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楠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绥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绥化市社会科学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绥化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 2018年
-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群体长期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已经产生了厌学、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孤僻、内心孤独、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为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和对绥化市已有留守儿童关爱活动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结合绥化市实际情况,初步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四位一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多元关爱体系。
- 姜梦梁广东吕涛焦楠
-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 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 2016年
-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觉悟的引导者,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能力进行培养可以有效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竞争力,同时也是辅导员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手段,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主要从明确辅导员职业发展方向及发展目的等方面进行提升。针对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进行详细分析。
- 焦楠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
- 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学生文化养成教育的思考被引量:1
- 2016年
- 当前,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大学生文化养成教育存在社会主义理论弘扬乏力、人才培养质量认识弱化、网络教育阵地重视不够、传统文化教育内涵缺失等不足。导致大学生文化养成中政治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偏移、文化认知错误、自我定位扭曲等问题,构建起"不拘常理、不违常情"的新常态实效模式已成为重要课题。地方应用技术大学要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强化文化养成教育认同度;占领网络文化教育新平台等方面发力改进。
- 孙俊超焦楠王晶佟延春齐岩
- 关键词:文化养成教育
- 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被引量:4
- 2016年
- 21世纪是科技创新的时代,是人才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特点,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从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方面入手,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在新形势下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 焦楠
-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力研究——基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本科院校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校园文化是高校历经长期的办学实践而逐渐积累形成的,并潜移默化影响高校发展的意识形态的外在流溢,它既被大学师生在思想内涵上所继承和传播,更在不断实践过程中被一代代师生所逐渐丰满、完善,最终成熟为具有显著特点和鲜明特色的高校自身精神内涵的表征。校园文化具有内向性、唯一性和自律性等特点,对广大师生的思想具有强大的改造能力,尤其是对价值观还处于不够成熟阶段的大学生,加强健康向上校园文化的建设,以潜移默化的方式。
- 崔茁焦楠齐岩
-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师生价值观多元化隐性资源择业观职业观
- 一种基于近红外探测的液体酒精浓度测量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探测的液体酒精浓度测量方法和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的测量手段。该方法和装置利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近红外光与酒精分子的相互作用,通过检测透过样本的光信号来测定酒精浓度。本发明的核心包括...
- 王昌文 白曦龙唐红霞卢振生焦楠
- 不同辅导方法对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文章探讨不同辅导方法对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干预效果,以为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记录感恩事件、回忆感恩事件、致谢感恩对象、感恩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后运用多维感恩量表测量被试的感恩水平。结果:感恩记录组、感恩回忆组、感恩致谢组和感恩团体辅导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感恩水平均有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17.23,-5.93,-11.33,-11.40,P值均<0.01);不同方法辅导干预后,对4组学生进行感恩总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辅导方式对大学生感恩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F值为10.039,P值<0.001)。结论:感恩记录、感恩回忆、感恩致谢和感恩团体辅导四种干预方式中感恩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感恩水平的提高作用最为明显,作用效果强于其他三种干预方式,其他三种干预方式中,感恩致谢较感恩记录和感恩回忆对大学生感恩水平提高效果更显著,感恩回忆和感恩致谢两种干预方式无显著性差异。
- 姜梦石凌云孙俊超吕涛焦楠赵天乐
- 关键词:感恩品质干预大学生
- 文化育人视域下“00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国家2035年远景目标中强调,要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工作,并对推进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决策部署,这对“00后”新生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德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了文化育人在“00后”大学生德育中的主要实现路径,并积极探索用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实现一条创新性的德育教育道路,从而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 张扬焦楠尚岩
- 关键词:文化育人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