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晓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对心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血管
  • 1篇循环内皮祖细...
  • 1篇诊治
  • 1篇溶栓
  • 1篇瑞舒伐他汀
  • 1篇衰竭
  • 1篇他汀
  • 1篇尿激酶
  • 1篇尿激酶溶栓
  • 1篇祖细胞
  • 1篇细胞
  • 1篇临床意义分析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祖细胞
  • 1篇激酶

机构

  • 3篇南阳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陈晓瑞
  • 3篇鲜廉杰
  • 3篇李春晓
  • 2篇牛靖
  • 2篇丁燕萍
  • 2篇张新贵
  • 1篇孙富强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B型-钠尿肽对心力衰竭诊治临床意义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对心力衰竭诊治临床意义。方法 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为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为心力正常患者,检测B型-钠尿肽的含量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B型-钠尿肽含量为(594.2±136.7)ng/L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66.5±4.5)ng/L(P<0.05);心力衰竭各级间B型-钠尿肽含量水平不等,且随着程度的升高,B型-钠尿肽含量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钠尿肽对心力衰竭诊治临床意义重大,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心力衰竭程度,值得推广。
鲜廉杰陈晓瑞张新贵牛靖李春晓丁燕萍
关键词:心力衰竭
尿激酶溶栓途径改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途径改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尿激酶溶栓途径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进的尿激酶溶栓途径(包括给药剂量、给药部位等方面的改进)治疗,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评价心功能,同时分析两组再灌注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为(61.94±1.54)%、LVESV为(4.67±0.66)cm、LVEDV为(3.67±0.22)cm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灌注率高于对照组(48.89%比33.33%)(P〈0.05),而其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8.89%比26.67%)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改进尿激酶溶栓途径可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率,降低不良事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鲜廉杰陈晓瑞孙富强李春晓
关键词: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脉血管损伤修复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脉血管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72例拟诊冠心病并接受择期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随机入组,其中38例入选10 mg组,34例入选40 mg组,于冠脉造影检查前24 h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两组均给予对应剂量口服,服用瑞舒伐他汀前24 h后行肘正中静脉穿刺留取静脉血,服用瑞舒伐他汀24 h后于行动脉穿刺留取动脉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循环内皮祖细胞(CEPCs)的数量。结果在CEPCs数量的比较上,两分组口服瑞舒伐他汀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冠心病患者口服他汀24 h后较口服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 mg冠心病患者口服他汀24 h后CEPCs数量高于治疗前(P〈0.05)。结果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前给予40 mg瑞舒伐他汀口服可改善血管损伤情况,提高CEPCs数量,是术前获益的方法之一。
鲜廉杰陈晓瑞张新贵牛靖李春晓丁燕萍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循环内皮祖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