测分析。结果:病例组、临界组的血清前列环素含量低于正常组,血清神经肽Y含量高于正常组,病例组与临界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临界组的生理维度、社会维度、心理维度、环境维度等生命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正常组,病例组也低于临界组(P<0.05)。在240例人群中,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前列环素、神经肽Y含量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列环素、神经肽Y为导致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所有临界组患者预后随访到2022年4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1.02±2.58个月,发生功能性心肌缺血21例,发生率为26.3%。接收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前列环素、神经肽Y预测功能性心肌缺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0.836。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多伴随有前列环素、神经肽Y表达异常,可导致生命质量下降,前列环素、神经肽Y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存在相关性,两者预测近期功能性心肌缺血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价值。
张学云刘佳王旭敏李莉吴宇红
关键词:前列环素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表达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00例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组,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Framingham评分将研究组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的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β2-MG、Scr水平与Framingham评分相关性。结果: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Sc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高心血管病风险组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Scr表达水平较低风险组明显升高(P<0.05);预后情况不同,患者β2-MG、Scr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预后良好患者β2-MG、Scr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者,预后情况越好,β2-MG、Scr表达水平越低;高危组较低危组代谢综合征比例高、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表达水平高(P<0.05);Framingham评分、β2-MG、Scr是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β2-MG、Scr表达水平与Framingham评分正相关。结论:长病程低疾病活动度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Scr表达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正相关。
刘佳张学云李莉赵婷刘扬立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肌酐心血管疾病
Hs-CRP和CysC与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5年
评价Hs—CRP和CysC与冠心病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300例行PCI的患者。术前、术后24,48—72小时共4个时间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将病例分为CIN组及对照组。结果:1、入组病例300例,CIN组47例,发病率15.67%。2、术前CIN组与No—CIN组相比,两组间Scr、CvsC、Hs—CRP、UA、BUN存在显著差异(P〈0.05)。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ysC、Hs—CRP为CIN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础血浆Hs—CRP和CysC可作为PCI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旭敏戴晓燕吴宇红傅炜钢张学云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
可穿戴设备在心血管系统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2022年
探究可穿戴设备在心血管系统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选的1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用检测设备,观察组采用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测量并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心率以及心率变异性、动态心电图存在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检测方式总心搏>10万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项参数比例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情境下两种检测方式各项指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可穿戴设备具有较高的精准性和可靠性,且可穿戴设备更有利于引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更好地控制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张学云刘佳
关键词:心血管系统健康管理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0例,选择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将300例患者分为心衰组与非心衰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清晨空腹抽血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对比心衰组、非心衰组、对照组三组受试者、心衰组Ⅱ、Ⅲ、Ⅳ级患者、心衰组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使用ROC曲线分析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及二者联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价值。结果: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心衰组>非心衰组>对照组,组间两两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98例患者中,Ⅱ级者41例、Ⅲ级者39例、Ⅳ级者18例。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Ⅳ级>Ⅲ级>Ⅱ级,组间两两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心衰患者中,预后良好者76例,预后不良者22例。预后良好者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明显较预后不良者低(P<0.05)。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二者联合均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二者联合较单一指标诊断价值高(P<0.05)。结论: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联合半乳糖凝集素-3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二者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刘佳郭雪峰赵婷张学云贾萌王旭敏
关键词:Γ-谷氨酰转肽酶半乳糖凝集素-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